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怎么教育孩子就跟吃月饼裹粽子一样,爱吃甜的还是爱吃咸的,随便,只要不出格;用我们的话说,只要没有超出常态范围,是凶一点还是软一点,是批评多还是表扬多,真的影响不大。孩子不是只在家里、只在家长的教育下成长的,他的一辈子长着呢。那种认为“孩子的一切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以及“孩子的成就是因为家长会教育孩子”的观点,都是过于夸大了家长的作用。变态(心理学术语,不是骂人话)的除外,即家长自身问题太大或者孩子有先天问题的除外。

最近的这个育儿视频争议特别大。据说,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们很多非常赞成视频里的话,但是,不少年轻的家长不赞成,甚至强烈反对。家长们把视频传给我,希望我能谈一下自己的观点。正好年糕妈妈平台约稿,我就简单说一说。(李教授的育儿讲座视频因为流传较广,我就不贴原视频了。没看过的家长如果好奇,可以自行搜索一下。)

  1. 1. 为什么会有人赞成

首先,李老师的演讲提出了现在社会上普遍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过度的以孩子为中心、不尊重老师、缺少体育锻炼等等。这让我想起九十年代的美国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反弹。美国七八十年代的雅皮仕们,挣钱多、讲究生活,对孩子开始无微不至,各种教育理论什么左右脑开发等等开始流行。一句话,过度养育。九十年代,后果显现了。一位作者揭竿而起,写了一本书,叫《Spoiled Rotten宠坏了的烂孩子》,控诉社会上过度以孩子为中心等现象。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呼吁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很类似。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有了起色。各种提倡多给孩子爱的育儿理论越来越流行。可惜,很多所谓的理论和方法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很多家长放弃了自己权威的角色,对孩子的错误言行缺少矫正和惩戒的办法,或者被一些人忽悠的根本就不敢去矫正和惩戒。结果就是,孩子显得自私、任性、外强中干、不尊重长辈和老师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担忧和愤怒,会让他们对李老师提出的那些问题深表赞同。

其次,不同人尤其是不同代的人观念上不一致也是必然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环境和时代的局限。很多孩子成长相关的事情不一定用对错来评判,但是一定会有很多不同。这些不同就容易造成纷争和冲突。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有媒体在说,独生子女被娇惯坏了。和老一辈一穷二白的生活和准军事化的教育相比,独生子女在他们眼里太腐朽了。尤其是具体到自己的家庭中,眼看着孩子小时候是小宠物,五六岁开始就显示出不听话、不尊重自己、好吃懒做等倾向,老人当然就更着急了。正好这个视频说出了他们想说的,就转到家族群里给你们看看呗。

视频中的有些话,例如,要对孩子说不,不能让孩子因为学习紧就只关注自己的事情,孩子要尊重长辈、尊重老师,要加强锻炼等等,是大多数人都同意的。那么,争议在哪里呢?

2. 有争议的地方

这个视频里的错误概括地说,在于两个方面:1.错误归因、有罪预设,即为什么要这样育儿;2. 上帝视角和手段,即怎样做才能达到效果。

先来看第一个例子。

李教授在视频里提到要让孩子克制任性、克制诱惑、避免自私、接受挫折。怎么做到呢?她提到要通过一些训练。

比如一个孩子非要买小汽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但是他一定要,不给买就哭闹、打滚,这时候家长该怎么办?李教授提了听起来非常实操性的方法:

把孩子抱起来,抱回家,放到卧室里,把门一关,一对一,任由他哭。

四个不要:不要打,不要骂,不要说教,不要走开。告诉他不行就是不行,然后看着他闹。

就算脑袋磕到墙角也不要管他,他知道疼。等他哭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你给点爱,拿个热毛巾给擦把脸,这个时候孩子肯定以为你回心转意了,你一定要说:“还哭吗?要哭接着哭。”

你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你闹吧,我不心疼,我也不让步,你就闹吧。这一次他就会知道,以后闹是没有用的。

维护自身利益是所有生物的天性,只有在侵犯他人利益或者在力所能及时仍然对他人没有善意和协助等社会情境下,才称得上是负面的行为或者品质。懂心理的都知道,心理是知情意行,从心理的角度一看就很清晰了,3-5岁的孩子非要买小汽车,是因为从认知上和情绪上他都发展得不成熟,还算不过来帐,还不懂得“家里有不能乱花钱要自我控制欲望”等道理,行为上也做不到。

你应该对他说不,只有受到挫折他才真的能够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他的认知才能得到拓展、他的情绪才不再因受挫而变得激烈、他的行为才能越来越恰当、越来越“社会化”。这样他才能够从亲身体验中、从生活中学到该学的,而不是只听你讲大道理。重点是,怎样说不?

