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说起2015年在上海印象最深的一场展览,《雨屋》一定是其中之一。

走进一场倾盆大雨中,雨水会在你的头顶上神奇地停住。

周围似乎是无尽的暗空间,只知道是下雨无疑,你却丝毫没有淋湿。

直到你穿过一场“雨”,

回头看时,

刚刚灯光营造的效果全然不见,

一片敞亮,

只剩摆拍的姿势在不断地停顿、动作。

全是虚幻,

而此刻那么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余德耀美术馆,2018

《雨屋》又来了!

时隔三年,由余德耀基金会收藏《雨屋》再度回归,首次与兰登国际的其他作品一起组成了这个在余德耀美术馆登陆的新展《万物与虚无》

如果说上次只是被“雨屋”惊艳,这次倒是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些它的创作团队“兰登国际”。

2005年,两个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的德国小伙子汉内斯·科赫(Hannes Koch)和弗洛里安·奥特克拉斯(Florian Ortkrass)成立了一个致力于当代实验性艺术的合作工作室,就是“兰登国际”。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十几年前他们就开始玩了。

这种“融合”包含了几个步骤。

他们先是从技术试验开始,比如他们的第一个作品叫做“像素滚筒”,是一个迅速响应、手持的打印工具,能将电子图像或文本刷在更大面积的表面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是用到了电子技术,但一定是通过“手动地”、人为体验式的。

虽然在这个阶段,兰登国际的角色更像是技术的演示者,但强调探索精神、以人为本的基调就这样定了下来,这至今为止依然是兰登国际实践的核心。

然后,当技术能够自我演示时,他们开始进一步探讨人的感知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这一层关系,兰登国际想要的不仅是“自拍”,“自拍”提供的仍旧是我们对于自身想象的想象,一如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他们想要问的是,这种“对自己形象的想象”在何时何刻,会变成“自己”。

于是,他们在一次次尝试中发现,“镜子”是合适的工具。

技术赋予的,是将这种自我的“镜像”从静态的变成动态的、在为行为中发生的、让人有情感联系,让自己成为自己的观察者。

比如《雨屋》,为什么人会在这样的一个场景中会释放出不同的身体语言?

当人们不用忙着避雨,“雨”会变成怎样的屏障触发何种陌生的感知?

“大雨中”勾勒出的轮廓是“你”,“你”的此时此刻从未如此清晰,还是更加陌生?

这时候,这场“雨”实际上成为了一面“镜子”,人们关心的不是雨,而是在“雨”中感知的自己。

“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余德耀美术馆,2018

这次展览中的另一件以光为媒材的雕塑作品《自我与他人》也是如此。

观众将会看到自己发着光的反射影像被包裹在玻璃片构成的数层镜体之内,反射影像与参观者的动作、行为相呼应,但稍显迟缓——它既不是镜子的即时反射,也不是被照片凝固的某一过去时刻的静态图像,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

自我与他人

2016

由艺术家及余德耀基金会惠允

何以让技术迷人

艺术与科技的跨界,之前关注的往往是科技让艺术有什么不一样的呈现形式。

而到了今天,更迫切的问题是,除了“包装”之用,艺术会赋予技术什么?

展览中的《万物与虚无》是兰登国际首个影像作品,说实在的,一点都不“酷炫”。

它记录了在无情的变革时代中,工业化世界衰败与进步同时并行的现象。作品中重复转动的蒸汽压路机,具备压合与粉碎、破坏与重建的潜在特性,象征着一个无节制革新的文化内所固有的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物与虚无

2016,6'27''(循环播放)

由艺术家惠允

技术在飞速进步,而与此同时,它会摧毁什么?

