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或许有可能取代制造业工人、股票交易员等大多数职业,但是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设计行业,能够抵御住人工智能的“入侵”吗?他要让机器颠覆设计行业,为设计师带来更多自由。听听设计界的“左手天师”王心磊怎么说!

人工智能与设计的跨界合作

未来其实一点都不遥远!我自称是缺了右手,但不缺右脑的跨界奇葩设计师。因为我生来就不愿意守规矩,所以很多事我就不按照它原来设定的方法去做。

我有三次创业经历,第一次做了一个玩具品牌,完成了我儿时的梦想;第二次创办了Arkie Design,做商业设计咨询;现在我在做第三次,ARKie人工智能设计助手。原来我是设计师,而现在我开始做人工智能,这就是跨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生活中最简单的设计说起,例如一个广告表面上简单,背后并不容易。它的复杂不在于看到什么,而是设计过程。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是已经产生的结果。但是想象一下,如果它还没有出现,而你准备开始去做它,那时你会发现根本无从下手,因为设计过程是最复杂的

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

这好比大家一起出去吃饭,你看中一道菜,问服务员辣不辣,服务员和你说微辣而已。等菜端上来后,你吃了一口,差点呛死,但同时你的同桌可能还认为这个菜一点辣味都没有。这就是每个人对于辣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你是这家餐厅的人,你怎么去设计这道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餐厅的厨师就像设计师,而顾客就相当于设计的需求者,每一个人对于好的定义都不一样。当一个设计产生时,它不可能适应所有人。餐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做了菜单,把他们平时成功的案例,变成一个标准化的服务。当顾客去餐厅时,只要看着菜单点菜就行。但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这就不可执行了,因为设计不能再卖第二遍,否则就是抄袭。当一个新客户出现时,你必须重新再想一个创意,所以设计师的工作特别难,设计试错成本非常高。很多设计师在这个过程中,浪费了许多沟通时间,这是一件效率非常低的事情

让机器把繁琐变简单

虽然设计的好坏标准不能量化,但速度可以。一个设计师把一个设计做完的时间是一个绝对值,所以我们用一键十秒帮你完成一个设计。例如下图,其实它有复杂的内容,比如背景、装饰元素、文字排版,色彩选择等,但是我们希望把这件事情变简单。你只需要把一句话输入进去,按一个键,它就把设计做完了。而当你不满意的时候,你再重新按一次键,它就会给你一个新的设计。你可以反复这样做,直到找到一个你觉得合适的设计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是把一个原本很复杂,要由人来做的事情,变成由机器来完成。所以每个人在使用ARKie选中设计后,它都知道你是谁,并且会把你记住。

这时,我们就拥有一个人工智能的设计师。它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住每一个用户的需求和特征,等下次再做新设计的时候,就根据你的需求去完成,也就是知道你对于辣的标准。这件事情只有机器能够做到,因为人类的记忆力不如机器。我们可能都说不出来经常用的三个洗发水品牌,但机器能很快地记录一大堆数据,这就是机器与人最大不同的地方。

让机器解放设计师

除此之外,设计师经常还会做重复性的劳动。例如一个建筑师做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房屋设计,为了把这套设计能够真正还原,我们会找到靠谱的施工队,把这个房子搭起来。但如果把这件事比喻做海报的话,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建筑师自己一砖一瓦,把房子搭起来。为了保证质量,我们无法中途换另一个设计师去做。而这就耽误了设计师很长时间,因为他在做这些重复性工作的时候,没有办法去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机器来完成这件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器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记住你是谁与你的特点,所以当一个设计师去教机器做事情的时候,机器不仅学会的是他做的结果,还要学习他做的过程。机器其实就复制了设计师做设计的想法、经验与技巧。

每一个人所训练出来的机器都不一样,这个机器就代表了你。它成为了你,甚至可以复制你,帮你去做许多事情。所以当一个设计师与人工智能的设计助手合作时,它真正成为了助手,帮你做了许多你擅长的事情,而它不擅长的,你就可以继续教它,这节省了设计师大量的时间。所以当这个事情发生时,你会发现人类慢慢从一个量化性的工作,逐渐转化去做一些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人类科技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把我们从一些繁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去做一些更有创造力的事情,正因如此人类才能进步,社会才会发展

机器都能创造,那我怎么办?

