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一:

学霸的父母都是明智的父母,这点大家不得不承认,因为他们懂得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当孩子的好习惯已经形成了,学霸的父母也就没那么忙碌了。我周边有两个学霸,一个是我同事的孩子,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妈妈说,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在小学的时候养成的。那时候因为孩子小,家长真的很费心,后来孩子渐渐地长大了就不用家长做什么了。另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他的父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妈妈说,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陪伴孩子,孩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后来我们真呢没为孩子做什么。其实就是这样,从小抓起,一路顺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二:

我的堂哥是一个学霸。他高中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回家。而家里的电视声音却被他的父母调得非常大,而且他的家在农村,卫生环境不好,所以到处都有蚊子。伯父伯母也没有什么文化,什么都辅导不了他。而且他自己学习也不努力,高三每天晚上回家都打游戏打到十二点。就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人还考上了中山大学。从那以后我就更加不相信老师们的鬼话。什么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全是假话。

最后,奉劝各位家长一句,好大学不是你想让你的孩子上就能上的,你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孩子有几斤几两。许多东西是天生,很难改变。你如果寄希望于通过严格的管教来让自己天资平平的孩子得到提高,往往会适得其反。这种成功的几率有,但不高,否则成功的案例成为不了新闻。还有与之相近的几率把孩子培养成药家鑫。你能做的可能就是让孩子认命,提高他的其它方面的能力。

网友三:

我们同事的儿子在复旦附中,算是一个学霸了。这个同事分享了他们家的育儿经,归纳起来只有两点:

1、给孩子一个有书的生活环境,首先是家长爱读书,他们夫妻俩都有很好的阅读习惯,而且阅读面很广泛,家里随手都能拿到书,连厕所里也有一个小书架,一家三口在蹲马桶时都能随手拿书读。

2、孩子的事情由他自己决定,孩子说要出去玩,说好跟谁玩,玩什么,约定好玩多长时间,就可以去了;孩子说要看电视,玩电脑,同样约定好时间,就让他玩,这样给予自由成长出来的孩子,不需要父母担心学坏,落下成绩,当然也不会表里不一,跟父母玩躲猫猫式的游戏,孩子的自由意识、自制力、责任意识都特别强。

家长,你做得到吗?想培养好孩子,不如先自我修养成好父母。

网友四:

首先,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孩子稍有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更有动力!即使学习不在状态,要及时做思想工作,充分肯定孩子的能力,给他设置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提高!

其次,学有能力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当我们一起和孩子感受书本,就更能理解他们学业的压力!我们就能因此更客观地知道孩子的弱项,从而着重在这方面加强巩固,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水平!

再次,多和老师交流!孩子平时学校里面的状态和表现要及时了解,多和老师沟通,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才能在行为习惯上不断完善,改进!

网友五:

我觉得我为孩子做的有点多。尤其是小学时期,比如在遇到他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想自己进厨房做点菜时,我却强制他服从老人的意见;以前在他想出去在户外和伙伴们多玩些时间时,我借口考虑到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现在想想真的要求孩子想的太多!

好在从我意识到的那一刻,我就明确告诉了孩子:我是和你一头的。之后我就用行动来表明我是值得他绝对信任的。

当然我在原则性方面不会做出让步。意识的改变表现在了形式上就是生活中的相处有了更为融洽的关系。所以现在对于他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有利于他的成长和学习,我会明确地告诉他:我认为你的想法真好!我支持!

每每看着孩子,他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老师待见,同学喜欢,他自己却还能很淡定地对待成绩,真的感觉好省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六:

我们这些高考大省的学霸,不敢有那么多爱好。孩子整日里就一件事........

就是不断地刷题,背书,默写。平均每天一到两根笔芯。有时,譬如马上要过端午节了,孩子,笔芯就要多用几根了.......越是节假日,孩子们就越辛苦。对于孩子们来说上,只有上好大学才有出路……

我们这里,上清华的比率是1:10000。想一想吧,我们敢有其他爱好吗?这就是高考大省学霸们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