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斑秃

斑秃,也叫圆形脱发症、鬼剃头,开始发病时通常是头皮出现一块硬币大小的圆形脱发,边缘规则、清晰,然后可能会在头皮其它区域再出现几块类似的脱发,严重的会发展至全头和全身都失去毛发。

影响整个头皮的斑秃称为“全秃”
影响全身的斑秃称为“普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斑秃的总体发病率大概为1-2%,是仅次于脂溢性脱发和弥漫性脱发的第三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

导致斑秃的主要原因包括一些炎症和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以及遗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诱发斑秃的炎症和疾病包括:

  • 特应性湿疹

  • 桥本氏甲状腺炎

  • 格雷夫斯病

  • 白癜风

以下因素预示着你的斑秃可能会向全秃或者普秃发展:

  • 斑秃发生在童年

  • 头皮同时出现多块斑秃且持续时间长

  • 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

  • 家族史

  • 指甲呈砂纸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斑秃的病程变化很大,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

  • 能够自动恢复的单块圆形脱发

  • 同时出现多块脱发区域,可能包括已经恢复的斑秃区域和新出现的斑秃区域

  • 多个大块斑秃,而且往往练成一片,最长可能会持续好几年

  • 没有自动恢复的斑秃,持续了几年甚至几十年形成彻底脱发

目前医学界还没搞清楚斑秃为什么发生的时间跨度会这么大,从儿童到老人都可能斑秃,我们知道脂溢性脱发只出现在性成熟之后。

情绪波动、身体疲劳、生物钟突然被打乱也被认为会引起斑秃,但这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实。

还有一个问题也困扰着研究人员,就是为什么斑秃只在特定的几厘米区域内脱发,而相邻的头发则继续正常生长。

另外,斑秃又是如何自动恢复的?(大约1/3的斑秃患者会在初次斑秃后6个月内自动恢复,50%-80%的患者一年内不会复发)破解斑秃自愈之谜也被认为是人类彻底战胜脱发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斑秃的治疗方法

斑秃的治疗方法取决于严重程度。

如果只是一小块轻微的病灶,不会给自己的形象带来毁灭性的变化,我建议最好是等待它自动恢复。

比较安全的方法是补锌,锌元素作为一种免疫系统调节剂的一般来说是没有副作用的,因此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国内公立医院皮肤科医生有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的门诊管理方案,不过激素疗法可能预示着有较强的依赖性。

另外,如果病人只有少数几块稳定的斑秃区域,可以尝试通过注射曲安奈德晶体来治疗。

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局部使用二苯环丙烯酮、方酸二丁酯或者米诺地尔凝胶

二苯环丙烯酮和方酸二丁酯属于局部免疫疗法,尤其是二苯环丙烯酮,在伊朗Jahrom医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有效率甚至达到了100%。和激素疗法相比较,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免疫力得到痊愈,所以复发率要低很多。

米诺地尔是通过开放钾离子通道激活毛囊生长,可以加速斑秃的恢复速度。

还有一些其它方法,不过由于缺乏科学证据,这里就不做讨论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就好了,如果遇到有人推荐你使用以下这些方法,请慎重,例如:二硫酚刺激疗法、补骨脂素疗法、水杨酸酯/泼尼松龙和柳氮磺吡啶。

总结

斑秃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脱发,但儿童斑秃和有家族史的朋友应该高度重视,因为这有可能走向全秃或者是普秃(即全头或者全身失去所有毛发),具体到自己的斑秃该如何治疗,建议大家到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皮肤科问诊,注意不要去XX皮肤病医院这样的地方,这些都是私立医院,很不靠谱,去“省立”、“市立”、“人民医院”,最好是三级甲等的,这会靠谱很多。

参考文献:

1. Freyschmidt-Paul P,Happle R,Hoffmann R.Alopecia areata Klinik,Pathogenese und rationale Therapie einer T-Zell-vermittelten Autoimmunerkrankung。Hautarzt。2003;

2. Tosti A,贝拉维斯塔S,Iorizzo M.斑秃:191例患者长期随访研究。J Am Acad Dermatol。2006;

22. Gilhar A,Etzioni A,Paus R.Alopecia areata。N Engl J Med。2012;

3. Messenger AG,McKillop J,Farrant P,McDonagh AJ,Sladden M.英国皮肤病学家协会治疗秃发症指南2012. Br J Dermatol。2012;

4. Tosti A,Iorizzo男,波塔GL,米兰尼M.疗效和斑秃一个新的丙酸氯倍他索0.05%泡沫的安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6;

5. 菲舍尔TW。Alopezien - 诊断和治疗管理。Akt Dermatol。2008; 34:20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