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堂 2018 VOL.245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他的4部电影提名金棕榈,粉丝亲切的叫他科长

这次,他又来了。

有人在他的电影里看到:

过去、当下;父辈、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电影,被看做新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承与延续,并且达到了自成一脉,他独有的影像与态度,解剖着刚刚过去的转型中的中国,以此影响着我们。

他头衔很多,标签满身,但是最贴切的,是:

汾阳小子贾樟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不是山西,而是具体到他出生的地方:汾阳县(县级市)。

因为在他的电影里,从不曾真正离开故乡,即使故事没有设定在山西,你依旧能从中看到对乡愁的复述。

《小武》,或者更早,从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时期的作品《小山回家》开始,贾樟柯就在粗糙的画面里,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奠定了以后电影的美学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作业《小山回家》里,在日后的电影反复出现的重要元素:方言、实景、故乡、故人。

以及最重要的:你不能再回家。

直到上一部作品《山河故人》,这些完全没变。有人可能会好奇,拍那么多重复的东西,不腻吗?

还真不会腻。

因为你一旦离开家,就有了故乡,就生了乡愁,这是人的本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贾樟柯的电影,感受他的苦乐愁哀,从来都不陌生,即使堂叔的家乡,离汾阳很远。

这一次,第71届戛纳电影节,贾樟柯的电影再次入围主竞赛单元,参与金棕榈奖的角逐——

《江湖儿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贾樟柯带着更大的,两种野心:对公路片的尝试、更广泛的银幕受众。

尽管曝出的信息不多,这部电影已经让人极尽期待,这期待又分两种。

第一,是我们熟悉的贾樟柯:

《江湖儿女》延续了他的电影一以贯之的乡愁与漂泊

影片讲述2001年,山西塞外城市。模特巧巧与出租车公司老板斌哥是一对恋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巧巧希望能够尽快进入婚姻。斌哥在街头遭到竞争对手的袭击,巧巧慌乱中发现斌哥的公文包中有自制火枪,她朝天鸣枪…

这段置于豆瓣的故事简介里,女主赵涛的角色,模特巧巧,跟前作《任逍遥》里赵涛饰演的角色野模巧巧,任性的重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廖凡饰演的斌哥,名字又对应了《任逍遥》里赵维威饰演的那个焦躁茫然的少年斌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是偶然,本片传承着贾樟柯电影里的血脉

《江湖儿女》主人公来源于真实的人物,也与贾樟柯的《任逍遥》、《三峡好人》有关。

那两部电影中隐约的背景、没有详细展开的情节,是《江湖儿女》的故事主体。

在曝光的两个片段里,一个,是廖凡主演的斌哥与赵涛主演的巧巧,与兄弟豪饮。

两句台词,分别来自巧巧和斌哥。

巧巧:“五湖四海皆兄弟。”

斌哥:“肝胆相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句台词,呼应片名里的江湖和儿女。

片段里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来自叶倩文的经典老歌《浅醉一生》

这不是贾樟柯的电影第一次,使用带有时代符号的流行歌曲做配乐。甚至,这也不是第一次把这首《喋血双雄》里的主题曲,放到自己的电影里。

他的电影,仅仅《小武》一部,就用了十一首左右歌曲:心雨、霸王别姬、九九女儿红、天空、爱江山更爱美人…等等。

科长曾说过,流行音乐是他电影的另一个主角。

所以连电影都用歌曲来取名,就不奇怪了——

《站台》与《任逍遥》就是以带有时代符号的流行歌曲来命名的。《小武》里,浅醉一生这首歌已经用过一次,《二十四城记》,这首歌再次被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会唱心雨?”

到了《江湖儿女》,歌声再响,就意义非凡了。

常话说可再一二不再三,反复的出现只能说,在故事设定的2001年至今,歌词准确表达了剧中角色的状态:

在每一天我在流连
这心漂泊每朝每夜

多么想找到愿意相随同伴
使这心莫再漂泊

另一个片段,是巧巧和斌哥二人山间对话,摘取其中两段堂叔认为重要的台词。

巧巧:这火山灰,应该是最干净的了吧?

