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之前解释一下,这阵子各类互联网、科技公司频繁发布财报,所以写的时候对于报告内容的引用会多一些。当然,在监管、审计等机构的眼皮底下,这些内容也更加可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阿里影业发布公告,计划投入重要资源,发展互联网购票平台淘票票,向消费者推广票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影业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这次公告并不是根据证券交易所的什么规定必须发的,而是自愿性公告,带有主动向外披露内部信息的意思。

那么,阿里影业这次为啥自愿披露呢?

因为互联网购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啊。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大购票平台,一是淘票票,另一个大家也熟悉,就是猫眼。从公开信息来看,猫眼的很多股权在光线系公司手里,也就是光线传媒和光线控股。在阿里影业自愿性公告前不久,光线传媒发布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将增长7%到1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投资的猫眼。

再往前倒推十几天,网上传出猫眼计划到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也就是俗称的IPO,或者募集约10亿美元的资金,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各大平台争相发展的背后,是互联网购票市场有着广阔的“钱景”。今年上半年,国内票房收入超过273亿元,增长了11.2%。而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购票已成为一种习惯。易观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总出票量中,通过互联网出票的比例超过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可以想象,接下来,互联网购票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有意思的是,去年猫眼与另一个平台微影合并时,原微影老板林宁发公开信说,合并之后,烧钱模式将成为历史。当时很多网友就在新闻后面跟帖说,早着呢,淘票票正在冷眼旁观。看来大家都懂,至少在竞争的时候,无论是打折还是别的促销措施,受益的都是消费者。

阿里影业在去年中期报告里也说,2017年上半年,淘票票通过票务补贴扩大用户规模,所以产生了巨大的市场费用,这也是导致亏损增加的原因之一。

说完报告内容再讲别的信息,从行业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次阿里影业加大投入是不设限的。至于这消息可不可信,大家自己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