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Facebook正被“数据门”事件所困,一周之内市值蒸发了逾700亿美元,如今更是面临欧美监管机构的调查以及大量用户的流失。几乎就在一周内,百度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阐述了自己对于隐私问题的看法,他说“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便利”,他这一观点立即激起普罗大众的警惕。

互联网时代下,科技高速发展,信息传播迅速,借助科技工具几乎完全可以仅根据一组组的数据来对网络之外的任何人做出精准画像,针对大数据下隐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分析。

一,新资源的逻辑。毫无疑问,数据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下新型的资源,数据资源的使用逻辑与传统的资源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比如石油,它是越用越少直至最终全部石油资源被消耗殆尽,但数据资源恰好相反,越多人使用,越多行为被记录,这反而是不断丰富数据资产的行为,这就会使得大数据所表示的数据资源需要吸收更多人参与,需要记录更多的操作行为。数据资源已经转化成为数据资产,而且已经有官方的数据资产交易中心用于支持数据资产的交易行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就是我国乃至全球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

数据资源尤其体现在“大”这个方面,“大”不仅仅是数据库的容量大,其所存储的样本量极其丰富,还包括单个样本的维度数据极其全面,把物理空间中的人为属性最大限度地映射到虚拟世界中的数据标签,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就直接对应成网络世界里的数据,如果想监控某个人的行为属性,那直接再通过数据映射回物理空间。这样量化的数据资源完全要依赖更多的物理空间里的人物行为去参与,这正是数据资源越用越丰富的特殊逻辑。

二,大玩家的游戏。数据资源之间的博弈和争夺仅属于大玩家们之间的一场游戏而已,数据资源之间的吸附和吞并就宛如肥皂泡泡一样,小的泡泡最终一定是被大的泡泡所吸附,然后变成更大的泡泡再次参与到泡泡之间的吸附吞并游戏之中。类比到现实的数据资源争夺战中,BAT一定是最终几个大玩家,他们三个玩家才是整个数据资源肥皂泡中最大的三个泡泡,最近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这也是一次泡泡吞并的游戏而已。

按照这样的泡泡吸附规则,可以看出最终的某个大玩家几乎完全把控了某个人的各种数据信息,某一个人几乎是完全透明地呈现在这个大玩家面前,大玩家拥有这个人的所有数据信息,完全可以很精准地预测出接下来该人的行为,而且比此人更了解他自己,这样大玩家想怎么玩弄这个人都只需要敲几下键盘,点几下鼠标就可以完成了,这样我们也就完全可以理解携程、滴滴等玩家是如何“杀熟”的了。

三,小用户的便利。作为大玩家的百度公司,它同样也明白大数据资源的重要性,也明白只有用户更多地让渡自身的权力才能获取更优质和更个性的服务,但李彦宏的发言却是引起了广大用户的强烈反应,原因就是百度公司仅仅是把每个用户当作一串数据而已,还要通过这串数据挖掘更多的数据资源,比如手机百度在安装过程中,只弹出了两个权限询问窗口,一个是位置权限,另一个则是存储权限,但当用户打开手机上权限管理时,却发现,除了位置和存储权限,其它包括自启动权限、读取本机识别码、读取联系人权限、获取上网记录权限、读取已安装应用列表等5个权限都是对其“允许访问”的,而这些权限在安装过程中并没有询问过用户。

有的APP更是强盗式逻辑,安装时直接强行用户要开启读写通讯录权限、读写电话权限、读写短信权限,只要用户不接受开启这些权限就无法安装此款APP,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自己的手机看看权限管理里面的APP授权情况,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这样的一丝不挂,是否真的会给用户自身带来足够的便利和正当的尊严呢?

很多大咖都会说在未来的大数据场景下,每个人都是透明人,每个人是没有任何隐私可言的,借助高科技的服务项目或许在洞悉用户各种属性及标签后能够为用户提供极其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方案,但同样也会给用户带来致命的斩杀,因为那个时候的用户不仅身体是赤裸的,就连思想意识也都是赤裸的。

数据交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泡泡

数据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