斌哥:有可能。

对白里的火山灰,对应英文片名:Ash Is Purest White。

巧巧:你有枪,还怕别人把你灭了?

斌哥:有枪的人才死的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对白,又让我联想到《任逍遥》。

借用豆瓣用户@shoegazerbaby的短评:小贾的电影其实一直都有前现代社会的江湖气。

不但有,而且在“文艺搭台,经济挂帅”的社会坏境里,还有点不合时宜。

这些角色,大多是受港台流行文化影响的一代,在转型的社会中来不及调整自己,被匆匆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申奥成功,斌斌和小济呆若木鸡。

斌斌和小济,都是在这个浪潮的尾巴上被卷到一边,最终策划了一场荒诞的银行抢劫案。

《任逍遥》是贾樟柯第一次提名金棕榈,现在他把这个没讲完的故事重新延续,并再次入围。

贾樟柯在为全球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手册》2018开年刊撰写专栏时说:

从2001年到2018年,这对男女经历了街头暴力、入狱,也经历了相爱、背叛,他们分离又重逢,但始终没有走入家庭。

在社会秩序之外,他们用他们的办法生存,像风浪中行走的人,他们紧紧握着船舷,随时迎接风浪的击打,始终避免自己落水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再通过这部电影,说说陌生的贾樟柯。

首先,宠妻狂魔的设定没变,“铁打的赵涛,流水的男主”依然在保持。

但是这次的流水,显然玩的有点大。

除了请来柏林影帝廖凡,能导能演的冯小刚和徐铮这次都来给科长捧场了。

而且,有颜有戏的演员年轻代演员,同样少不了。

在已曝光的演职员表里,已经有张译、董子健、刁亦男、丁嘉丽、冯家妹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湖儿女》的演员阵容,毫无疑问是科长从影以来最强大的一次,这甚至让部分人产生质疑:科长是不是被招安了?

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之前,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而该片在院线的上映,以惨淡的30万票房收场。

《二十四城记》稍好,150万;《海上传奇》,50万。

三年前,集齐了张艾嘉、张译与董子健的《山河故人》拿下了3200万左右的总票房,超过了之前电影的票房总和(票房数据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这一次的贾樟柯,不仅带着对讲故事方式的尝试,还有“吸粉”更多观众的野心。

目前《江湖儿女》还没有任何定档信息,今天的电影院,由于观众的更迭也好,观影习惯的改变也罢,对偏艺术类的电影有所改善。

或许,在国内大银幕看到他的电影,会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妥协,但是能在电影院支持他,未必是坏事。

不熟悉贾樟柯的人可能觉得,他的电影都是关于他自己的故乡、故人、故事,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来说,是不是看起来情感共鸣就寡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我不认同,这也是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推人、荐片。

科长名气在外,当然不需要我来介绍他。在这个故乡缺失的年代,念旧的贾樟柯,拍了一辈子接地气的故事。

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这是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樟柯和早期御用男主王宏伟

贾樟柯的影片,不需吹捧,不管文字还是影像上的故弄玄虚反而是科长有意避开的东西。

以我长大的县城为例,对比拍摄于1997年的《小武》,片中的汾阳与生活的现实,完美重合。

私以为,贾樟柯不倦地对自己故乡的复述,以及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处在洪流时期不知所措的小人物的真实情感捕捉:

由西到东,从北往南,无差。

而一部好电影,或者说一个认真热情的作者,不该被市场排除在外。

这是荐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本次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好片云集,科长已经第五次提名金棕榈,不管陪跑还是折桂,不是偏袒自家人,只是衷心希望,国人能再次攀上戛纳这个高枝。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给我点亮一颗小心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