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后代如何?这个问题明朝官方文献给出答案。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后来投降,朱元璋看着呆若木鸡的陈理,握着他的小手说:“放心吧,我不会杀你的,大明府库的财物,你想花自己取就行。”

后来,群臣建议下朱元璋意识到:“这孩子太小,容易听奸臣乱言,对朕的恩典不思感激,应该把他发配到荒芜之地。”洪武五年,陈理及归义侯明升(明玉珍的儿子)一同被发配到高丽,由元降臣枢密使延安达理护行,赐给高丽王罗绮。另外,一些陈友谅的亲友也被发配到了滁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记载,陈理流放高丽,陈友谅的父兄发配滁阳。朝鲜自然有很多陈友谅后人,至于国内有没有陈友谅的后人不得而知。皇权面前史料本来就很为难,所以直到明中期以后,史籍才开始出现陈友谅后裔之零星记载。

明代学者王世贞首提陈友谅后裔,在大作《居易录》中记载:陈友谅子理败亡入蜀,改姓,居合江县,子孙繁衍,散在涪州、长寿诸邑。明末,兵部尚书陈新甲,其后也。后理年八十,携一子再入楚,居兴国州,其子姓尤繁衍不下万人,即今柯陈是也。材料中提到的陈新甲,《明史》有记载,他是四川长寿人,这与陈理后裔在四川长寿县分布一致。

之后,明末学者谈迁在《枣林杂俎》一书同样记载:沔阳柯氏、马氏,陈友谅遗裔也。改姓,与部曲谈、王、吴三家居兴国、大冶、瑞昌界上。他很笃定的表示:沔阳及江西、湖广一带,陈友谅后裔确实存在,而且很多。

清朝也出现大量关于陈友谅后人的记载。顺治年间湖广总督白永盛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兴国州等的流寇我都平复了,皇帝放心!”这里的流寇就是陈友谅遗孽,分为柯、陈二姓,盘踞在江西武宁、湖广兴国,而兴国匪徒尤其严重,从明朝为患已经三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清朝《人海记》中记载:“陈友谅后裔为沔阳柯氏、马氏,与部曲谈、王、吴三家逋居兴国、大冶、瑞昌界中。”《明季烈臣传》记载:“九江、南康间有柯、陈二大族,相传陈友谅苗裔,员固强梗。”

以上记载说明一大问题:陈友谅后裔还真存在,并在四川、江西、湖北一带繁衍至今。另成王败寇,陈友谅失败后,其下属将领的后裔生活相当悲惨。

石韫玉的《钱塘棹歌》记载:陈友谅失败以后,其将领后裔被禁止拥有土地田宅,男人不能娶女人,女人世代守寡,最后这些人都流落在杭州和衢州之间的水上,靠打渔为生。清人叶名沣的《九姓船》表达了对陈氏后人“九姓”的同情,并且透露出陈友谅后人的谋生方式——卖淫。想来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