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子:本文作者Connie Chan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和经济学文学学士学位。现在是风险投资公司A16Z的合伙人,致力于寻找成新科技公司的商机。

我们讨论过很多有关亚洲地区二维码兴起的事情,但是二维码也许最终会从大家眼里的“笑话”变成在其他地方也被广泛接受的成功。简单来说,二维码使你可以给物理世界加上超链接和数钱。就像是商品条码能让你通过机器扫描出商店里物品的数据(如价格)一样。二维码则像是线上和线下信息之间类似于条形码的连接媒介。而且不像主要用于读智能卡、密钥卡和非接触式支付的NFC(近场通信),二维码只要你有一部带摄像头的手机,就可以轻而易举进行扫描了。二维码覆盖了从在中国十分巨大O2O市场到前沿的增强现实的方方面面。

二维码在中国最常见的用法包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好友;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常常是媒体公众号、商店公众号、个人公众号或者其它公众号);在小卖部或便利店扫二维码支付;在商城扫二维码连接WiFi;扫描杂志文章的二维码获取更多内容;扫描衣服标签了解更多潮流或品牌内容。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不太常见(或者普及度没那么高的)的用法,这就是我接下来分享的内容,因为这些用法揭示了二维码可能会破旧迎新的领域范围。

那些人们长久以来已经在做的事情,现在通过二维码也可以实现了。

1. 在婚礼上收份子钱

喜帖上写着的“不要送礼物啦”其实就是暗示“给我现金就好了”。在很多亚洲文化中,现金其实比其它礼物更常见、接受度更高,尤其在像是婚礼、新生儿出生这些吉利的场合下。在中国,现金礼物都装在红包里——这也就潜移默化增加了人们对用电子支付的接受度。

但在中国,很多新人会脖挂二维码,向那些没带红包的宾客收取电子红包……尽管这一举动也可能带来不少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在街边收要饭的钱

坦白说,多亏了移动钱包的渗透度,就连乞讨在中国也已经数字化了。这样一来没有人可以用没有零钱做为不给乞丐钱的借口了,因为人们基本无时无刻不把手机揣在身上。

如此一来,乞讨者既可以从善良的陌生人身上获得现金零钱施舍,也可以通过二维码提供另一种施舍方式(真的是机智)。

3. 收香火钱

二维码在中国的渗透实在太深了,除了礼物和乞讨,还包括其它形式的支付场景。甚至寺庙都通过二维码来收香火钱了。当你能放一个二维码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只放一个木箱子在那里呢?杭州这家寺庙就是这样做的。

4. 寻找丢失的宠物

你肯定看过不少“你看到我的狗狗了吗”的寻狗启示,这类启示常被贴在小区周边,上面印有走丢狗狗的照片。除了照片人们还能怎样去辨别一只走丢的或已经找到的宠物呢?因为到二维码在中国无处不在,甚至宠物的标签也有二维码了。当标签上的二维码被扫描的时候,扫描者不仅仅可以看到狗狗主人的联系方式,主人也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知道狗狗身上的二维码何时何地被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辨别老年人

在美国,有一个完整的制作微型物联网设备的小产业——从医疗账号手环到警报铃铛。但如果手机上、身上或者其他一些地方的二维码就能够实现这些功能呢?北京的一家医院提倡为老年患者使用数字病历,这样在老年人不省人事被送来医院的时候,医生就可以辨别他们身份(获取他们的电子病历)。这些病例资料可以通过扫描他们穿戴的二维码获取。

6. 发布及回复招聘信息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商店和公园的树上,人们经常用可以撕掉的纸条招贴招聘信息。尽管在线招聘系统很流行也很普遍,这一类的线下发布形式依旧到处都有。它们也存在于中国,唯一的区别在于它用二维码实现了这一过程。

看,山西城市公园以及辽宁工业大学的墙壁上都贴满了二维码,路人经过便可以扫二维码获取工作机会信息。

因为二维码,一切都变得可能(或者能够更简单地实现)。

7. 检查食物和饮品的来源及真实性

蒙牛的可追踪功能让用户能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牧场的信息。二维码甚至在中国餐厅被用于支付和点菜。就连食品分销商也看中了二维码的优势;拿超市举个例子,它们在货架上摆设了一列的二维码,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了解到某一类特定水果或蔬菜背后的供应链情况:它来自于哪个农场?它是如何被运输的?与此同时,红酒制造上用二维码来证明酒的真实性——来源及年份——与此同时还可以教育消费者关于葡萄类型和建议的搭配食物的信息。

