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和规范当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诉权的若干意见》。那么,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都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信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哪种方式更好?请看下文分析。

信访与上访有何区别?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上访是老百姓的说法,法规的说法是信访。上走访只是一种形式,更多的是通过信件方式反映问题。

哪些事项不属于信访管理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访条例》第14条规定了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其中明确规定信访事项不包括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第15条规定涉及对人大及人大委员会、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

信访事项的受理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后,政府的信访机构应当在15日内告知信访人是否受理。受理信访事项后应当在60日办结。情况复杂的,可延长30日,但应告知信访人理由。若信访人对信访意见不服的,可在收到信访意见之日起向信访机构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查,上一级应在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如果信访人再不服复核意见,政府各机关就不再受理了。

应如何选择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说公民、组织、机构等对行政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行政行为,一种叫行政作为,行政机关作出的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等。还有一种叫不作为,行政机关应当作的事情,没做。

从法律上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但笔者建议先走行政复议比较好。因为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对他们行政行为的二次把关,不仅要审查下级单位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还要审查他们的行政行为是否合理。其次,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的,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先复议后诉讼并不影响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行政复议的时效是60天,一般复议的审查期限60天,可以延长30天;直接起诉的时效是6个月,经过复议再起诉的时效是15天,审限是一审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

如有法律问题,请留言或私信,我们律师团队将及时回复。同时欢迎互动,探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