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前方智能 枭枭

9月20日下午,首档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系列公开课——《网易AI公开课》在江西南昌举办。本次公开课邀请了江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吴小俊、NXROBO联合创始人杨帆还有慈星机器人董事长李立军,就服务机器人的当下与未来,三位业内人士分享了很多他们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君认为他们的看法可圈可点,尤其很值得关注人工智能的企业去参考。下面是经智能君整理及修改(原意不变)的一些公开课上的重要观点:

服务机器人的当下

李立军:一个做智能终端产品的公司,如果供应链不在中国,死亡的概率非常高

图:李立军,慈星机器人董事长

从智能产业链的上游到下游,中国占了很多优势,虽然中国上游欠缺芯片和高精度的传感器,但其他的供应链是全世界最强的。

所以一个做智能终端产品的公司,如果供应链不在中国,死亡的概率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大疆,大疆最早在北美发展,但北美负责人跟大疆创始人汪涛理念不合,于是后来就离开了。

离开大疆后,他加入了北美的无人机公司(应该指3D Robotics),这个公司实力很强,技术不比大疆差多少。但是过了一两年,那家公司就死掉了。

后来我们分析,就是因为它的供应链在美国,所有制造元器件都是在美国,而大疆在深圳。所以虽然两方做出来的产品技术都差不多,但是产品成本上,美国厂商比大疆高了一大截,所以中国在这方面非常有优势。

李立军:机器人王国——日本在软件和算法全面落后中国

由于日本是老年化社会,所以日本人对机器人有特殊的情结在里面。

他们在机器人硬件这块做得非常好,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有两大就在日本。在服务机器人方面,他们把机器人做得非常精致,现在拿去参展也是很令人震撼的。

图:日本服务机器人

但是日本的机器人基本没有产业化,他们卖二三十台就很开心了。

而且重点是,现在日本在软件和算法全面落后中国。现在世界顶级人工智能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43%来自中国或者华裔科学家,日本比较低(第一是中国,第二是美国),当然学术不真正代表这个产业。

但是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国内的做得比较强。比如科大讯飞,无论是中文识别还是英语的识别都是世界第一,每次世界大赛都是中国的企业第一。但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差,像软银的机器人豪言说要在全世界卖得怎么样,就是因为人机交互做得不好,他当时定义为情感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的感情,可以做一些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软银Pepper

你到日本去看,商店门口都摆一个机器人,干不了什么事情。原来它是做促销什么的,但由于人机交互方面的难度就废了。但不管怎样,日本在机器人产业是非常有话语权的。其实日本每年有机器人展,两年一次的大展,基本上全世界最顶尖的机型都会展示,你其他展都不用看了,看这个就行了。

吴小俊:手把手教你进行大数据研究

图:吴小俊

对大数据的知识发现,三个方面很重要。

方向:首先你是解决哪个领域的,对这个领域知识的了解。

方法:仅仅有数据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分析的方法。

方式:在未来的人工智能,人和机器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就是人机的协同、人机的交互将比原来的人工智能会更加明显。

图:人机交互

李立军:四大因素推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很多发达国家的工厂没有工人;

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需要解放双手,获得更多的空闲时间;

科技的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人类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智能机器人更新换代加速;

老龄化问题:看护的需求增加,服务机器人作为良好的解决方案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这四大因素推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有25个国家400多家有较大规模的企业涉足服务机器人领域,三年内,服务型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2万台。(据IFR报告中的预测,2015-2018年期间,服务型机器人的销售量会增加到15.2万台左右,市场规模会上升至196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的未来

杨帆:未来服务机器人的样子是只拥有超强大脑及大眼睛、可移动、无手臂的哆拉A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杨帆

对于消费级机器人未来的方向,我们是倒着思考的。假设十年之后机器人进入人们的家庭,它是什么样的机器人,它不是电影里看到的机器人,它应该是什么样呢?