8. 共享单车

单车共享是中国的一个现象级事物,今年中国的大街上估计会有800到1000万辆共享单车。正如前文所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各式各类的人都在使用共享单车——即便是那些自己有自行车、买得起自行车或者有私人司机的人都在使用共享单车。但共享单车能这么流行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在中国,用户只需扫一下印在单车上的二维码便可以解锁单车、开始骑行。二维码尤其适用于这种场景,因为每辆单车都需要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以及电子支付方式——相反的,想想一下如果用户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投一次硬币该是多么麻烦。二维码通过把线上和线下链接起来帮助用户省去了这一步骤,无需安装特定硬件或其他物理媒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追踪物理世界中的市场表现

O2O销售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物理世界中的来源跟踪——举个例子,美国的电话销售专员过去需要向客户索要购物目录来源码或者通过摆在特定区域的展板来追踪业绩。但是对中国的线下销售代理来说,整合和追踪流量的最简单方法是给每一位销售代理一个上面写着“扫码有好礼”的二维码进行推广;这样公司可以直接量化每个销售代理的销售贡献和潜在客户数。

二维码的有趣打开方式

10. 用二维码做身份识别工牌

我们大多数人上班时需要扫描工牌;如果用二维码来充当你的工牌呢?这并非不可能,因为智能手机越来越能代表我们的身份了。在下面的图片你可以看到,消费者使用他们手机上的二维码扫进一家自助零售店。在这里,二维码充当了一种身份证明和支付凭证。当消费者离开商店的时候,他们购买的物品会被自动扣款。

11. 扫二维码呼叫警务和获取信息

还记得高速公路上的急救电话箱吗?在中国南京的智能路牌上贴有含当地警察姓名和联系方式的二维码。此外它们还提供观光指导路线、如何获得居住证等相关的信息。这类二维码在其他地图应用的场景中将被如何被使用值得期待。

12. 人……身上的二维码

举个不幸的例子,二维码还可以印在“展台模特”的身上——就像郑州国际车展上汽车公司在车模后腰上印的那样。更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是,著名歌手魏晨几年前在北京开演唱会时在脖子上纹了个临时的纹身来给粉丝传达信息(如果你对感到好奇,信息内容是:“你会一辈子陪着我吗?”)

不过二维码也同样适用于死者……因为中国人相信二维码能永存,有些甚至会在墓碑上也刻上二维码,用以纪念死者一生的故事——形式包括自传、相片和视频。中国殡葬协会的一名领导说:“既然生活在现代,我们就应当用现代的方式去缅怀逝者。”

放大的二维码

13. 放大的广告

2012年出现右图所示的图片时,人们不禁惊呼“哇哦”,因为即便是在中国这个二维码十分普及的国度而言这个二维码也实在太大了。像这样让人们下载音乐应用的广告不仅仅有效,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不同距离都可以扫描它——这可是用户体验的巨大提升,我们不在需要记下链接然后输入浏览器,或者在应用商店搜索应用的名称。如今,将一个巨型二维码挂在展板上在中国已经随处可见了。

14. 将标志放大

当你开车经过一家超市的时候,你是否曾经眯着眼睛想要看清超市的营业时间,最后却不得不走得非常近才能看清?在北京天雅国际服装城上悬挂着一个巨型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添加服装城的微信公众号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服装城也可以在购物者逛完商场后后维护客户关系。

15. 放大的游戏二维码

不论是在草坪上还是标志上,在房子上亦或是在鼠标上——二维码总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可以看看下面的例子,合肥和佛山的房地产开发商使用二维码来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得了超过1000万的点击量),同时通过扫码寻宝的游戏来宣传房地产。图一中的草坪展开约有1.58英亩(近6394平方米)!

16. 额外惊喜:大熊猫!

这个二维码约6米高,由超过2万朵康乃馨和玫瑰构成。二维码中间还有个活的动物。这样一来,何不一边照相一边扫一下二维码来了解更多关于云南野生动物园和熊猫“思嘉”的故事呢?

本文编译自以下外媒文章:

https://a16z.com/2017/08/11/qr-codes-in-china/

想获得金融女王收集的《行业干货大礼包》吗?请在金融女王微信后台(ID:FintechQ)回复关键词“大礼包”获得下载链接。

我们猜你还喜欢看:

《收入与支付颗粒化:金融科技将如何在细节处颠覆我们的生活?》

《新趋势:银行业巨头正在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媾和》

《这5种技术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或者给我们投稿:

-在“金融女王”微信订阅号(ID:FintechQ)里留言;

-发邮件到fintechqueen@163.com;

-搜索微信号“DingDing_TheQueen”添加金融女王个人微信(加微信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添加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