顺着他给他买固然不对,把孩子放在对立面、给孩子贴自私的标签,同样不对。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从知情意行这几个心理要素上去看待孩子的不当言行,不纵容,但也不要做有罪推断。

可以怎样做:如果是3岁以前的孩子,尤其是第一次不给就哭的孩子,他的哭未必是要挟你。把孩子抱走,给他讲不能看见什么要什么。给孩子一个别的玩具或者说外面是谁来了等等转移注意力的话,也就哄过去了。这个情况下如果要用李老师的方法,孩子会莫名其妙,并不会自行推断出你要教育他的结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给解释给告知,不能把解释当成是说教。

如果是3-5岁的孩子,而且家长判断是用哭来要挟家长,那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第一次哭,一种是前面几次哭你都让步了,现在你决定不让步了。如果是第一次哭,那么态度坚决地告诉孩子不能给你买,理由也告诉了,然后你离开现场就好了,孩子会跟着你的,用不着抱回家,这么大的孩子了;如果你以前是让步的,现在想立规矩了,那么采用李老师的方法比较好,但是记住一定要告诉孩子为什么以前你一哭就给了,而这次你哭了也不给。

如果是6岁以上的孩子这么做,要么是家长以前让步太多造成孩子手法单一,只会哭闹;要么就要考虑孩子是否在理解力上发展有障碍,因为这么大了还这种举动是与其心智的发展水平不一致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家长掌握一个字就好,就是李老师说的“闹”。如果孩子确实是用哭来跟你闹,那你就用李老师的方法,冷眼看他闹。如果孩子并不是跟你闹,而是不明白,或者委屈,或者特别想要而感受到挫败,那么要针对孩子的情况来具体处理,而不是千篇一律站旁边看着孩子哭,那样的话孩子得不到经验、没有成长。

接下来,李老师又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你也不能让他太压抑,你可以告诉他,以后你有什么事儿好好跟我说,你要是能说服我,没准我会考虑你的要求,这是给孩子再留条路。鼓励他交流,但是交流有个原则,三比一,交流三次满足他一次,让他知道交流有用,又不是次次满足他。

看到这段的时候我是真的困惑了。难道你对孩子说不,不是因为孩子的要求不恰当、不合理,而是因为你有个配给额度吗?交流三次满足一次,这样的思维方式,也许因为李教授是经历过供给制度的人?

如果孩子提的要求不恰当不合理,那么提十次家长都应该说不。如果合理,提十次都应该答应。在“得到所想”的正强化和“得不到所想”的负强化两者作用下,孩子才能逐渐体悟出哪些是合理恰当的、哪些是可以商量的、哪些是根本没门儿的,才会逐渐形成恰当的社会行为。如果家长是按配额而不是按要求是否合理来跟孩子交流,孩子只会困惑,只会习得由着自己爱好做事,而不是根据情理去作出决定。

还有,要慎重运用“让孩子说服我”。八九岁以下的孩子一般而言其认知、经验和表达能力都不足以能说服家长。在孩子还表达不清的时候,家长一是要能够主动理解孩子心中所想,二是要引导、教会孩子怎么跟家长表述,而不是给孩子一个超标题让孩子去完成。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

李教授提的其它一些训练方式,比如给孩子零食这件事:刚开始不天天给,而是每三天给孩子吃一次。

一个月后孩子零食习惯养成后,再告诉他:这次的零食他要是能忍住不吃、保留三天,那三天后就多给三份;忍不住的话,三天后的那一份也没有了。

然后家长要做的,就是留意孩子的表现:他如果忍住了,三天后就履行诺言奖励他三份零食;如果没忍住,三天后的那份也取消掉。

这样孩子就会知道——等待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对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孩子在七十年代做的一个实验。我以前的课、文章以及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的书里都介绍过这个“棉花糖”实验,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实验和后续几十年的追踪表明,小时候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在中学、大学以及工作后,在学业和工作成就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展得很好。

这个结论出来后,很多家长就开始惦记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想尽办法让孩子先忍着、先存着,后来享受一把大的。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有的不用训练就自然做到延迟满足,有的怎么训练都不行,恰恰是因为不同的孩子在知情意的发展上有不同,才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选择:急着吃还是先存着。

