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心理圈的一场论战,里面讨论的一系列问题都非常有趣,以至于我也想在这里谈谈爱与恨。

爱有正负之分

爱与恨,是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情绪。几乎所有情绪都可以归于这两种类别。我的理解是,这场论战的核心在于爱与恨对我们的影响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比昂说过,爱和恨都有正负之分:+love,-love,+hate,-hate。

举个栗子:

咨询中,我问来访者:你觉得你爸妈爱你吗?
来访者:爱啊,我爸爸天天忙工作,拼死拼活维持家里生计,没有他,我根本上不了大学。妈妈带我四个兄弟姐妹,身体都拖垮了,很多时候,我不得不替她去田里收割。
我:如果有“但是”,你会说什么?
来访者:但是,爸爸经常揍我,多是因为我学习不好;妈妈常跟我说她的痛苦,希望我多理解她,爸爸觉得她太唠叨不愿意听。
我不能拒绝妈妈,如果拒绝,我担心她身体更差了;可当我想她听我说的时候,她总会说:你不要给妈妈添麻烦了……

这里面的爱,是 + 还是 -,区别就在于,是把人物化还是人化了。

一个贫寒之家为了能生存下去,没有条件谈人权,必须被物化。

被工作和家庭折磨到精疲力尽的父母,需要孩子承受他们所不能承受的,做他们的倾诉对象和泄愤工具,这样,这个家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你无法要求,生活在贫困线上的父母还能给孩子多么强大的情感支持,因为他们自己都自顾不暇。

被物化的爱,就是-爱;被当作一个「人」看待的爱,就是+爱。

所谓的“我都是为你好”这样的爱,往往都是 - 的。一旦共情的需要是单向的,那么这样的爱,往往就是负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都是为你好

很多80后都有这样的体验,父母往往风里来雨里去,含辛茹苦省下钱给孩子买钢琴,送各种学习班,他们真的很爱孩子。

可他们爱的,不是作为一个「人」的孩子,而是作为一个「物体」的孩子。

什么意思?

因为他们从未问过你:你喜欢钢琴吗?你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爱,就是“母婴”之爱——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这样的爱。但这样的爱,不是爱的全部。

当我们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爱,都是 - 的

如果我想拉尿,喝奶,我才不管妈妈晚上起几次夜,我才不管爸妈刚吵完架,正在产后抑郁阶段,我就是要吃喝拉撒,你们必须马上满足,否则我就哭哭哭!

之后我们才开始社会化,我们才需要很多挫折,把自己和他人当成独立的个体区别看待。

但如果这种挫折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就会形成假性自我——我们会变成“孔融让梨”提倡的那种乖孩子,看起来过度早熟,但内核还是一个婴儿

这样的婴儿会安然度过少年时代,直到进入亲密关系,内核中的婴儿本质就会暴露出来,要求他人满足。

此时我们就会转向自己的孩子,用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把“吸管”插到孩子身上……

残酷吗?

我不认为。

你如果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狮子捕猎羚羊,可能会觉得羚羊很可怜。但你要知道,吃不到羚羊,狮子会被饿死,它就不可怜吗?就是因为它长了锋利的牙,它就不能被同情吗?

在“物化”的世界,是不存在残酷这样的名词的,只有生存。而生存要比“残酷”这样的词更根本性地决定我们的行为

+恨 vs -恨

我也会问来访者:你的爸爸打你,妈妈强迫你听她絮叨,你恨他们吗?
来访者:不,我很爱他们,他们那么不容易,我怎么能恨他们。
我: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不辛苦,你就能恨他们了?你并不是没有恨,你是不能恨,不忍恨?
来访者:是的。
我:如果你恨了他们,会发生什么?
来访者:我爸爸就会毁了我,我就会毁了我妈妈。

到底什么是恨呢?

