科幻电影,是全球乃至每个国家电影市场中非常重要的类型。《星球大战》《星际穿越》《银河护卫队》《盗梦空间》《阿凡达》……当我们说起科幻电影,我们完全可以列出一个全球TOP100名单,但名单里,没有中国科幻电影的身影。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还未出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长片。科幻迷、电影人曾把2016当作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后来又把希望寄托在2017上。再后来,是2018。

2018,会成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吗?谁,将成为手持长剑、穿破宇宙的勇士,拉开中国科幻电影的真正序幕?

这个问题,在6月17日的微博电影之夜“青年导演的黄金时代”新浪潮论坛中,似乎有了答案。

曾自编自导电影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并荣获第16届韩国富川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的青年导演郭帆,在科幻的世界里亲自历险多年后,终于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拍成电影(定档7月1日)。当他在论坛上分享自己的科幻片拍摄心得时,这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也就有了前行者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浪潮论坛嘉宾主持人合影

科幻电影需要引入企业管理思维

作为中国导演,拍摄科幻电影尤其是硬科幻电影的难度在于,由于文化差异,照搬西方的科幻片行不通;而国内科幻片更无成功先例可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在拍摄中或已经拍摄完成的宁浩《疯狂的外星人》、郭帆《流浪地球》、滕华涛《上海堡垒》、张小北《拓星者》这几部科幻电影,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果有一部作品成功了,中国的电影里面从此就有了科幻片这一类。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这部货真价实的硬科幻电影,讲述了一个未来的故事:在不久后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依靠太阳为生的地球也即将面临灭亡。面对绝境,人类拒绝坐以待毙,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进器,将地球推出太阳系、为人类寻找新的家园,这一宏大的计划被称为“流浪地球”计划 。

在郭帆看来,中国科幻文学是远远走在中国科幻电影前面的,因为科幻电影需要极强工业的支撑,而目前中国电影工业是相对落后的。“做完《流浪地球》之后,我才发现科幻片的拍摄过程,核心不在于创作而是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创作是在前端的。我们要在电影开拍之前把所有画面都规划好,包括所有的镜头特别是有特效的部分会做分镜、动态预览设计,我们还会引入VR系统观察环境,把这些都确定好了之后再安排计划。拍摄时,基本上要拍的都已经定好了,如果一旦在现场说今天不这么拍了、现场转着拍就疯了,好多东西都跟不上,包括转动镜头的效果好不好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郭帆笑称,他经常说现场不要创意,现场就是施工队,把这些事干出来就好了。“《流浪地球》整个拍摄过程中最核心的是计划、时间、管理。怎么安排、统筹这么多的项目是巨大挑战,同时要增加专业部门,专业部门有的时候可能是传统剧组都没有想过的部门。包括我们应用软件编程,所有屏幕内的动画也要提前预制,每个环节都要增加一个部门。在整个过程中,会发现需要一个特别强大的导演部门,同时匹配的是全新的制片部门。导演部门必须要变成专业部门,必须要和摄影组、美术组一模一样,必须要转变成管理者而且还需要引入企业管理思维,才可以把剧组运转起来。”

中国已具备拍摄科幻电影的硬实力

针对科幻电影这一话题,影评人周黎明表示:“几部新的科幻片都是选择在青岛拍摄,青岛的(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基地)摄影棚硬件基本上已经是世界水平,相比之下,名声在外的好莱坞环球影城,摄影棚很多但都很小也很老。”

事实上,不仅国内摄影棚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国内视效和后期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足以承接科幻电影。被视为中国重工业电影标杆的《寻龙诀》,共有1500个特效镜头,从前期设计到特效制作共耗时18个月。可以说国内电影视效跟上了电影的发展趋势。国内一批优秀的影视特效公司,早已参与到不少国外大片的特效制作中。前不久在国内上映、视觉效果堪比好莱坞大片的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2:终结》,特效渲染就是由国内本土企业蓝海创意云完成的。

相信在硬实力具备的情况下,我们的软实力终归会跟上好莱坞,我们必将看到属于国人的优秀科幻电影!而这些敢于挑战科幻电影的青年导演们,将是我们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