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隆重开展以“创建智慧课堂,培养关键能力”为主题的智慧教学公开教研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探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推进育人模式转型,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并为教育主管领导、校长、教师以及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挖掘智慧教育应用经验与典型案例并加以推广。

来自全国范围700余位教育界专家同仁齐聚南通一中,共同探讨交流智慧教育。本次活动由南通市教科院、科大讯飞协办。

上午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9节异彩纷呈的优质观摩课,其中有8节是基于平板端的智慧平板教学课,南通一中教师和来自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海南中学、宁波二中的老师共同演绎,精彩亮相,为听课老师献上了新鲜而丰富的精神大餐。

平板课堂将技术引入课堂,把传统的课堂引向信息化,引向交互式,更引向了学生的兴趣点和个性需要。学生“学”的热情被一个个自身生发的问题所激发,被课堂教学平台上活跃的讨论所点燃,当然也被及时的答题反馈评价所触发。教师“教”的热情也因学生而沸腾。课堂不再是点对点地简单师生对话,而是问题展示、小组讨论、平台交流、个性解决相结合的立体式互动模式,老师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用技术点燃智慧的火花,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收获自然也更丰富起来,真正实现了立体化交互与个性化教学的全新课堂生态。

在同时开设的传统课堂上,课堂智慧也处处彰显,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答题宝的便捷统计、师生互动时闪烁的智慧思维,一中的课堂在变,变的不仅是平板课堂,传统课堂也在智慧课堂的建设中获得滋养,从课前的预习学案的筛选统计中确定重点,找到学生的盲点,同样体现了教与学的针对性个性化,智慧课堂的建设不仅仅在于硬件设施的完备,更在于老师思想理念的提升,智慧教育的建设传递的是教育的智慧、是理念的智慧。所以,一中的课堂在变,变得更新、更活、更智能、更高效。

在上午的观摩课结束后,在电影院主会场,参与活动的教育界同仁听取了张晓冰校长关于智慧校园建设的主题汇报。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和大家分享了他对于大数据、互联网+的理解,并且就学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的初衷、在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及破解方法、学校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性成果和未来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的设想与大家作了深入的交流和分享,张校长先锋的理念,智慧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了台下的听众。

华东师范大学吴永和教授随后做了关于现代教育与大数据应用的主题报告。吴教授跟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和现代教育深度融合的九个案例,让大家对智慧教育的实践操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下午一点半,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专家交流研讨活动在行果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张晓冰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南通一中数学教师徐辉老师分享了他使用智慧教学的实践体会。如果说上午的观摩课是智慧课堂在课上的展示,那么徐老师的分享着重在智慧课堂在45分钟课堂以外的应用。通过微课的形式将重难点推送给学生,这种微课可以是老师针对班级学情有指向性地录制微课,也可以是智学网庞大的资料库中的微课,这样,学生可以完成对知识点的初步认识。可以通过作业平台推送作业,并且对平时每一天作业的数据化采集和处理,实现了精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完成了平时作业考试化的转换。

科大讯飞教育事业部市场营销中心柳升华总经理,也在研讨会上就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做了报告。当人工智能遇到教育,不是对立替代的关系,而是辅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教育教学真正实现“个性化”的重要机遇;人工智能相关产品和应用将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系列减负增效服务,更好地助力教育教学。

研讨会在与会专家们的研讨沙龙活动中降下帷幕,他们从师生关系、课堂结构教师备课、学生学习方式、录课、个性化精准教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论。来自海南中学的郑锋老师、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张金燕老师以及南通一中吴沺老师从自身的应用经历入手,分享了技术应用教学之后教学方式和与学生相处方式的微妙变化。科大讯飞教育事业群市场行销中心总监赵飞龙也介绍道,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和助手,因材施教,才能减负增效。南通市教科院教研员王曙华老师站在教研的角度,呼吁一线教师应该有危机感,认真教学的同时要积极接纳新事物、新技术,实现教研与技术相融合、技术辅助于教研,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

教育改变未来,而教育的改变也迫在眉睫,南通一中在智慧校园建设的道路上摸索前进,今天公开教研活动的胜利召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和展示,相信在人工智能猛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全体老师积极响应下,南通一中将在不久的将来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一定会让“乔布斯之问”不再有问,让师生享受在智慧课堂里,享受用智慧点亮课堂带来的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