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

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红叶题诗》 唐/顾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叶题诗仕女图》局部 明/唐寅

现藏于美国露丝和舍曼李日本艺术研究所

说到在树叶上的艺术,中国可是很早就有人开始玩了,早在唐朝年间,后宫的宫女人数众多,而身处行宫的大多数宫女,却只能一生遂向空房宿。相传彼时无数的上阳宫女题诗红叶,抛于宫中流水寄怀幽情。

这些精心挑选的树叶本身已为时光呈现出一副副满载故事的容颜,经过人们的再创作,更是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情愫,而现代手艺人更是赋予它一叶一世界的震撼与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有: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绣法皆汇集于丝绸之中。

而在贵州铜仁,悄然兴起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刺绣——叶脉绣,创意加时尚元素在树叶上穿针引线。不得不感叹这独特的刺绣竟能在如此细密的脉络中走线。

杨丽,苗家女子,“叶脉绣”的创始人。她以树叶为载体,再以刺绣衬托出叶脉美,这门纤细,精致的艺术品,不管是其天然的纹理,还是灵动的刺绣图案,都足以让人屏息细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丽

贵州的铜仁碧江山上,一种随处可见的树叶,被她偶然发现其利用价值,一点点灵光闪现,一门从祖辈传承的刺绣技艺,一腔对生活的热爱,于是,她将因素奇妙的传统刺绣与树叶相结合,从第一片叶脉绣诞生起,杨丽的叶脉绣就让许多人喜欢,一片卖到上千元的叶脉绣出现了,可谓是真正的一“叶”千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知道世界上没有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杨丽也因为不同树种的不同落叶萌发了一叶千金的灵感。

不是只有树叶书签才能有美的意境,叶脉绣的别具特色和自然灵动也让人着迷。杨丽毫不吝啬对叶脉绣喜爱之情,格外欣赏自然树叶的仪态以及茎脉纹理之美。

薄如蝉翼,柔韧如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天的嫩叶太软,夏天的大叶又不够柔韧。为了找到适合做刺绣载体的叶片与适当的加工方法,杨丽走遍深山老林,做了几百次试验,四处寻求指点,终于总结出用秋冬交替之际即将脱落的普通阔叶,方可制作出薄如蝉翼,却柔韧如布的干叶脉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么得梅花扑鼻香”,叶脉绣的制作工序也是极其复杂。从树叶的采摘腐化清洗刷薄,再用白醋反复蒸煮,用特制的药熏,需经过26道繁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将叶子处理成脉,稍不注意,它就废掉了。最后在叶脉上飞针走线使其成为极具贵州特色的奢侈品。

叶脉绣不仅是针线在脉络上恣意舞动,更是立体空灵美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脉苗绣制作过程

梵净山金顶、苗族吊脚楼、铜仁的鸽子花;路边见过的蝴蝶、记忆中的苗家女孩。杨丽把自己的世界绣在了一片片独特的树叶纹理间,这种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带着体温的手作之美让人们心驰神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脉上的梵净山,叶脉上的鸽子花

在将美丽风景绣在独特的树叶纹理间时,我们不得不惊叹手法的精绝。可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

自然的,便是最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提高树叶的柔韧度,让叶脉片变得像布一样柔软,在面对这个技术难题时,杨丽在食用醋和中药材中,找到了答案。

给它做桑拿用醋来蒸,能促进叶子的软化作用,然后再迅速拿去熏,是防腐过程。防腐的原料大多都是中药材,其中还有一些驱虫的药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决了树叶永久保存的问题后,杨丽开始着手于还原叶子本身的自然性,尽可能将树叶本身的茎脉纹路彰显出来,使人们欣赏到各具形态的茎脉纹理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做叶子的过程中,杨丽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的思绪和经验,她用大量的化学试剂做了许多盲目的实验,手因此变得及其的粗糙,并不断地掉皮,所以她这一双手从三月到十一月基本上是不能拿绣花针的。

但这不由得让杨丽悟到了就是人生的一个哲理,“自然的就是最美的,本我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脉绣,传承着贵州少数民族古老的刺绣技艺,这种跃动于叶子之上的艺术,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一个绣娘,一个匠人,杨丽希望通过自己的事业,努力的把民族原有的传统手艺,给坚守好,传承好,保护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叶脉作画,寓意尤深。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经手艺网编辑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片小小的树叶上

方寸之间,有着无限

如此精细的手艺

还有很多

请关注手艺App,让精彩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