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艺君说:蓑衣是中国人民最古老的雨具了,它取材于大自然,不仅可以遮风避雨,还可充当旧时穷人的卧具,以及入冬的御寒衣物。遗憾的是,上世纪70年代,随着新型人工材料雨衣的流行,蓑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许多孩子只能从历史课本中识得它的模样。走进千年蓑衣,体味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匠心,更是寻觅它背后隐藏的那份恬淡闲情。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江雪》,

让一位身着蓑衣、垂钓江边的渔翁形象,

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

诗中,主人翁最具标识性的道具就是蓑衣了。

而蓑衣也的确由来已久,

至今已“穿”越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制材料

蓑衣,因为最早由“蓑草”编制而成,故而得名。

“蓑草”在秦岭地区俗称“龙须草”,

在云南地区俗称“羊草”“梭草”。

它比一般的草木更不易腐烂,

经它编织的蓑衣经久耐磨。

通风吸汗,防雨效果极佳,

春耕时还可御寒,是古代最早的雨具。

到了农耕社会,高粱叶皮、小麦秆、

稻草、棕皮棕丝都成了蓑衣原料来源。

编织工艺

蓑衣的手工编制工艺复杂精妙,

一件蓑衣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编成,

皆为手工制作。

制作完成一件蓑衣,

一般要花费4至6天时间,

需棕榈片100多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根比筷子略小的引针,

一盒用桐油浸过、

用来润滑引针的棕丝,

这就是编织蓑衣的全部工具。

制作蓑衣,先要抽棕丝,

用钉耙梳理成片的棕丝,抽丝,

搓捻成棕丝绳备用。

编织时,先做领子,

这是蓑衣编制中最难也最耗时的一道工序,

它决定整件蓑衣能否成型、结实,

需耗时约两天时间。

衣领制成后,再一片片拓展编制出肩部、背部。

然后制作蓑衣下摆,拼接成一件蓑衣。

蓑衣由“蓑衣披”和“蓑衣裙”搭配而成,

衣裳分开不相缝接。

“蓑衣披”披在肩上,圆领,两肩伸展,

前后呈半圆形,

可将雨水甩离贴身衣物;

“蓑衣裙”围在腰部,有的稍长,

从腰往上接至胸部,

现代女性的吊带裙与之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形制代表了中国古代服装的重要特征:上衣下裳。

巧合的是,无论是在秦汉、魏晋抑或隋唐,

上衣下裳都属于主流服装形制之一。

因此推测蓑衣可能就是最早期的汉服,

它的编制设计对我国甚至

世界的服装形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功能

蓑衣最基本的功能当然是雨具。

蓑衣的材料取于自然,设计精良,

披在肩上能盖及胸、背和臀部,

松紧根据个人的胖瘦适当调整,

穿着时两臂活动自如,男女老少均可使用。

与斗笠配套使用,可达到全身防雨御寒的目的,

是人们在长期劳作中摸索出的智慧的结晶,

在旧时也作为嫁女和传家的物件。

蓑衣不仅是一种防雨农具,

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是农民心中的神具。

南方地区有很多人家,

将蓑衣挂于墙上或包裹木炭放置井底,

可以驱邪避害;

盖新房到“上梁”时,

用蓑衣包裹正厅中间的“正梁”,

喻示着家族兴旺、无祸无灾。

此种情形,蓑衣则成为一种仪式,

寄托着农人心中美好的愿望。

文化意味

同许多实用工具一样,

一旦它们被文人写进诗歌里,

就自然赋予了一种文化意味。

唐代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崔道融有诗云:“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最有名的当属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的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后,蓑衣作为农具已不仅用来遮风挡雨,

更挡住了纷扰喧嚣的尘世,

守住了归隐者一颗宁静、淡泊的心灵,

成为历代文人隐士情怀的象征。

不仅是诗歌,在绘画方面,它们同样备受关注。

从东汉晚期出土的画像石《炎黄升仙图》,

到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

李迪的《风雨归牧图》、

李东的《雪江买鱼图》,

再到明代蓝瑛的《山水渔钓》、

清初王晋的《石谷骑牛图》等,皆为可证。

受此影响,近当代许多诗人画家的作品中

也不难看到“蓑衣”的身影,

它所象征的春耕、清新、田园

亦或是怀旧、归隐、宁静,

自古至今都凸显着我们热爱生活、

崇尚淳朴自然的民族文化特色。

转载自:好手艺,版权由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咨询服务热线(可复制):王老师 1510699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