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五,端阳。“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便是描述的端午节,端午节常见的习俗有:划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戴香包等,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聊聊吃粽子的那些事儿……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小枣馅儿,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适当吃一些粽子有利于健康,粽子以竹叶或苇叶为皮,气味清香怡人,叶子中的多酚类和钾元素可以在蒸煮时渗入米内,中医上认为糯米有“温暖脾胃”、“健脾补气”的作用,糯米能刺激胃酸分泌,其中丰富的支链淀粉可带来黏糯弹爽的口感。

初夏时分,清香美味的粽子总是让人垂涎三尺,粽子虽好,可不要贪吃哦,吃粽也是很有讲究的:

粽子应趁热吃

粽子是由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做成的,糯米以支链淀粉为主,糯米因为吸水性和膨胀性小,煮熟后黏性大、口感滑腻。热粽子相对易消化,而当粽子放凉了,黏度会上升,容易变硬,就不利于咀嚼和消化了。此外,有些粽子馅料里含有油脂、肉、蛋黄等更不宜冷吃,如果粽子放凉了,最好重新蒸熟再吃,一是利于消化吸收,二是避免细菌超标引起的食物中毒。

粽子有热量,不能当点心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它属于主食,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的摄入量,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饭即可。

粽子营养成分单一,注意营养搭配

不能将粽子作为一餐中的唯一食物,要注意营养均衡,吃粽子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蔬菜、肉制品、豆制品等,保障营养全面均衡。

不同人群挑选粽子也有讲究:

1、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高,升血糖较快,摄入过多后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导致餐后血糖峰值特别高,而且下一餐之前的血糖下降也很快。因此建议在吃粽子之前先吃一些蔬菜、豆制品、肉制品、奶制品等。糖尿病患者最好吃较小的粽子,并且在种类选择上也应该避开甜粽,选择杂粮和豆类丰富的粽子。

2、糯米促进胃酸分泌,故浅表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过多时,摄入甜粽可能会不舒服,有烧心感。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的患者建议先摄入一些蔬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再吃少量粽子。

3、糯米和油腻的馅料混在一起,比如肉类、蛋黄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容易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尽可能选择一些清淡爽口的粽子,比如:杂粮粽子、小枣粽子等。此外,胆囊炎、胰腺炎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合选择高油的肉粽类,以免其中的高脂肪引起不良反应。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曾有不法商家为了增亮粽叶颜色,用工业用的硫酸铜浸泡粽叶,制作“返青粽”,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这样会使得粽子表面看上去色泽光鲜、翠绿。我们吃了这种粽子可能导致铜中毒。大家在选购粽子时,不要把粽叶的颜色是否鲜绿当成选择新鲜粽子的标准之一。

此外,初夏天气炎热,选购成品粽子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购买粽子,仔细观察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识,不要购买三无产品和过保质期的产品,买回之后也要妥善存放,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交大一附院李卫敏营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