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任何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不公对待,恐怕都会心如刀割。

而对孩子来说,幼时留下的心灵创伤,也很可能会跟随他一生。

但在19-20世纪初的瑞士,却有这样一群儿童,他们或是孤儿,或因为家庭贫困,被迫到农场主家打苦工,这样的孩子被称为“出租儿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介绍的电影《出租男孩》就取材自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讲述了“出租儿童”的悲惨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容所里,每个孩子都仿佛待宰的羔羊,随时有可能被送到农场帮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农场里面,他们除了要完成繁重的体力活之外,还有可能遭受非人的虐待。

因为在农场主的眼里,他们生命如同草芥

即使帮工的孩子死掉,农场的主人也不会担心劳动力的缺失,因为很快就会有新的孩子补充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孤儿麦克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他进入农场帮工前,那里刚刚埋葬了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困苦,工作繁重,麦克斯却有自己舒缓压力的方式。他最喜欢的两样东西一个是他的宠物兔子,另一个就是母亲留给他的手风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农场主当兵回来的儿子因为父亲嫌弃自己军人的身份并夸奖能干活的麦克斯,从而对麦克斯心生厌恶。

他不仅找机会偷偷杀掉他的兔子吃掉,还烧了他的手风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精神支柱的麦克斯生无可恋,此时却得到同是出租儿童的女孩波特莉的支持和安慰。

两个同病相怜的孩子逐渐萌生了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波特莉的处境更加可怜,她不仅要在农场帮工,更被农场主儿子的儿子强奸,成为他泄欲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法忍受心灵和肉体折磨的她试图逃回家里去,但她的母亲却无力抚养她,她只能再回到那个地狱般的地方。

终于有一天,波特莉因为长期的侮辱而怀孕。

为了维护儿子的声誉,农场女主人骗她喝下蓖麻油堕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女孩的惨叫响彻整个房子。麦克斯听到之后偷偷溜出去想看个究竟,却发现女主人端着满是鲜血的床单偷偷丢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波特莉的尸体在粪坑中被发现,女主人则对前来调查的警察谎称她是梦游失足掉落粪坑而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对妻子暴行忍无可忍的农场主拿出装蓖麻油的瓶子揭露了她的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一切绝望的麦克斯决心逃离这里。

他受到一个屠夫的帮助上了一艘渡轮,带着女孩的梦想一起去了他们约定好的地方——阿根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的基调灰暗压抑,但好在结尾光明而充满希望

麦克斯终于逃离了地狱般的生活,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梦想,成为一名手风琴演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这个凄惨的故事中,也有很多地方表现出了人性的光辉。

比如影片中具有正义感,不惜被辞退也要帮助麦克斯的女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选择揭露真相大义灭亲的农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那充满光明的结尾,都让人们在这个充满绝望的故事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然而现实远比电影要残酷的多

据不完全统计,在19-20世纪初之间,瑞士共有约15万的儿童成为了影片中的“出租儿童”。而直至今日,还尚有1万余名过去的出租儿童活在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曾经的出租儿童从未获得或任何形式的补偿,甚至在百余年来都不被政府所承认

直到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这段历史才真正受到关注,瑞士政府也终于做出回应,却仅仅给予了精神上的补偿。

政府甚至不敢计算经济补偿的费用,因为那将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再过几年,还会有多少当时的见证人活在世上,这些曾经的出租孩子的维权之路也漫长而艰难。

刻意的掩盖从来不会将这段历史抹去,只有铭记才是走向未来的前提

—— END ——

你的转发和留言,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院线电影丨热播电视剧丨网剧丨影人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