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上的公司,孙正义可能用 30 分钟就决定投资,也可能写出上百页的投资草案来游说董事会,直到他们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彭博 (Bloomberg) 的一篇报导讲述了软银 (9984-JP) 几个投资背后的故事,揭示了软银投资滴滴的那笔交易背后,是孙正义对滴滴 CEO 程维那句“不让我投你,那我就去投你的竞争对手”的表态起了关键性作用。

最近《华尔街日报》采访了软银的几位董事和投资伙伴,又为我们勾勒出了孙正义在投资决策上的其他几个面向。

在他们看来,孙正义做事有时候太“凭感觉”,对于自己知之甚少的公司也是一瞬间就决定投资。

例如去年 7 月,孙正义给室内农场新创公司 Planty CEO 马特·巴拉德 (Matt Barnard) 15 分钟准备公司陈述,后者给孙正义展示了生菜农场模型、谈了在美国发展的计划,之后回答了孙正义几个问题,便拿到软银 2 亿美元投资。

与此相似,软银在去年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向机器人软件新创公司 Brain 投资 1 亿 1400 万美元。该公司 CEO 尤金·伊奇科维奇 (Eugene Izhikevich) 说,原本以为要花 10 ~ 15 年拿到这么多钱,现在看来比预计快 3 ~ 5 倍。

火速不一定代表着草率。软银内部人士透露说在交易之前,孙正义常常自己草拟投资方案,把他的投资团队晾在一边无事可做。“这些方案文件长达几百页,详细列出了关于交易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软银的前董事希永守重信 (Shigenobu Nagamori) 说道。

孙正义会用这些方案寻求董事会通过,如果有反对的声音,他会一直争论到对方同意。永守重信去年离开软银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孙正义这样的做法 太浪费时间了。

这样的做法也招致了董事们对投资价值的怀疑。永守重信反对孙正义 2016 年花 320 亿美元收购英国半导体公司 ARM ,认为后者只值孙正义出价的 1/10 。

关于收购价格的质疑同样也出现在了 WeWork 的这笔投资上。 2015 年,估值 50 亿美元的 WeWork 寻求软银投资,但软银的投资负责认为它科技属性太弱、不值当时估值,拒绝投资。

2016 年 1 月, WeWork 的估值涨到了 100 亿美元,孙正义见了 WeWork 的 CEO 亚当·纽曼 (Adam Neumann) ,按照 WeWork 日本区 CEO 克里斯·希尔 (Chris Hill) 的说法,孙正义当时完全被关于共享空间的发展前景吸引住了,想给 WeWork 投钱。

一年之后,孙正义决定投资 10 亿美元时,这个提案遭到了董事会的反对,他们不理解孙正义为什么要投资一个房地产公司,觉得估值过高。不过孙正义最后还是 赢了,并且把 Wework 的估值推到了 200 亿美元。

在今年年初,孙正义甚至没经过旗下愿景基金 (Vision Fund) 的批准,直接向 Uber 投资,虽然事后他说原本是计划和基金会沟通这笔交易的。

愿景基金是软银在 2017 年 5 月开始筹措的一支基金,目前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相当于 4 个银湖资本和 15 个红杉资本。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主权财富基金、苹果 (APPL-US) 、富士康 (2038-HK) 、夏普 (6753-JP) 等企业,以及软银自己,已经向这支基金注入 930 亿美元。

现在,软银还在筹备第二个科技基金,作为投资科技行业的补充性基金规模将超过愿景基金。

软银的疯狂投资还在继续,今年 1 月份,它又向遛狗应用 Wag 投了 3 亿美元。 The Information 爆料称, Wag 原本只是想寻求一笔 1 亿美元的融资,但是软银最后硬塞了 3 亿美元过去,同时也获得了这家公司更多的股份和控制权。

“软银的胆子比其他投资公司的更大。不过事实证明,孙正义的决定中正确的更多。” ARM 的 CEO 西蒙·赛格斯 (Simon Segars) 说道。

正确与否,要看的是那些被投公司未来的发展。软银的影响力渗透在了科技、租车的多个市场,但是它目前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公司拥有控股权。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德润资本

德润资本是一家以上市公司产业整合为核心,聚焦全球并购重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定增基金、公司市值管理以及境外上市筹划夹层投融资等业务的投顾一体化基金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