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家长的朋友圈引发热议,文中这位企业高管妈妈,称自己月薪三万,却难以应付孩子一个暑假的花销。

孩子的各种活动项目林林总总算下来一共3.5万元,让这位妈妈大跌眼镜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家长面对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状态,尤其是中产阶级。

乍一看,这些花费似乎都是理所应当的,既让孩子开拓眼界,学习兴趣爱好,又让孩子保持锻炼,补课加强文化课,好像没有哪一项是多余的。

结果是,孩子受不了,家长吃不消,大家都表示心累。

另外一位家长网友也在网上焦虑发问:

“身边好多人为了孩子花钱办户籍,买学区房,报各种辅导班,送出去留学,给孩子提前买好房子……孩子很累,大人很苦,都为了“将来的美好”。

听了很多诸如“给孩子健康身体阳光心态比什么都重要”的鸡汤,但对照身边芸芸众生的务实做法,难免困惑。”

面对身边家长对孩子的大力投入的行为,这位家长不知该如何是好,自己本想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给孩子以“健康阳光的心态”,却无奈于周围环境的躁动,让自己忐忑不已。

随大流吧,觉得这样的做法太功利,对孩子和家长未必真的好。

做一个特立独行的家长吧,又怕耽误了孩子,教育的试错成本太高。

可谓左右为难。

更讽刺的是中产阶级育儿五大鄙视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画片、旅游、兴趣爱好、幼儿园和早教学校等教育相关产业,都在家长的疯狂推崇下,自动站队,先后成序。

学费15-20w/年的国际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学生,和学费800/月并没有门卫的幼儿园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话:

前者问“你的英文名是什么?”

后者答“我没有英文名。”

于是前者跟另一个有英文名的同伴跑开玩耍了。

这并不是虚构,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有英文名的孩子和没有英文名的孩子分开玩耍;

看喜羊羊、熊大熊二的孩子,与看米奇妙妙屋、小猪佩奇的孩子各自为伍;

更有某些家长为幼儿园把6万/半年的学费降到3万元的行为感到不满,并表示“降低了学费就是降低了生源质量”,交得起6万学费的家庭与交3万学费的家庭根本不在一个阶层。

好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更能塑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这本无异议,但是身处这样的教育资源鄙视链大环境中,接受这种氛围的熏陶,以及家长的行为的影响,是否让孩子无意间丢失了某些更重要的内在品质,比如友好、包容、谦卑等。

这些正是中产阶级家长所面临的困惑,是什么原因让中产阶级如此焦虑呢?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是一种社会阶层,在现代社会中,指拥有一定程度的经济独立,例如有安定、较高薪酬的工作,在现代社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被称作小康阶级,但有时贫富差距大时可能位于社会中间收入却不高。

此词常用于专业人士、学者、知识分子,或大企业、公营机构、政府部门的中级管理层,或中小型企业老板,中学、小学、幼儿园校长、教师、社工和护士等。

普遍心理

中国的中产阶级,他们大多拥有中高水平的收入,受过良好的教育,通过艰苦的奋斗生活,改善自己了的阶级状况,一步步站稳了脚跟,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走到了今天的“中产阶级”。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初步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尊重和社交需求之后,为了稳固这种状态并满足更高层的自我实现等需求,他们还想爬到更高的阶层,不甘于只做中产,因为中产随时面临下跌的风险。

也正是因为如此,面对社会阶级得不断固化,他们对个人及家庭的前途充满担忧,相比上层阶级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失望并选择送让孩子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和下层阶级对孩子教育的不重视,教育资源对中产阶级来说是跨入精英阶层的重要通道之一。

因此,他们希望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让孩子获得他们眼中的“成功”。

导致现状

不约而同地,中产阶级父母将自己“成功”的心路历程、经验教训,以及人生价值观寄托到下一代的身上,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设定的最佳路线发展: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以牺牲自由的生活时间为代价,赶场于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培训班,甚至从幼儿园时期就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只关注于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记了几个英语单词等。

殊不知对于孩子培养来说,最重要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和对生活、对世界的好奇心。

艺术特长不能没有

微信朋友圈已经沦为家长炫耀的最佳领地,钢琴十级,声乐十级,小提琴,美术,书法……

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固然是好事,取得成绩更值得表扬,但是部分家长已经忘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孩子通过学习艺术而修炼出对生活的感知力、理解力,还是那张十级证书呢?

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之下,相传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聪明懂事,性格开朗,功课好,人缘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考得了名牌大学,找得到体面工作”的孩子。

习惯于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攀比,或许更是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功了,或者说我们对我们的成功从心底里不那么喜悦和充实,就会不自然地想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一些东西。

费里德里希·尼采

——1872年

这些我们眼前正在上演的故事,别人也曾经历。早在19世纪,就有先哲对所谓“功利化教育”作出了思辨。

普及教育是最受欢迎的现代国民经济教条之一。

“尽量多的知识和教育→尽量多的生产和消费→尽量多的幸福”,这差不多成了一个响亮的公式。

在这里,“利益”,更确切的说“收入,尽量多赚钱”成了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按照这一倾向,教育似乎被定义成了一种眼力,一个人凭借它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识别一切容易赚到钱的捷径,可以掌握人际交往和国民间交往的一切手段。

每个人必须学会给自己精确估价,必须知道他可以向生活索取多少。按照这种观点,人们主张“智识与财产结盟”,它完全被视为一个道德要求。

在这里,任何一种教育,倘若耗时太多,便是可恨的。按照这里通行的道德观念,所要求的当然是相反的东西,即一种速成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钱的生物,以及一种所谓的深造教育,以求能够成为一个挣许多钱的生物。

一个人所允许的文化仅限于赚钱的需要,而所要求他的也只有这么多。

简言之,人类具有对尘世幸福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是必要的,但也仅仅因为此,你们不要混淆两类事情。

为了生存,为了进行生存斗争,人必须多多学习;可是,他作为个体为这个目的所学所做的一切仍与教育毫不相干。

相反,唯有在一个超越于窘迫、必需、生存斗争世界的大气层里,教育才开始。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纤足的仙女,而这种以谋生为目的的所谓“教育”只是“一个可供使唤的丫鬟”,“一个有智识的女仆,生计、收益、需求方面的女管家”。

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

遗憾的是,参照这份备受推崇的“说明书”,我们仍在不遗余力地执行着既定方案,孩子的人生从此步入和别人一样的正轨,并逐渐长大成人完成父母的期望,继续为了“更高的阶级”而奋斗终生。

有一句话这么说,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它将一个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现实活生生地摆在面前,当中产阶级的孩子为了阶级晋升而努力追求“成功”之时,精英阶级的孩子可能已经开始探寻人生的意义,实践自己的梦想,走上了“自我实现”的另一条“成功”之路。

是否真的对于中产阶级来说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堆叠来跨越到上层阶级,才有权利去体验充满生命力的人生?这是一个问题。

或许我们将用整个人生来解答这个问题。

又或许,有些人早已看透阶级晋升的终点和人生的意义,真正的“成功”不过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有说“不”的权利,过自己认为有趣的人生。

因此他们在“阶级晋升”和“自我实现”之间为孩子努力寻找一种平衡的状态,虽然很难。

面对种种“成功”的定义,谁又能说哪一种才是真正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