采取了“先存着”的策略和行为的孩子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和决定,他的动机足够强,所以他不认为“先忍着”有多难受、多委屈。那些被家长训练而不得不延迟满足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是被动的,因此他们的忍就真的是心头一把刀了。

中国人一向都是这么忍过来的。年少时先压抑着、装老成;年纪大了没人管了就原形毕露、晚节不保。还有现在的升学,“你先忍忍、过了小升初就好了;你再忍忍,中考完了你的好日子就来了;你先努力努力,考上大学一切就好了……”很多人的好日子就一辈子都没降临过。

日常生活中由太多的事情令孩子体验挫折并学习耐心、容让和等待。常见的例如不能打断别人的话、有些时候必须排队等等。家长应该是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令孩子明白并且学习,而不是人为去设计和训练孩子。很多家长反映听这段的时候有马戏团驯猴子的即视感。

下面是第三个例子。

李教授还提到:在孩子面前剥一个橘子,先不给孩子吃,让他给爷爷送去、奶奶送去、爸爸送去……给家人都分完了,再给孩子吃,这样让孩子不自私。

孔融让梨发生在大家都想吃梨的时候。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像不至于橘子不够分吧?如果让孩子学会关注他人,那么可以让孩子去问一下家里其他人是否想吃橘子或者招呼家里其他人过来一起吃水果,而不是命令孩子必须把橘子先拿给别人。遇上别人不想吃或者不想现在吃呢?

咱们中国人太多人以为自己是为别人好、却并不尊重别人的意愿、想法和处境,从结果上来看就是对别人的干扰和控制。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发展得远远不够,传统的人我边界不清、人际互动不良、个人与他人和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恰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如果说上面几个例子在正常家庭中其实没有那么大的所谓的话,把大学生自杀归因为脆弱、自私等,我是真的不能苟同。

我经手过16-28岁的几个自杀案例,在澳洲作为专业顾问参与澳洲最大的危机干预热线Lifeline的“开通中文热线”项目已经一年多了,我对自杀案例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很多人尝试自杀是恰恰因为他们为别人想的太多了,所以干脆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坚信“人生而高贵”,没有谁会只因为论文交不上或者爸爸不给玩手机就自杀。稍微负点责任的正规媒体和记者都不会这么简单地去报道一起自杀事件。作为犯罪心理学的教授,李老师对自杀的人这么简单地归因,是对那些生命的不尊重。我非常期待李老师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所应具有的客观、理性、全面思考的职业素养。

3. 给家长推荐几本书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的过程,不是本文所能探讨完全的了。鉴于现在市面上各种“理论”和方法充斥,亲子育儿领域不仅是市场,而且还是红海市场,我在这里择重点给家长推荐几本专业书以及仿忽悠要点:

I. 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既不能一切听孩子的、一切都与孩子商量,也不能一切由家长摆布;

II. 成长是试对和试错并存的过程,家长对孩子既要有正向的教导和鼓励,也要有批评和惩戒,关键是你怎么根据具体事情来处理,切忌上帝视角和手段;

III. 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其知情意行的发展是不一样的。不要笼统地说教育孩子,要看是几岁的孩子;

IV. 不要夸大源生家庭的作用。好作用坏作用都不要夸大;

V. 要知道儿童发展有常态和变态之分。有的孩子怎么讲道理都讲不通、行为超出正常范围,那么要考虑智力发育或者自闭谱系等发育障碍的可能性。虽然这些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落在谁家那就是100%;

VI. 另一个变态的可能性是,家长自身有严重问题。这样的情况我见过不少,还特意咨询过法律界的朋友,对于不适合当监护人的父母我们有什么处置措施。很遗憾,目前国内还没有良好的应对方案;

VII. 亲爹和亲妈跟老师不一样,不要老想着教育孩子,而是要过好你们一家人的共同生活,在生活中养成孩子的社会性。

推荐书籍:1. 引进版的谢弗著作的《发展心理学-儿童青少年部分》。其他版本的发展心理学愿意看也行。2.《对伪心理学说不》也是引进的书籍。知道了哪些是伪心理学,能少被忽悠。3.如果有时间或者对孩子的情况有怀疑,看一本《变态心理学》,什么版本都可以。记住,仅凭看书能知道一些知识和现象,重要的是应用。千万不要看了些书就认为自己全懂了、全会了,随便给别人贴标签、下诊断。

作者简介:曲韵,澳大利亚MacquarieUniversity心理系博士研究生,方向为儿童青少年情绪健康;澳洲注册第四级心理咨询师(MACA 4 证书编号3501);中科院心理所硕士研修生,方向为发展心理学;出国前为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