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教会事业走向国家事业 ——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的历史路径探析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国现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历史演进》(BAA090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镜人(1949一 ),男,上海崇明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摘要:

英格兰民众教育是随着英格兰教堂的产生而萌芽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作为教会事业的阶段、作为慈善事业的阶段和走向国家事业的阶段。历经近1200年的实践,英格兰人认识到“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一件大事,英格兰民众教育最终走向国家事业,具体表现在颁布工厂法、建立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等5个方面。英格兰民众教育的发展对现代美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孕育了19世纪英格兰民众教育思想。

关键词:英格兰;民众教育;历史路径

格兰民众教育(Popular Education)是随着英格兰教堂的产生而萌芽的①。从其萌芽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EducationAct of1870)的颁布,英格兰的民众教育经历了漫长的1200年左右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作为教会事业的阶段、作为慈善事业的阶段、走向国家事业的阶段。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阶段的分期并没有清晰的标志,它们是在历史前行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

一、作为教会事业的民众教育

英格兰民众教育最初是教会的事业。教会开展民众教育宗教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传播基督教教义,扩大基督教影响。尽管英格兰的教会从来没有宣布民众教育是其事业,但实际上,英格兰的教会始终是将教育作为自己事业看待的。

首先,英格兰民众教育的产生与基督教第二次传人英格兰有关。基督教第一次传人英格兰是在罗马不列颠时期,但后来随着罗马军团的撤出,基督教逐渐销声匿迹④。基督教第二次传人英格兰是公元597年。这一年,奥古斯丁(Augustine)受罗马教皇委派到达英格兰坎特伯雷,再次将基督教传到英格兰。之后,基督教教堂在英格兰兴起。教堂虽然主要从事宗教活动,但对教育也十分重视,认为教育是传播基督教教义的有效工具和教化民众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基督教教堂的地方就有相应的学校产生。鉴于此,英国教育史学家才认为,“学校是,至少在一定意义上是,教堂的附属产物”②。在教堂建立的初期,至少出现了两类学校,即文法学校(grammarsch001)和歌咏学校(songsch001)。前者从教堂誊写室演变而来,属于正规教育方面,面向上层社会子弟;后者属于非正规教育,面向民众,具有民众教育的性质。

其次,民众教育逐渐演变成牧师和教会的责任。早期的宗教的民众教育不包含文字教育,后来随着英语的发展,才逐渐增加了识字内容。承担识字教学的是小教堂牧师(chantry priest)。教学最初对牧师而言也只是一种义务,牧师可教也可不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担任民众教育教学慢慢地演变成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责任。尤其在城镇教堂,教授儿童唱宗教歌曲成为教区牧师的常规工作⑧。一些教区开始明确规定,教授儿童英语阅读是教区牧师的职责之一。如,1529年,坎特伯雷宗教会议下令“所有神职人员,包括教区长(recur)、教区牧师(vicar)和礼拜堂牧师在神职工作时间之外都应从事男孩教学工作,教授字母、阅读、唱歌和文法。”④

再次,传教士创办的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承担了重要的民众教育职责。人们知道,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是英国教育史上重要的教育革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两个革新都与教会有关,是教会重视民众教育的体现。其中,18世纪80年代出现的“星期日学校运动(Sunday—school movement)”是由福音派信徒、《格洛斯特杂志》(Gloucester Journal)主编雷克斯(Robert Raikes)率先发起。星期日学校教育对象是贫民子弟,目的很明确,就是“教孩子阅读圣经”,学习简单的教义问答和早晚祈祷,培养宗教信仰,以及训练勤奋和虔诚的习惯⑨。星期日学校多数是在教堂和小教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㈣,后来也有一些工厂主在工厂开设星期日学校。星期日学校在英格兰发展很快,到1785年,整个英国已有

1012所星期日学校⑦。1831年,英格兰有100万人进星期日学校学习。到1851年,在星期日学校学习的人数超过200万⑧。星期日学校的民众教育作用可见一斑。此外,1798年开始流行的导生制学校是贵格派(Quaker)教徒兰喀斯特(Joseph Lancaster)发起的。这一年他为穷人子弟开办了一所导生制学校(monitorial sch001),由于花费少,受教育面大,因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⑨。这种方法后来经皇家兰喀斯特委员会(ne RoyalLancastefian So—ciety)和大不列颠与国外学校委员会(theBritish and For-eignSchoolSociety)的推广,在英国民众教育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后来一些星期日学校也采取了导生制方法授课。需要指出的是,导生制学校是兼有宗教性质和慈善性质的学校。说其宗教性,是因为教义问答是其重要内容;说其慈善性,是因为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捐赠,学生多为贫苦家庭子弟。

