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先后涌现了王二、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群的领袖。公元1643年10月李自成在潼关击败明朝三边总督孙传庭,孙传庭战死,此时的大明江山已经摇摇欲坠。《明史》记载:传庭死,明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可见,孙传庭的战死对大明王朝是致命一击。因为崇祯皇帝将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了孙传庭的身上,而孙传庭最后的战亡,也注定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命运。

然而,此时李自成对大明朝还存有一丝敬畏之心,于是派在大同投降的宦官入宫面见崇祯皇帝,提出议和要求:我等闯军兵强马壮,现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劳军百万,闯军退守河南。李闯一旦接受朝廷册封,甘愿为朝廷内遏群寇,还能以劲兵助朝廷剿灭辽藩,但是不奉诏与觐见。李自成的意思就是希望崇祯皇帝答应让李自成做西北王,而李自成也甘愿称臣于崇祯,帮助朝廷对内平定贼寇、对外平定后金,唯一要求就是不用朝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朝廷的各路援军都已经不复存在。崇祯心里也应该明白,如若不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导致谈判破裂,闯军势必会攻入紫禁城,到那时玉石俱焚为时已晚。

然而,崇祯皇帝在这大祸临头之际,还能大义凛然地保持大明帝皇的尊严怒斥李自成:朕乃真龙天子、尔等逆贼暂时得志兴兵犯上,必遭天下人共击灭之,朕即使下九地之下,也只有杀贼,绝无与贼议和之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祯与李自成唯一的一次谈判破裂,李自成果然亲率大军强攻京师内城。公元1644年3月明朝兵部尚书张缙彦居然临阵投敌,主动打开城门迎接闯军。于是闯军顺利进入内城,城内一片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携带宦官王承恩走上煤山眺望闯军的动向,然后又回到宫中发现大臣们已经全部逃跑了。崇祯皇帝绝望中拿出宝剑砍杀了自己的儿女、其中长平公主被砍断了左手,崇祯责问:你为何要生在我家?长平公主一片哀嚎,看到这惨状,崇祯也不忍心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祯携带王承恩走上煤山在一棵树上上吊以身殉国。随着崇祯皇帝的殉国,大明朝被宣告灭亡,史称:甲申之变。当李自成亲率大军进入紫禁城的时候,下令礼葬了崇祯皇帝,将他埋在田贵妃的墓中。

李自成进入京师以后,第一天军纪还行,第二天开始就不行了。李自成虽然严令不准扰民,然而由于是一群乌合之众的闯军,还脱不掉流氓的劣根性屡禁不止。闯军在刘宗敏、牛金星等人带领下在京师四处查封明官的府邸。李自成进入皇宫以后,也下令清查国库府银,据说三千万两白银被闯军找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自成还把宫女窦美仪封为贵妃,开始过上了帝皇般的生活。然而,由于闯军扰民过甚,半个月以后在街上出现了告示: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李自成闯军到来的所作所为大为不满。

不久,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亲率关宁铁骑与清兵一起围攻大顺军,李自成作战失利,败回京师。再从京师败退河南、陕西,闯军是一路败退,清军是一路追击。李自成闯军最后败退到湖北,最后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效忠明朝崇祯皇帝的农民杀死。这正应了崇祯拒绝议和时的那句话:逆贼暂时得志,必遭天下臣民共击灭之。李自成逼死崇祯,而其本人也被效忠明朝的农民杀死。历史已经远去,人们或许要问,闯军兵临城下已经提出愿接受册封的议和条件,而崇祯为何要拒绝呢?

那么,你怎么看呢?崇祯为何在生死存亡之际,为何不先答应李自成的要求作为缓兵之计呢?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门智慧,学好历史有助于迈向人生巅峰。每天学习更多精彩历史,欢迎关注网易号:周震坤;小编原名周震坤,大陆地区最年轻、最帅气的历史学者、自幼研读历史,精通历史、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有劳您动一动手指点一下关注同时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学习,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