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说“明天请来我家吃饭”时,则意味着他已经把你放在心里。
作者 | 韩老白
01
请我吃饭的人很多
但为我做饭的人却很少
前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韩剧《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一经播出,就在豆瓣上拿下了8.9的高分。
35岁的小姐姐因为“吃饭这件小事”而撩到了自己闺蜜的亲弟弟。
整部片子又腻又甜,姐姐粉们纷纷大呼:原来泡小奶狗这么容易的啊?几顿饭就能脱单啊。
其实,影片里所演绎的“吃饭梗”真正要诠释的,不是请吃饭这件事情本身,而是借着“吃饭”映射出“餐桌社交”的本质。
我曾问过身边的很多人:
如果请你最好的朋友吃饭,你会选择哪家餐厅?
得到的答案大多数都是两个字:“我家!”
因为职业的缘故,我也经常请人吃饭或者被人请吃饭,基本都是在外面的酒店或者餐厅。
自己每天忙得天昏地暗,吃饭大部分都是靠外卖解决,能闻到家里的饭菜香已经是奢侈。
我早年认识一个姐姐,彼此性情相投,一直到现在都有联系,所幸彼此同城,住的也很近。
到了周末,她经常提前约我去家里吃饭,有时候甚至是饭菜快做好了,想起来就call我,碰运气,如果我刚好有空,就过去蹭饭了。
每次到了她家,就看见她在厨房里忙碌,我会过去搭把手,彼此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我们一起洗菜、摘菜、切菜、闻着烹饪中的饭菜香,我真的很贪恋这份真实的人间烟火味,让我能从工作的忙碌和压力里被释放。
有一次,她跟我随口提了一句:
这个汤,我下午3点就开始煲了,到现在3个小时,味道倍儿棒,待会儿你多喝点,很营养的。
我听着她顺嘴说出来的这句话,差点泪奔。
因为愿意为我花钱吃饭的人很多,但愿意为我费心做饭的人却很少。
小姐姐给我的这份款待,是外面再高端的酒店和餐厅都无法媲美的。
讲真,家宴,才是最高级别的款待。
02
家宴
是高端社交的标配
那些真正在乎的人,你是不舍得带他们去外面吃饭的,而更想带他们去自己家里,用走心的家宴规格来招待。
家是一个人的私密空间,更多时候是不愿意被人打扰的,只有自己真正看重的人,才会邀请进来分享这份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气息。
上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多次举行家宴,邀请日本著名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松崎君代。
1961年欢送日本乒乓球代表团回国时,周总理特地请松崎到家中做客。
临近结束时,他问松崎:“你父亲喝酒吗?”
松崎回答道:“非常喜欢喝,每天晚上都喝一点。”
周总理于是说:“我手头有瓶好茅台酒,送给你吧。”
周总理对松崎就像是对待自己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一样,松崎恭恭敬敬地将周恩来赠送的这瓶茅台陈酒捧回日本,送给了仍然居住在山村农家的父亲。
1964年,周总理再次邀请松崎到家里做客,这次的焦点变成邓颖超自己下厨做的狮子头。
后来,松崎回忆道,当周总理亲手往松崎菜碟里夹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狮子头”时,她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感动到几乎落泪。
周总理的两次家宴,使松崎成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份深厚情谊维持了一生。
家宴是一种高端社交方式,除了在外交中被广为应用以外,在商业社交中也经常能收到出人意外的效果,哪怕是马云这样的顶级富豪也不例外。
去年12月,马云赴阿根廷总统家宴(注意,是家宴不是国宴)。
总统跟马云都是一身便装,午餐则由总统夫人安排。
随意到绝对只是一个私人的家宴,总统跟马云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一路聊到足球和电影。
云淡风轻中,把怎么用全球贸易、电子商务以及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和农民发展,聊得妥妥的。
为什么无论是政界任务还是商业大亨,都如此热衷于家宴这种社交方式呢?
因为家宴里所包含的社交空间比在外面纯粹的请客吃饭更大。
在家宴里,不单单是用餐环境和菜单的问题,更关系到客人招待的问题。
主人的每一份精心预备、席间的一举一动,对客人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招待,都能极大促进双方的情感传递,于细微处建立“润物细无声”的坚固情谊。
外面宴请,花的不过是一笔钱而已,但在家中设宴,才是真正花心思的款待方式,是发行社交货币的群演。
03
有一种秀朋友圈
叫做“我去你家吃过饭”
刚才谈的都是站在主人的角度看问题,如果站在客人的角度,家宴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明末清初的职业作家李渔,就特别善于打造属于自己的高端“朋友圈”。
用什么方式呢?
请人来家里吃饭。
他经常邀请政府人物,比如江南织造曹寅(曹雪芹之父);
或者知名企业家,比如“江左三大家”;
还有圈内名人,比如“西冷十字”。
他在家宴里,突破彼此关系壁垒的拿手好戏就是“鱼”,而且还是最新鲜的鱼。
他总是要在所有客人到齐之后,才命令人去捕鱼,并用最简单的烹饪方法来烧最新鲜的活鱼,保证鱼的美味。
一时之间,江南的各界名流都以能去李渔的饭局为荣。
试想如果换做今天,曹寅在李渔家里大快朵颐后,肯定要美美地拍几张自拍,发个九宫格,然后配上一句话:
拔草了,中午在李渔老师家用餐,猴开心,最后@四爷八爷十三爷。
所以说,“我去你家吃过饭”是一种高级的表白。
凭着这份得天独厚的施展空间,让受邀者感受到主人的心意和真诚,从而让双方的关系更进一步,在社交中突破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