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上映的大赢家是谁?想必大家都清楚。

它能够击败了刘亦菲的《二代妖精》,吴君如的《妖铃铃》,以及小鲜肉如云的《解忧杂货店》,可见非同一般。

这部电影就是《前任3》,上映9天就潇潇洒洒的走进了10亿俱乐部,重点是它的成本仅30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看过《前任3》的童鞋走出影院,开始了在朋友圈上“缅怀”爱情,借着《前任3》的火热抒发抒发感慨。

当然了,即便很多人说看完很有“同感”,但我只能说它还是一部“虚假”的烂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任3》的成功归根到底就两个字——共鸣,影片的一开始就拿郑凯和曾梦雪之口来倒了一大堆男女的“苦水”。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戳到大部分观众的G点。可仔细想想,假大空的话总是对的。

两对情侣分手后,男方展现的是“不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是“不羁”,其实是各种浪。和美女去夜店high是浪,喝酒约炮也是浪,浪完之后回头想想还是安定的生活好,还是前任好。导演似乎把男人分手后的唯一发泄方式定性了——那就是性。

也许导演以为只有通过这样发泄才能发现原先爱情的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女方呢?就是“怀念”。怀念前任的好,怀念过去的时光。

然后寻找下一段或是找回前一段。

导演跳过了最质朴最简单的表达,而是把人性的丑陋展现。这是爱情片么?从这些透露出来的只有两个字——寂寞。就像台词说的“很多人在一起,不是喜欢相处,而是害怕孤独。”《前任3》已经偏离爱情的本质太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这种偏离的主题似乎更对如今观众的口味,为什么?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这样没心没肺,不掏感情的爱情。

你可以说导演“坏”,他是故意这样拍这样演,最后甚至把冠冕堂皇的“成长”强加在人物身上。但导演“坏”的属性是当下社会导致的,廉价的快餐的“爱情”被越来越多人奉为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任3》的火爆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一部烂片能盆满钵满势必会让更多的小成本电影纷纷效仿,奢望中国能拍出触动人心的爱情片会越来越难。

回头看看《芳华》20多天也只不过拿下13亿的票房,这样一对比,是不是会更加可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ia-槽姐说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