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想必很多人都看过。演义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但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所以自然里面人物会和正史记载的人物有所区别,甚至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中哪些人物被演义严重扭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诸葛亮

鲁迅曾经评价过演义的诸葛亮道:“孔明之智近乎妖。”在演义中诸葛亮确实被神话的非常厉害。很多不是他做过的事,罗贯中硬生生的就套在了他的身上。比如火烧博望。历史上只有刘备与夏侯敦、于禁相拒于博望,是在三顾茅庐以前,与诸葛亮无关,火烧新野更是子虚乌有。

在赤壁之战中主角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外,什么借东风,草船借箭等史上并无记载。八阵图困陆逊, 七擒孟获,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等等其实都是虚构的,就是为了体现诸葛亮超强的智慧。小编我也很喜欢诸葛亮,但是演义这么往诸葛亮脸上贴金,就让人感觉太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周瑜

说道诸葛亮我们就不能不提周瑜这个人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描绘出了一代英雄豪杰的洒脱和气度。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而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比如赤壁之战主角明明是周瑜却硬是把诸葛亮加了进来。还有后来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等等情节,都是有意的塑造周瑜心胸狭窄的性格,但是正史中的周瑜可是非常大度的,要不然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了东吴的大都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鲁肃

说完周瑜接任他的大都督鲁肃我们也得说一下。在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

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但是正史中鲁肃真的有那么老实吗?其他不说我们就看一个有名的典故单刀赴会。有人就会说了单刀赴会?不是关羽吗?错了实际上单刀赴会的是鲁肃才对。鲁肃一个人来到关羽的营帐,会上,鲁肃据理力争数次指责关羽,搞得关羽都脸红了。最终鲁肃为江东争取来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曹真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位曹家被演义严重扭曲的人物。他就是曹真。曹真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族子。曹操很早的时候就把曹真收为养子。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参与虎豹骑。曹丕袭封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督雍州及凉州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期间表现突出。

大家熟悉的街亭之战,其实那时候曹真才是真正的总指挥,关司马懿什么事呢?是他率领的大军,才让诸葛亮无功而返。但在演义中为了强调司马懿与诸葛亮两名英杰对垒的激烈,而将曹真成功击退诸葛亮两次北伐的功绩转记予司马懿,曹真的实力被大大弱化。在新三国中曹真更是被描述成了蠢材,真是冤枉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 张飞

最后我们来说说张飞。先看演义中的张飞。演义中的张飞重情重义嫉恶如仇,是一位肤色黝黑的壮汉,同时张飞武力过人,曾多次主动挑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吕布,吕布竟曾一度忌惮张飞,而且张飞的嗓门大更是一大亮点,是蜀汉大臣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的武将。那么真实的张飞是这样吗?

其实真实的张飞是文武全才的长相斯文的人,而且他很喜欢和文人待在一起肚子里的墨水想必也是很多的。而且张飞画画和书法都堪称一绝。据史料记载张飞喜欢画美人,擅长草书。 据传,张飞还会作诗赋,他迅游真多山时,有感而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但是和演义中一样张飞的脾气确实火爆。最后也是因为鞭打手下而被手下谋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