恨就是需要不被满足的时候,或遭遇入侵的时候,我们想要排除掉的不悦感的趋向

没有人喜欢被爸爸打,没有人喜欢听妈妈唠叨,没有人喜欢自己需要被理解的时候,却遭受指责、无视和误解。

当我们想要对方调整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要挑战对方的。如果这种挑战不能被环境容纳,反而会导致更糟糕的打击和更恶劣的结果,我们就必须忍受这种痛苦。

在我的咨询室里,我看到大量的对自己空前指责的来访者,因为他们的恨不能被接纳,他们就转而攻击自己,希望自己更强大,更没有依恋的需要,更不需要他人的理解,不需要爱。

他们的关系如此脆弱,以至于不得不给自己构建一个美好的幻想:我父母都是爱我的,他们也不容易,他们需要我更多的爱。

禁不起表达恨的爱,实在太脆弱。

这就是为什么徐凯文提到当今社会盛行“空心病”的原因——人和人的关系,实在有太多的“假性亲密关系”,我们不敢去爱,也不敢去恨。

因为我们怕一旦拿出真正的自我,这个关系就会摧枯拉朽一样被毁灭。

我不敢表达恨

很多的妈宝男和婆媳矛盾会出现,都是因为“不能表达恨”。

很多女人不明白,为什么一说到自己的母亲,很多男人会摆出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的革命姿态——我妈说的,都是对的;我妈不容易,你必须顺着我妈!你和我妈掉到水里?当然是救我妈啊!

妈宝男的养成,就是刚才的来访者说的那句话:对爸爸表达恨或攻击,我会被爸爸毁掉;对妈妈表达恨或攻击,我会毁掉妈妈

无论是毁人还是被毁,都是无法接受的。于是,很多妈宝男会找一个充满战斗精神的女人来斗妈妈,或者找一个疯狂的小三儿来斗妻子;会对领导唯命是从,但总会坏领导的事儿。

这就叫被动攻击,或李代桃僵。

因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永远被爸爸欺负的世界里,也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要永远满足妈妈愿望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人”。

如果正面表达恨的方式无法实现,我们会就用负面的方式表达。不能向外表达,就只能向内或者换个方式迂回地表达。因为人,就是表达情绪的器官,就是表达情绪的工具。

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因为很多矛盾分道扬镳的两兄弟,最后在拳击场上相遇,彼此打成猪头,最终两个人紧紧拥抱,那叫一个爱。

在女性世界里,扫地不伤蝼蚁命是爱;在男性世界里,不打不成交是爱。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环境太艰苦,我们就无法实现+love和+hate的转换,而长期滞留在-love和-hate的世界里。

我们看到太多人沉浸在对父母,对伴侣,对孩子,对世界的仇恨里,因为他们不敢承认,自己是有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比爱恨更重要

一个来访者在咨询室里不断倾诉着对父母的仇恨,无穷无尽地说着。直到有一天,我说:也许你想要的,就是让妈妈好好抱抱你。

她愣住了,眼泪流了下来。

有的来访者对我说,我可以攻击你吗?我可以拒绝你吗?我可以说你刚才说我的,我毫无感觉吗?

他们都在尝试着走出舒适区,尝试着发展曾经停滞的自我,尝试着去发展+love和+hate。

当他们表达出太多-love和-hate时,我都无法承受了,我有时会失去咨询师的位置,也会和他们一起陷进去,然后好不容易我爬上岸,告诉他们:刚才,我也掉进去了,我那时候没有沉住气。

来访者说:我喜欢你掉进去,我从没想发展什么正能量的爱和恨,我只觉得刚才失控时候的你很真实,我想要的,就是真实的你

对,那一刻,我不是咨询师,我是一个人;他也不是来访者,他也是一个人。

还是那句话,“没有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

我相信是那些相遇,我与你的相遇决定了什么发生,而不是其他。而这种真实,可能会比爱和恨更重要,因为它是原初的,没有被扭曲或加工过的。我们人生太多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条件去“真实”。

因而,也会更有生命力。

-作者简介-

卢悦

心之助首席专家、婚姻与家庭情感专家

微信号:心之助(ID:luyue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