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堂 2018 VOL.244

本文由十点电影(sdimov)授权

关于的电影、剧集、纪录片,已经推过很多。

每看一部,胃口就增长一倍。

再这样下去,老妹儿的体重可能要酿成人间惨剧。

还好,最近有部片看得我一个月不想吃肉。

它就是《食品公司》。

食品公司

FOOD,IN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牛,草场,蓝天。

千万不要被这海报的小清新画风给骗了。

就像海报中间的那句英文,“看完你将无法直视你的餐桌”。

因为这是一部关于食物背后阴暗真相的纪录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子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些关于食物的诡异问题。

每一个都让人细思恐极。

比如,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在超市买到各种水果。

虽然很便利,但这并不符合水果正常的生长周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代农业研发了许多新的技术去改变植物的生长规律。

比如水果催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觉得,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手段去改变传统生产,让你怀孕挑食的老婆能在大冬天吃到夏季的水果,明明是一件好事啊。

老妹儿本来也这么想。

直到这片子提醒我们:无害的,并非就是最好的。

当你在吃西红柿的时候,你只是在吃一个长得像西红柿的东西而已。

它的味道,好像不如你老家田地里天然的西红柿好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小时候家里买蔬菜水果,都是去传统市场。

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根部带着泥土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鲜鱼,还有猪肉铺老板手起刀落切下你最想要的猪肉部位。

而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看到的,是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猪肉产品”。

包装整洁,一模一样,不带一点血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是更方便的生活,却好像少了一点新鲜的活性。

更可怕的是,在精致的包装下,它们失去了食物的本质。

《食品公司》的目的就是想向普通人揭开美国食品工业化生产的阴暗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你可能最快想到的就是肯德基和金拱门。

两大快餐巨头的幕后传说,在民间也没少流传。

如果你没听过,那可以看这片好好感受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品工业化生产最早就是起源于金拱门。

为了打造快速生产、供应食物的快餐模式,金拱门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它还要求全世界各地的门店食物口味都一样。

而他们的菜单食品核心之一就是,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供应全球金拱门的鸡肉供应,美国几大食品公司下的养鸡场彻底改变了鸡的饲养模式。

他们的鸡从开始饲养到宰杀,花的时间是50年前的一半,却需要养到50年前的2倍大。

为了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食品公司还会通过选育和基因工程,让鸡胸肉长得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对数字没有概念,可以看看画面。

纪录片团队拜访的第一家养鸡场的鸡就没有见过阳光,从孵化到宰杀一直在黑暗中生活。

本来团队还想进鸡场拍摄,却被大Boss泰森食品公司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许多家鸡场都拒绝后,唯一一家愿意接受拍摄的养鸡场老板让我们看到了一点真相。

他们鸡场里的鸡生活在一个充满灰尘,拥挤的场区里。

每只鸡从孵化到宰杀只需要七周。

虽然大小和体重看起来和成鸡一样,但其实它们的骨骼和内脏都跟不上这种生长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鸡的脚甚至脆弱到不了自己的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老妹儿也不知道站不起来跟吃掉它有什么关系,但总觉得瘆得慌。

如果我们吃的鸡本身是不健康的,那我们吃下去还能健康吗。

更可怕的是,鸡场主人又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从培育,孵化,养成到宰杀都经历着严格科学控制的鸡,就像工厂流水线上的罐头。

它们大小一样,体重一样,吃起来口味也一样。

这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发达,也是成功的商业运作,却不是为食物本身美味和健康的本质所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鸡,被改造生产方式的,还有美国人汉堡里的常见原料,牛肉。

大概连幼儿园的小孩子都知道,牛的主食是草。

但食品公司转换了牛的饮食习惯。

他们的牛吃的是玉米。

因为美国农业政策对玉米种植的倾斜,让玉米成了最廉价的生产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且不说让牛改吃玉米,牛乐不乐意。

这样改造生物的饮食天性本身也是带有风险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以为,反正牛养到最后都是被宰的,吃草还是吃玉米无所谓。

那这部片子也告诉你,不止是牛,我们吃的很多东西也是玉米。

因为玉米的成分是万能的原材料,并且便宜。

“所以超市里很多食品里都有玉米的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然感觉我们跟牛场里的牛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似乎也是一种提醒。

我们生活中吃的东西,不是我们自己想吃的。

而是进入超市时,在超市货架上提供的选项里选择。

这就是那些垄断型的食品公司对人的口腹的操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厂的集约化生产确实满足了快速发展的人们的胃口需求。

但集约化的问题也在于一损俱损。

比如美国人爱吃的汉堡。

一个汉堡夹的碎牛肉片可能来自于上千只牛。

这意味着,如果其中一只牛感染了细菌,那扩散出去的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就提到了,因为一名儿童吃了感染细菌的牛肉汉堡致死,美国不得不召回140吨碎牛肉。

而召回还只是小事,那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后半生只能沉浸在痛苦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极端的食品安全案例,更可怕的是片子提醒我们的,政策、食品公司、还有大环境所控制的食物市场正在改变人们的饮食方式。

一对收入水平低的夫妇,因为繁忙的工作,没有时间做饭,也买不起健康的绿色蔬菜,所以只能经常让家里的孩子吃汉堡快餐。

父母为此感到愧疚。而丈夫也因为这样的饮食,已经得了糖尿病,需要高额的医药费医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现象让人心疼又惶恐,似乎是某种诡异的循环。

因为玉米廉价,所以玉米喂养的牛肉廉价。

因为绿色蔬菜种植费时费力,且成本高昂,快餐店的牛肉汉堡比较便宜,所以美国人经常吃麦当劳肯德基。

但因为快餐店的食物都是高糖(可乐)、高脂肪(鸡肉牛肉),所以美国人中肥胖和患糖尿病的几率极大。

这就是这部片最终想提醒我们的。

我们的饮食、生活、健康都在受着某种规则的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品公司》想要揭露的,不是某家公司违反法律的食物制造,而是现在的人在现代的食物生产方式下所遇到的问题。

其实关于食品安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痛。

我国自然更不必说。

而相比起毒牛奶,假鸡蛋等黑心食品,某些无形中被我们接受的食物和饮食习惯也有着缓慢的侵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关于工厂化食品真相的纪录片,自2009年上映后,有荣誉,也有争议。

有人赞它大胆地拍出了真相,也有人说它危言耸听。

老妹儿觉得,不管对错,它都是一个提醒。

提醒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在超快的生活节奏中,该抽出空好好想一想关于“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片中也给出了一些关于食物选择的tips。

老妹儿已经拿小本本记下来了!

也分享给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哦对,看完这部片的介绍,你还想吃肉吗?

反正老妹儿接下来需要吃素三天,消化下阴影。

还是有没有人要组团下乡,种菜养猪?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发是最好的鼓励,点赞是第二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