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您一定会说,连标题都写出错别字了,还写什么文章?其实不然,我没有写错,因为本人人微言轻,我不敢说是沉思,只敢说是我的一点见解,把思考的问题叙述下来,供大家讨论,以客观的语气陈述出我的思考,如有不对,恕大家见谅!

——题记

前几天晚上,朋友正好有空,便叫我去小区外面走走。坐在小区的长椅上,望着北京黑漆漆的,看不见月亮、更看不见星星的天空——深邃而无光。他问我:你在老家会不会躺在藤椅上看星星?没有给我回答的时间,他便自己接着说了起来,他说他最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昨晚又在自己的卧室里加班到了凌晨四点,他已经加班一周多没好好休息了,这周每天都是凌晨才睡,他总是觉得怎么休息也休息不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问:"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他告诉我:"有一部分来自于工作的压力,一部分来自于身边朋友的买房买车的压力,还有父母的压力,但是最大的压力是来自于看新媒体自媒体文章的压力,你说现在怎么就那么累呢?他突然问我,又像在问自己,那些什么大数据智能分析,每天自媒体和朋友圈都是发的“三十岁之前、二十岁之前、一定要怎么样,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00后都赚多少钱、要不就是写大咖或者编故事,有的新闻去年都看过,换一个标题又让我看,看着都累!”

他才24岁,听着话语却相当老成,言语中无奈和无力感油然而生。听他这么一说,我羞赧汗颜,同时深以为然,大数据对每个人上网的消费习惯和兴趣爱好阅读习惯分析,是为大众服务的 ,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一味地推送相似或相同的东西,就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让人在精神上觉得空虚和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流行的段子,一个人在网上买了个冰箱,各种网站都给推送冰箱广告,消费者不禁感叹,我一辈子买一个不够吗?难道所有的网站和APP都认为我会一直买冰箱换个不停?还有最近网上口诛笔伐抖音、快手,说是吸引了大批傻子,我虽然反对无力,但也不敢苟同。

新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音频视频,越来越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甚至不夸张的说,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东西在被传播的过程中,大众的行为习惯、消费习惯甚至于价值观的建立,都被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人来说,写手和相关媒体运营媒体者管理者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客观的描述事件,公正的评判事件,而不是把文章写成好的极端,或者恶的极端,作为媒体人应该帮助广大群众建立正确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才是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作为媒体的接受者——人民群众,我们也应该思考,对于一篇文章,一篇新闻,一个视频,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要加以辨别,在事件没有出结果之前,不要妄加猜测,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和推波助澜之流。即使一件事情已经盖棺定论,你已经了解全部,也不要片面的把事情推到一个极端,对于恶性事件,我们应该想怎样避免和预防,对于好的东西,我们应该想如何从中学习到东西。我们应该牢记古人“三人成虎”的故事,一个人的言论不当,众人追随,聚沙成塔,有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伤及一部分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流言谣言止于智者,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智者,不造谣,不传谣,冷静思考,辩证分析,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有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也有人说,娱乐会致死,垮掉一部分人,我只想说,娱乐是我们生活休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在模仿视频和媒体的行为时,应该量力而行,首先是安全,不要模仿危及自己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次是得体,不要为了娱乐大众做出伤及道德和恶心人的行为,可以不高雅,但不可以恶俗。

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言论自由,我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但切记,言论自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和保障之下,我们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榜样,也是他人的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只是鄙人的一点拙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顺便回答下刚开始朋友问的问题,我认为即使没有星星的夜空,只要心中光明,至少在星空下,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在老家也曾在黑夜里仰望星空,有无星光无妨,我自心中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