二、作为慈善事业的民众教育

从16世纪宗教改革前后到17世纪,英格兰社会曾有过一段慈善捐赠活动的高潮时期。捐赠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因此,私人的教育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便成为这一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④。把教育作为慈善事业的活动自这一时期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推动了英国民众教育的发展。作为慈善事业的民众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世俗的慈善教育和宗教团体的慈善教育,后者还带有明显的宗教目的。

(一)世俗的慈善民众教育

世俗的慈善民众教育是世俗界开展的慈善教育,萌芽和发展于上述的慈善捐赠兴起时期,表现有两点:一是招收民众子弟的捐赠学校开始出现,二是承担着社会教育任务的公共图书馆开始出现。

1、捐赠学校的发展。

初期通过捐款建立的学校有2种,一种是贫民学校(petty sch001),面向民众子弟;另一种是文法学校.对象为家境富裕的中等阶级子弟。在慈善事业高潮时期许多学校纷纷兴起,遍布全国。尽管文法学校是当时捐赠活动的重点建设目标,但在那一时期也建立了一些贫民学校,如剑桥郡的威林汉姆村(Villageof Willinghaln)102位住户曾捐款102镑7先令8便士办了一所学校,学生以捐款人的孩子为主,但也免费招收部分穷人家庭孩子。又如,1631年,一位担任过伦敦市长的名叫约翰·莱曼(Sir.John Leman)的商人捐资在贝克勒司镇(Beetles)建立一所比贫民学校高级一点的“英语学校”(English sch001),招收了48名穷人孩子,教授读、写、算①。到18世纪末,由慈善活动所建立的学校发展成两种:一种叫“慈善学校(charity sch001)”,另一种叫捐赠学校(endowed sch001)。这两种学校是有差别的,前者专门为穷人子弟开办,属于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以培养学生从事专门职业的能力,这类学校在18世纪与19世纪之交时有较快的发展,1800年,仅德比郡(Derbyshire)就有74所(2)。在慈善学校中,学生除了学习技术之外,还要学习如何养成“美德和勤奋的习惯”④。“慈善学校”后来被导生制学校替代,因为后者成本更低。而捐赠学校则不同,它带有文法学校的性质,但又力图调和不同阶层子弟的教育矛盾,学校既为穷人子弟开办属于初级水平的识字教育,也为其他阶层子弟开办高级水平的古典教育④。到19世纪初,穷人子弟进入文法学校的机会明显增多,同时,富裕家庭子弟逐渐离开文法学校到寄宿制公学读书,这些由捐赠所建的文法学校渐渐变成了穷人子弟的民众学校。

2、公共图书馆的萌芽。

这一时期,除了建立贫民学校之外,民众教育的发展还表现在面向民众的公共图书馆的萌芽方面。1636年,兰开夏郡(Lancashire)一个叫伯里(Henry Bury)的牧师临终前捐款19英镑在曼彻斯特(Manchester)建立了一所图书馆,他特别嘱咐:“图书馆要为牧师、教师和所有追求知识和学问的人服务。”⑨在那一时期,许多达到一定规模的城市,如考文垂(Coy-entry)、诺里奇(Norwich)、伊普斯威奇(Ipswich)、布利斯托尔(Brist01)和莱斯特(Leicester)都利用捐赠建立了公共图书馆。这些公共图书馆或是建在教区的教堂里,或建立在文法学校中,发挥了民众教育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图书馆虽然称作公共图书馆,但读者多数是当地的牧师、乡绅和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贫民是难以问津的。不过在理论上说,这些图书馆还是面向民众的。

