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日来,浙江大学出台的“师生在指定媒体发表的原创学术文章,如果阅读量超过10万+,可视同于发表论文”的新规持续发酵。不料,前天此事又有“翻转”。该校称,对于网络文化成果,仍要由专家委员会以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秉承严肃的学术传统、学术规范和学术标准进行严格评审,以此来决定是否能评定为相应的学术成果。此举又引发新的争议:既然由专家严审,又何必拘泥于“10万+”?两者究竟谁听谁的?

赞成方 学术不必“唯论文”

在最新发布的《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中规定,如果学术文章在“两微一端”影响力传播力巨大,比如在中央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达到10万+,或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不少于40万,即可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用网文代替论文,浙大此举在全国开了先河。尤其是近年来传统媒体经过转型,所搭建的“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拥有权威性强,传播力广,时效性强的特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主编何云峰说,虽然各高校和科研单位对博士毕业和晋升副高级以上职称都有学术成果的要求,但各校的具体标准也并不相同,通常获得博士学位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至三篇以上的论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浙大的新规其实是扩大了学术期刊论文的认定范围,把新媒体“两微一端”也视作核心期刊,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与时俱进。长期以来,学术评价中的“唯论文论”,已经导致一些高校师生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并催生学术不端和学术造假。“综观世界学术史,有的诺贝尔奖的成果只发表在普通期刊上,有的甚至只是会议材料。例如,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那项成果,就发表于一次关于分子质量测定的会议上。因此,淡化论文发表评价,摆脱‘唯论文论’,应当是我国学术评价改革的方向。”他说。

质疑方 点击量画蛇添足

对于浙大的创新举措,最大的争议在于以10万+流量作为评判指标,就有可能涉及“学术炒作”。因为不是所有专家学者都文采斐然,而且,有的文章出自十分冷僻的专业领域,社会公众并不关心或根本理解不了,要这些文章也与网红文章同场角逐,显然有失公允。此外,核心期刊的论文评审基本采用“盲审”制,而新媒体则没有专业的学术审核机制。

学术成果往往存在“叫座不一定叫好,叫好不一定叫座”的现象。浙大或许已经看到了新规可能出现的漏洞,因此连忙打了个补丁,在“10万+”后又搬出了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机制。不过,此举同样也被质疑。因为,专家拥有“一票否决权”,无论他们认同还是不认同“10万+”,说白了,“10万+”基本上就是个噱头。

何云峰说,网络文章再优秀,如果本身不是学术成果,那只能属于标新立异的范畴,而学术成果必须对人类知识或技术革新有实质性贡献,两者根本不在同一根水平线上。在现有的学术成果评价体系中,基本上都有“成果的社会影响”这一项,它包括了成果被转载、被引用等诸多特征。因此,如果文章本身属于学术成果,按照目前的评价机制,就完全没必要画蛇添足另搞一套靠网络点击量来认定的办法。“浙大的这个办法实施后,估计不会有什么人会拿着网络认定的‘成果’去申报教授,那很可能要被人不屑。”他说。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一起喝杯科学咖啡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