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二刷《罗生门》突然想起了大半年前被力捧的类型片佳作《目击者之追凶》,相似的叙事结构,真相抽丝剥茧呼之欲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不过一个已是难以逾越的经典,一个仍需时间沉淀。

《目击者》中全片没一个好人的设定彻底颠覆了我们传统意义上“善定胜恶”的认知,在热度逐渐消散的今天,我们冷静下来再谈一谈。

<1>善与恶

善恶相生相克,当恶失去了广义上那些伟光正的参照物,剩下的只有“恶”与“更恶”,传统意义上善与恶的争斗转变成为恶与更恶的较量。

在这样的预设之下,无论哪一方胜出,无疑都会对我们内心长久以来建立起的价值观秩序造成强大的冲击。

更何况导演选择了如此暗黑的设定:囚禁并肢解爱人的变态小警察与被逼自卫杀人到主动掩埋罪恶甚至借“恶”上位的小记者,到底哪个更恶?迷障之中恶与更恶的分野又在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小齐摇身一变成了新闻主任,西装革履的他在镁光灯和众人的奉承中光彩耀人的时候,调查伊始停止转动的手表又重新运转起来,罪恶被严丝合缝地包裹进那段因为停摆而不存在的时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尾重金属背景音乐一声声地锤击着耳鼓,善与恶由此交织、腐朽、坍塌直至陷落。

生活依旧,笑容依旧。

<2>正义与生存

荀子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大意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善良是人为的。由这一句话,荀子无疑成了被孔孟儒学之论浸淫上千年的传统中国人眼中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然而争议颇多的地方在于一些观点认为荀子这前半句话并非指人性本恶 , 而是指人性有向恶的方面发展或转化的可能性。

我无意对人性善恶作定论,这样的哲学终极思考也非我能力所及。

一句烂俗却有用的的观点是“人性之复杂岂能是用简单的善恶二字概括的”。像《目击者》海报上所说的那句“没有人能看见真相的全貌,我们都是其中散裂的碎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没有人能看清人心的全貌,每一个碎片也只能折射出人心散落的一部分。

然而这样的解释终究华丽而空泛,到底不如讲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来的实在。

“罗生门”一词来自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罗生门》。

故事讲述的是被辞退而流落的家将思考该不该不择手段地谋生,此时他在遍布死尸的罗生门看到老婆子拔死人头发而萌发正义,质问老婆子,希望在道德谴责与罪恶惩罚中获得心理平衡和道德胜利,找回自己价值观的信心。

可是老婆子解释拔发仅仅是为做假发谋生而非谋财害命。

这一平凡的解释让他无比失望,正义力量没有了用武之地,价值观踏空的触动让他警醒:

原来正义良知,在生存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他迅速解开心结,甚至宽慰自己:“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这也成为他行动的借口。果断放弃内心挣扎,抢走了老婆子的衣服,向黑暗中逃走了。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人性本善而渐趋恶的最好注解。

在生存面前,人所暴露出得动物本能将良知无限稀释,残存的理智用精神胜利法抚慰由此带来的不安与愧疚。

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处境,归咎于生存,归咎于无可奈何。

这就是人性,你只管仇视它,却无法消灭它。

<3>旁观者之“恶”

每个人都想查到真相,知道了,然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让这个世界身陷囹圄的不是那些施恶者,更不是受恶者,而是那些占大多数的旁观者。

是选择漠然无视,还是行“正义”之名对其大加挞伐,释放道德优越感后心满意足离开,完成自我英雄主义式意淫?

还是为弱者忧为恶者仇,感同身受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淌下几滴热泪?

又或者是以恶制恶,以更恶来埋葬恶。蘸着人血吃馒头的人多了,剩下的人也迫不及待想尝尝它的滋味吧。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荒诞的社会,一边道貌岸然地唾弃,一边心安理得地践行。

一边高声叫嚷着拒绝常规,一边头也不回地扎进反常规的常规圈套。

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安慰,互相取暖。

一起去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热爱他们愿意热爱的,奉行他们认为正确的。

脸朝后,倒退着,也前进着。

<4>写在最后

引用豆瓣网友“雪代缘”一句话:现实世界就是一个罗生门,为了生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这句话乍看上去像《目击者》的结尾的微笑一样冷冽入骨,在毒鸡汤和丧文化大行其道的今天,配上电影截图简直是朋友圈装X神句。

的确,这世界全部的真相你看到了,你震惊,惶恐,然后被人一语道破,恍然大悟,偶遇知音般欣喜若狂,然后呢?

声明来源:龙斌大话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