(二)宗教团体的慈善民众教育

宗教团体开展慈善民众教育究竟始于何时难以确定。但1699年国教会成立的“基督教知识促进会”(The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SPCK)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该会自己没有创办捐赠学校,但它制定的一些有关捐赠的原则对地方开办捐赠学校起到了激励作用。在基督教知识促进会鼓励下,地方社团积极筹措资金捐助开办学校,并按该会的规定建立捐资者委员会来管理学校。捐资有4条渠道:一是来自普通民众的个人捐资,如手艺人(tradesman)、商人和乡绅;二是来自城镇行会组织的捐赠;三是来自教会的捐赠,如在天主教城市,主教和牧师会(chapter)是重要的捐助者;四是来自教堂的捐赠,如教堂组织布道活动时的捐资和教堂奉献箱收集到的捐资⑨。这类由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倡议而建立的慈善学校的对象完全是穷人子弟,有的还是孤儿。学生上学是免费的,一些得到资助较多的大型学校甚至还发统一的服装、安排住宿。学校课程也是专门为穷人子弟设计的,除了读、写、簿记(男孩)、缝纫(女孩)等课程之外,道德教育、宗教戒律和社会服从等是基本的课程内容。到18世纪30年代,由于宗教派别争论以及上层社会对穷人子弟接受较多教育的恐惧心理的原因,基督教知识促进会对倡导这种慈善教育活动的热情渐渐衰落。但与之相关联的学校并没有完全关闭,一些学校坚持到19世纪被纳入国民教育系统,甚至还有少数一直坚持到《1944年教育法》颁布才关门(Z)。

谈到宗教的慈善民众教育还需提到培世纪出现的劳动学校(workhouse sch001)。18世纪初,英格兰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贫富差距显著,中上层人士生活富足,而下层社会许多人生活在贫困之中。“穷人占人口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家庭接受贫困救济。”⑧这种状况引起了教会的注意,教会认为,解决贫困的办法是在每个教区建一所劳动学校,招收赤贫家庭的儿童、弃儿、孤儿和私生子,让他们接受一定的宗教和道德教育,并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在教会看来,这样做有助于稳定社会,否则这些儿童与流浪汉、小偷、酒鬼和妓女为伍会耳濡目染受到影响。会成为社会新的不安定因素。不过,教会有关建立劳动学校的设想并没有很快落实,直到1723年,英国颁布《普通劳动学校法》(General Workhouse Act of1723),劳动学校才在大的城镇和大的教区迅速发展起来。开办劳动学校的目的十分明确:“使儿童不再过无知、邪恶、懒散、乞讨和流浪的生活,使他们能够敬畏上帝,养成美德,习惯于劳动,成为社会有用的人。”(2)应该指出,劳动学校发展到18世纪末时,演变成工厂主廉价劳动力的输送机构。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学校使民众子弟有机会接受工业化教育,从而成为英格兰早期工业革命的推动者。

三、走向国家事业的民众教育

(一)民众教育走向国家事业的社会背景

从19世纪初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之间的几十年间,英格兰民众教育事业开始走向国家事业,这一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

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自由放任”思想开始衰微,“国家”在社会改革中的作用开始为人们认识。人们知道,在英国工业化早期进程中,“自由放任”作为一种主导思想在政治、经济甚至教育领域都十分流行。然而到19世纪,这种思想开始受到质疑。针对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有人开始主张通过国家“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在教育领域也有这种现象。一方面,长期以来奉行的自由捐赠教育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中产阶级内部,随着国教反对派对国家办学的抵触情绪的缓和以及对普及初等教育带来的政治经济利益的认识,人们对改革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工会运动一再呼吁建立一个非宗教的全国性教育体系”。这是民众教育事业走向国家事业重要背景之一①。

其次,工业化发展与民众教育发展不合拍。工业化要求大批的劳动者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以掌握能够应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一时期,民众教育发展显然严重滞后。当时依然存在着大量教会团体开办的学校,甚至到1851年时,英格兰和威尔士还存在8000多所各教派办的教会学校②。教会学校以宗教为目的,其教学内容显然不能适应工业化时代的需求。一些民间开办的捐赠学校条件简陋,教师质量和教学水平低下,无法担负培养工业化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连统治阶层都不得不承认:“不受政府资助的学校,总的来说是最差的学校,是那些最不适合给劳动阶层的子女以良好教育的学校。”⑨地方开办的一些公立学校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时,劳动者子弟中,6—10岁儿童中只有2/5的人在公立学校注册,10一12岁的只有1/3(垒)。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英格兰统治者意识到,英格兰的“工业繁荣取决于是否迅速提供初等教育”⑨,因为未受到教育的劳动者往往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英格兰是不可能靠这些简单劳动者在世界竞争中获胜的。