当机器能够复制一个设计师的能力时,它就能够做设计了。那么一个设计师的价值在哪里?创造力其实是学不来的。设计需要两点,一个是技法,一个是想法。技法可以训练,可以学习各种软件。但想法是没有办法学来的,只能通过训练与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人工智能慢慢蚕食原来那些量化工作时,我们必须往前走,如果我们停止做那些创造性工作,必将被它们取代。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是照葫芦画瓢开始学习的,从不同人处学到不同技巧,这都是成长的过程。但是某一天它应该停止,为什么?大家都听过熟能生巧这个词,某件事当熟悉了以后,你就会发展出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可以让你更有效地去完成这些事情。而当你不断地去复制别人的时候,你只是增长了从别人那儿学东西的技巧,并没有创造你自己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停止从别人那儿去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会开创 学会突破

尤其,我们要学会持续地开创。开创者是什么?是做一件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而跟随者是跟着别人成功的轨迹去成功。我们难道需要一个可见的成功吗?当然不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未知的成功,无限的可能性。正因为你成了一个开创者,你才是不可被替代的,机器才不会替代你。因为你永远在变,而机器只能跟着你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创者永远要去突破。未来科技飞速发展,它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推动人类往前走,推动历史的进程,而我们不能逆时代而行!当你创造的时候,你就能不断创造,而你当复制的时候,你只能不断复制。所以,我们要成为自己的开创者,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翻新自己。即使是设计师,我也从来不惧怕科技。我们学习科技,不断构建自己的方法,创建自己的逻辑,成为一个新事物的开创者。当你具备这些思维和方法的时候,你可能做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产生,都可以造福人类。当你不断往前走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跟在你后面,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其实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开创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Q:您认为是艺术家跨界做技术比较容易成功,还是做技术的人跨界到艺术领域比较容易成功?

A: 很难说他们两个人谁好谁坏,谁高谁低,可能只是选择A和选择B而已。所以他们两个人肯定有不同。但是肯定的是,如果这个人只做一件事,那他的机会很渺茫。他必须去和其他东西结合,才能产生新的机会。所以我不会说谁更好,我希望二者都能有很好的建树,都能发展迅速,让这个世界更多元起来。

Q:您认为ARKie在三年至五年间可能发展到的预期状态是怎样?

A:当你打开ARKie的时候,它就告诉你它认为你需要什么,你只要拿去用就好。比如你是个卖服装的,你对它说“今年夏天,我想卖一件蓝色的衣服,要做一个海报广告”,然后机器就给你了一张海报,这是数十年间,夏天卖蓝色衣服海报中,卖得最好的一张。你能反驳它吗?它有数据,有历史,全部东西都记住。

Q:日常我们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A:面对一个通常既定为合理的事情时,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真的合理吗?这其实就让你习惯性地又思考了一遍。当你去问“这件事真的合理吗”,其实你就不再是思考这件事的过程,而是思考它的本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你会更倾向于机器设计作品,还是设计师作品?

  1. 1. 我喜欢机器,它懂得什么是网络爆款,符合我的要求。

  2. 2. 我只喜欢独一无二的设计,机器那些都是模板,我觉得不行。

  3. 3. 机器来帮我设计初稿,设计师来帮我精修,多么完美的搭配!嘿嘿~

  4. 4. 搞啥设计呢,能用都行,老爷们可不操心那些…

特别感谢创业邦、猎云网、极客公园、品玩 、硅谷动力、风颂、中谷跨境服务中心 、将门、上海双创投资中心 、活动行对《未来简说》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