2017年,兰登国际与曾获多个奖项的编舞大师、导演Wayne McGregor一起合作,完成了表演作品《+/- Human》。兰登国际创作的作品《动物学》是一群自动移动的“飞行器”,在算法驱动下,它们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做出反应,如影随形,又若即若离。

一开始,它们只是在空间的角落里飞行徘徊,慢慢地,它们向人靠近,靠近,再靠近,直至贴身——变得有些吓人——这就像是现代人类与“自动化机器”的共生关系。没错,那些机器不仅仅是机器,而好像是“活”的。

还记得前不久google发布的一款名叫“Duplex”的AI语音系统吗?当那一声“嗯哼”出来的时候,全场爆笑、惊喜、还有一丝丝恐怖。

“你知道,编辑人类代码有时候是多简单的事吗?’人’可以被简化到何种地步,’人’的行为可以多粗糙?我们只想看到意义,我们只想看到生活。但是当你往云层深处看去想看到一张脸——没有脸”兰登国际在一篇采访中这样说:“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让机器变得像’人’,因为我们在寻找相似性。”当人工智能慢慢进入当代生活,24小时无人超市、智能客服、无人驾驶……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渴望温度。

兰登国际对待技术的态度非常严肃。他们去曼切斯特的实验室研究石墨烯,和哈佛的教授探讨认知科学,和剑桥大学的学者聊AI。

“剑桥的学者和我们都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人们只是习惯去使用机器,但并不理解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时至今日,机器已经代替人类做了很多思考性的工作,如果有一天它出错了,或是做了一个想当然的决定,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哪里来的。

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件事应该有更多的讨论。人们谈论无人驾驶,但不讨论它的发展方向,它究竟是怎么运作的,会有什么危险。我们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技术发展,只要向前推进,一切都会更好。但如果我们能深入讨论,有更多的公开对质,那就很棒了。”

对于兰登国际说,他们不只是想把艺术当做表达某个特定观点的工具,更多的是想分享他们思考和忧虑的过程。

在运用科技的同时了解科技,然后,赋予这些机械和理性更多感性的、怀疑的元素——艺术站在了“人”这一边,它对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深感兴趣,但绝不能盲从。

兰登国际和Teamlab,

这个时代的两种“感官”

当年,《雨屋》创下了展览的票房佳话,

也开启了展览的另一种新风潮——体验型、感官型的沉浸式艺术成了延续至今的展览热点。

它打破了“艺术让人看不懂”的壁垒,

更重要的是,

这美轮美奂的魔法场景变成了可拍可晒的“社交货币”。

2017年,哪怕价格不菲,中国内地的多个城市还是迎来了日本的Teamlab。

老少咸宜,社交媒体上又多了很多“美美的画面美美的我”的新一轮“图像展”。

当然,一旦某种艺术形式太受欢迎时,就会伴随着“质疑”。

波普艺术曾面临着“这与流行文化有何区别?”的质疑,

如今沉浸式艺术也逃脱不了“这与娱乐有何区别”的诘问,

其实这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who cares。

但对于创造者来说,这背后的问题其实是——当这些“感官性体验”被消费过后,还有什么留下?当技术足够成熟,还需要艺术家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兰登国际的官网主页

Teamlab的官网主页

在这一点上,

兰登国际和Teamlab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如果说后者在想尽办法给予观众一个大大的“!”——科技与艺术的形式美结合得淋漓尽致,用增强的绚烂放大人们的对于美的惊叹。

那前者是想留给观众更多的“?”——赋予技术魅力的是“人”,包含着人的感动,人的困惑,甚至是人的挫败。他们所做的,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将人原有的感官体验重新释放出来。

在这次的新展中,兰登国际带来了一件首次展出的新作《旋转栅门》。

没有任何电子元件,只是单纯的栅门排列,创造出一种环境,观众可以在其中探索自己本能的运动反应。

这是一个简易的迷宫装置,却能够让人“玩”得不亦乐乎。

“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余德耀美术馆,2018

在这个到处都是丰富得过剩,却永远饥饿的当下,

Teamlab式的作品可能会更直接地,在那一刹那喂饱当代人空虚的神经。

而然后呢?万物与虚无。

沉浸之后,谁提供了那一点点清醒,谁会问下一个问题。

——谁在真的关心未来。

展览:兰登国际:万物与虚无

展期:2018年4月20日 - 2018年10月14日

周二-周日 10:00-21:00

地址: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上海 徐汇区 丰谷路35号)

票价:150元

撰文/编辑: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