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看过徐峥的《泰囧》,在飞机上关键时刻无法接收图片导致最后一系列的囧途,在给观众带来无限欢乐的同时,也让很多因上飞机而延误事务的人感同身受。以往,一上飞机就意味着短暂性「失联」,因为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而现在,这一现状终于得到了颠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月16日,中国民航局发布《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实施了近三十年的空中手机禁令终于得到了废除,随后,东航等航空公司相继发布「开机公告」,飞行模式下可连接使用网络,旅客即使在空中,也不再是「网络信息孤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追本溯源,二十年空中禁令史

飞机上禁用手机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期,当时FAA (联邦航空局)收到了几个空乘的反馈信,说乘客使用的电子设备很可能会影响到飞机的导航系统,从而导致飞机信号出现偏差。虽然开着手机不会令飞机直接挂掉,但会增加飞行员在起飞和降落时候的风险。

虽然手机信号干扰造成飞机事故的概率只有亿万分之一,但基于对乘客安全的绝对考虑,FAA最终于 1991 年推出了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的规定。当时我国在民用航空界的研究水平很低,所以也跟随了业界大佬的脚步,禁止了飞机上使用手机。

而进入 2010 年以后,随着手机厂商生产的正规性提高,再加上民航系统的抗干扰性的进步, 2013 年前后,美国、欧洲,还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的航空公司,开始允许在飞机上使用开启飞行模式的手机,或者以其他形式放宽政策。

如今,中国大陆也终于「与时俱进」,乘机过程中再也不会与世隔绝,玩游戏、听歌、看电影、处理工作事务等,都可以在「天上」得以实现。但是在解禁没多久,网友们就纷纷开始吐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飞机上的网速实在是太……慢……了……至少目前来看,勉强可以发微信语音和图片,但是流畅的视频和其他就有很有难度了,更重要的是,由于卫星通信带宽资源有限,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满足飞机上所有乘客同时使用网络,所以抢到上网名额才是一切的前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中联网商机,或是伪命题?

不过从大环境来说,航班提供WiFi上网服务、手机在飞行模式下连接WiFi网络,在提升乘客机上出行体验的同时,似乎也开启了一个空中WiFi的市场,一年将近 5 亿旅客将催生无数商业机会。

比如,航空公司可以跟电商平台建立导购分成合作,围绕互联网服务拓展更多的商业模式,类似通过空中wifi共享进行网络购物、理财、消费等,享受空中优惠价;也可以与各个城市的酒店、门票等企业广告或服务,通过航空wifi预定相关服务可以获取会员资格或者会员价格等。当然,也可以从解决乘客痛点入手,与各地汽车租赁企业合作,让乘客在降落前使用飞机网络预约接机,从而免受在机场排队打车之苦。

根据空客(空中客车公司)最新全球市场预测, 2025 年前,全球拥有互联功能的客机数量将由现在的 5000 多架增长至 23100 架。如今,一半的 A330 和 88% 的 A350 离开总装线时就配备高带宽互联功能,所有空客飞机在出厂时已为机上互联设备预留空间。

虽然绝大多数人认为空中wifi商业前景广阔,但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这个商机是一个「伪命题」,要想实现飞机上网,前提是要对飞机做出相应的改造,改装成本和一年的运营费用都不低,最主要的租赁卫星宽带资源花费颇高,当下主流的机上互联网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通过地面基站,二是通过卫星,但无论是哪一种,航空公司普遍使用的主流技术宽带都不太够用,短期内大家同时进行大流量操作可能还是难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将会有两年左右的时间用于完成基础设施的铺设,但是其中的商业探索和商业应用的开发,包括商业生态的建设,有没有能够针对于机舱内的相关网络服务,这些都还存疑,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而言,飞机联网带来的商业机会可观,至于到底怎么玩,还得等相关领域人士大展身手。当然,其带来的可能性弊端也不容忽视,比如从此飞机上将再不是安静的睡眠舱,当手机在空中上网畅通无阻的时候,如果航空公司管理不到位,恐怕乘客旅途中的清静时光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