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超强大脑没有手臂的哆拉A梦,比如扫地机的工具机器人。我们一做的是无手多拉A梦。为什么没有手?处于成本考量,不要有手。

第二这个机器人一定要移动,不能移动的机器人会给整个服务带来很多的缺陷。

另外,我们认为机器人一定是有生命,而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通过眼睛表达,所以我们认为机器人都应该有一个大大的眼睛。它困倦的时候就像后面这个图打瞌睡。清醒的时候会睁开眼睛。

那么未来机器人的产业链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认为会有三方:一是AI公司,二是像华为这样的综合大公司,三是做操作系统的公司。

杨帆: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将会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全新产品出现伴随着新的操作系统诞生

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将会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语音编程可以实现用户自定义,省去工程师的工作,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机器人看到你举手这个动作,有的用户想让他关灯、有的想让他开灯,这在传统中必须由程序员写程序,现在你用一句话就解决了。如果早上出门我向你回收,你告诉我天气状况,你可以设定挥手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程序员的工作,现在就是一句话。

这样的语音编程在各个场景可以随时随地应用,更重要的是它把自动导航、脸部识别、视频同化等几个模块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调用出来。这个提供了很多种可能,这个可能是由你创造的。

对文明来讲,无论科学还是艺术,一旦基础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差异化的需求会觉醒,我们认为做一个尊重不同个体的产品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终有一款产品因用户的需求而改变,简单到一句话,这是以往无法企及的。

每一个全新产品出现伴随着新的操作系统诞生,但目前在整个机器人行业来讲,机器人里面的安卓和IOS都没有出现。

吴小俊:深度学习研究向语义化发展,人脸识别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最近有很多深度学习的简化模型,结构简化了,但是它的性能并没有降低。那么接下来,能不能让深度学习网络得到更多的语义信息呢?是有可能的。深度学习的研究向语义化方向发展,这是它新的特点。

机器人能够很顺利地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知视觉系统,它能够获得认知方面的信息,这有助于机器人的工作。认知视觉当中有很多的内容,比如眼动跟踪。

我们看到很多机器人跟人的交互有一些是不够完善的,比如看它的眼神就不太好,比如说纯动跟踪、动作感应、行为分析等等。近年来我们关心了一些人脸识别,有人说人脸识别没有工作可以做了,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人脸识别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2011年之前是在限制的环境下做。2011年至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就是非限制情况下的人脸识别。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RHV的期刊和会议尤其是顶级期刊做了一些工作。即使对复杂的人脸都可以精确地定位人脸的特征。

李立军: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服务化和服务机器人的工业化

现在有几家工业机器人公司做的工业机器人长得开始像人了,这是一种趋势。还有未来人形机器人能干工业上的事情,这家公司是全世界非常出名的做人形机器人的。大家可能知道是日本的川田机器人,每次领导人去看,让他跑个步。很多大专院校都会买他,这个比较便宜,阿西莫是两百多万美金。这些机器人在工业生产线上干活了,服务机器人未来也有工业化的趋势,两者正在做融合。

结语

从三位专家的分析看,比起工业机器人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服务机器人的现状要好很多。一些初创企业也逐渐强大起来,成为行业领军者,具备全球竞争实力,比如大疆、优必选等。

这是非常值得国民自豪的一件事。

另外也可以发现,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我国有着软件(算法)及供应链上的优势,智能君认为,参照新的木桶定律(短板理论):

桶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子。传统的木桶定律是把木桶放在平面上来衡量的。但是,如果把木桶放置在一个斜面上的时候,木桶装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最长的一块板子的长度。

中国可以大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抢夺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比别人短的板子,可能不会很快的在平面上弥补,在现在的市场速度下,已经不容许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所以,我们就要利用我们的长处,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斜面,尽可能发挥我们现在拥有的条件。先比别人多蓄水,蓄水之后,在过程中改善我们的短板,实现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更多人工智能的新鲜资讯,欢迎关注前方智能的网易号,或者在微信搜索关注前方智能(qianfan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