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发现的就是冬至。这一天古人们认为阳气上升,因为日照一天比一天长了。

冬至进补这个习俗也是将近3000年的历史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古至今,民间均有“冬至大似年”的说法,人们对冬至尤其重视,把它看得和“岁首”一样重要。

不同的地区也有着当地特有的冬至习俗,民以食为天,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不同地区在冬至时候都吃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方地区:当之无愧是饺子(也是我的最爱,没有之一)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多用面皮包馅水煮而成。

了解完习俗,吃完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后,咱们也要注意养生。冬至意味着“数九寒天“的到来,要格外注意“藏“。

南方某些地区:汤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而在广东被称为汤丸。

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南方:馄饨其实也是水饺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在这时候,馄饨与水饺并无区别。

千百年来水饺并无明显改变,但馄饨却在南方发扬光大,有了独立的风格。至唐朝起,正式区分了馄饨与水饺的称呼。

年糕——年年高

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闽台——冬至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冬至圆的吃法:或用肉丁、香干、笋丝、葱花作馅,或蒸或炒,吃起来香甜滑糯各有风味。

“冬至大如年”,吃了冬至圆,年龄又长一岁,阖家团团圆圆,真是一个好兆头。

羊肉粉汤在冬至这天变身“头脑儿”

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

猫余——湖南地区

霉豆腐,又叫:猫余,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种传统特色豆制品,属于徽菜。

其制作方法是用新鲜豆腐,放置过一个星期左右发霉,发酵好豆腐与调料混合,过白酒再放入瓦坛子中即可。

霉豆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开胃、去火、调味的功能。

在古人忌讳说:龙、虎、鬼、梦四个字。腐乳的腐字谐音“虎”,虎字通常说成猫。取连年有余之意,所以作为腐乳发源地的益阳人把腐乳叫作:猫余。
姜母鸭药膳——福建地区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而后传至中国其它地区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地方传统的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同时搭配的鸭肉有滋阴降火功效。

美食中的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于秋季和冬季食用。

九层糕祭祖高升——浙闽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层糕是九多色糕点,层匀美观,乳香甜润。

除夕,清明,中元,重阳并称中国传统节日祭祖四大节。沿海特别是浙闽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在这时节摆上一些猪肉,羊肉,瓜果和九层糕祭祀。

一面是阐扬怀念先祖的孝道,一面更是为了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九层糕,又名九重糕,千层糕,中元糕等,取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

冬至也是养生的重要节点,切记要做好收藏,不要折腾,宣泄,而是非常含蓄,低调,早点睡觉。
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
要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

这几种冬至食品里有没有你家乡的特产呢?如果没有提到,请你在留言区写上你的家乡和特产小吃,跟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