第三,社会两极分化严重。19世纪初,工人阶级对社会贫富不均现象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渐增加。这对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个挑战。资产阶级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宣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和伦理观,使工人阶级成为守法的公民。统治阶级开始意识到,国家在办学这一方面的投入和干涉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回报,一是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可以养成普通劳动者的公民素质,以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普通民众期望国家干预教育事业。人们已经意识到,国家干预教育事业、将教育事业变为国家事业,可以促进普通民众子弟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有助于民众生活的改善。因此,普通民众要求接受公立学校教育的愿望日渐强烈。

在上述背景下,人们终于发现,“各个地区,都有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制度的需求”⑥,英格兰教育事业走向国家事业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二)民众教育事业走向国家事业的标志

19世纪初到1870年,尽管遭遇到教会的抵制和抨击④,但英格兰的民众教育走向国家事业的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滞,反而加快了前行步伐,主要表现为国家开始干涉教育事业,在民众教育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颁布工厂法,对童工的年龄和工作时间作出了限制。19世纪初,英格兰童工现象严重,童工年龄小,工作时间长,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儿童身心发展不良必将影响英格兰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从1802到1856年,英国(Umted Kingdom)先后颁布了8个工厂法。工厂法虽然不是教育法,但由于它们对童工年龄、工作时间作了规定,间接地起到了促进民众子女接受教育的作用。如1833年工厂法(Factories Act 1833)明确规定,童工每天只能工作9小时;9至13岁儿童,每天至少接收2个小时教育,每周学习6天⑧。

第二,建立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1839年,英格兰成立了其历史上第一个相当于中央教育行政组织的枢密院教育委员会(Committyofthe陌vy Council on Educa-tion)。委员会在第一秘书凯一沙特尔沃斯(Sir JamesKay—Shutfleworth)博士的领导下,做了许多推进民众教育的工作。

首先,在1839年提交了一份报告《近期促进英格兰教育的措施》(Recentmea.qul'eS for the PromotionofEduemion in England)。其次,在同年组建了皇家督学团(HMI),来监督经费的使用。再次,在1856年成立教育署(Education Department),作为枢密院教育委员会的行政机构,负责制定民众教育政策。

第三,资助民办教育。政府和议会从1833年开始资助民办学校,开启了英国教育史上的民办公助时代。仅1840年代,经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分配的政府教育拨款达50万英镑之多④。而且资助的数额逐渐增长,如,议会1851年资助额为15万英镑,1857年达541,233英镑②。

第四,组建专门委员会调查民众教育问题。1858年,以纽卡斯尔公爵为主席的皇家委员会成立,负责“调查英格兰教育现状,思考并报告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英格兰各阶层人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初等教育”④。1861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纽卡斯尔委员会报告》(The Report ofNewcastle Commission)。报告提出的若干建议对政府继续资助民众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报告第一次提出建立两种类型的资助:一种是困家的教育资助,从政府的普通税收(general taxation)中支出;一种是地方税(countyrate)的补助。前者依据学生的出勤率、学校管理水平和督学的满意度来分配,后者根据学生读、写、算的考试成绩来分配。这份报告影响很大,“首先导致了1862年的修订法典(Revised Code of 1862),并最终导致1870年初等教育法(Elimentary Eduction Act)的出台”④。

第五,资助教师训练学院,培养民众教育师资。19世纪70年代前,英格兰虽然没有开办公立的教师训练机构,但国民协会(National Society)与“大不列颠和海外学校委员会”这两个民间组织曾争取到额外的1万英镑的资助用于开办教师训练学院。国民协会于1841年开办的切尔西圣·马克学院(Collegeof St.Mark,Chelsea)、大不列颠和海外学校委员会紧随其后开办的伯勒·罗德学院(BoroughRoadCoHege)都与这笔资助有关⑨。1840年凯一沙特尔沃斯组建的巴特西训练学校,每年也得到政府1000英镑的资助⑨。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历经教会事业阶段、慈善事业阶段,最终走向国家事业。

研究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这一历史路径,可以得出3点结论:

第一,历经长达1200年左右时间的实践,英格兰人终于认识到:“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一件大事⑦,英格兰民众教育最终走向了国家事业,这反映j,英围国家与教育关系的必然历史走向。

第二,英格兰民众教育运动对近代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19世纪初至70年代前采取的一系列有关民众教育的举措,为(1870年教育法》的制定积累了经验。

第三,英格兰民众教育发展的历程是19世纪英格兰民众教育思想产生的深厚基础。正是经过长期的民众教育的孕育,以詹姆士·菲利普斯·凯一沙特尔沃斯为代表的19世纪民众教育思想才能破土而出,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