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果园小学近200人。2015年,果园小学现仅有不到20名在校生,现已不再招生。

1999年开始工作的何文丽现任果园小学的校长,2011年初任校长的她全校仅有8名学生,因在11年期末考试中,中心小学的质量抽测和检查中,果园小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各项工作也都非常出色,在13年的时候有86名在校生。

农村教育现状——“越走越困难”

到何校长家 时候是周六的晚上七点半,书房的灯还亮着……

“老师,听说你11年的时候仅有8名在校生,到13年的时候就有86名,在农村孩子普遍都到城里读书的这几年,竟能留住这些孩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怎样留住这些孩子的?”

“说实话,我也没说什么,现在家长普遍关注的就是成绩,只要拿出成绩,让家长满意,孩子就回来了。”

“老师,现在招生情况怎么样?”

“不好,现在我们已经不再招生。”何校长带着无奈的语气,刚刚进门时的笑也消失了。

面对这种拿不出成绩招生困难,无奈的她只有作出不再招生这一决定。何校长自工作到现在一直受到家长的好评。对于这种现象她分析得出的原因是:“跟风”、 房舍问题、学生家长辅导、农村教育点(原名村小学)分布不均匀以及大部分家长进城务工等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说:前些年农村有尖子生竞赛,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每次尖子生竞赛之后,成绩好的孩子在下学期就都到城里去读书。优秀的孩子到哪里都优秀,这些孩子在城里学习也特别好,农村的家长回来一对比,有家庭条件的孩子学习还不错的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

几年前学校还烧炉子,冬日里供暖主要靠学生在家里拿苞米扬子(玉米去粒剩的棒)再带点柴禾叶子,但是现在孩子少了,冬日里供暖就成问题,也不能总让孩子从家里拿,虽然说国家也给补贴,但是补贴都是按照人数来的,学校冬日供暖的经费也明显不足。

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学历本身就不高,而且现在课本改的也挺难的,家长与其花500元把孩子送到城里,也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农村孩子在城里上学,有住宿班老师帮忙管理还能给孩子补习,自己也省心。由于农村教育点(原名村小学)分布不均匀,之前学校也有送子车,但后来对于开送子车的司机要求是必须要有送子证,而在农村找一个有送子证的司机是很困难的事情。离家较远的孩子,中午吃饭都存在问题。

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这些原因一直也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以至于农村教育“越走越困难”。但这种“困难”归根结缔是家长心中那种根深蒂固的城乡教育差别。

家长心里城乡教育差距的到底差在哪?

在何校长看来,其实,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学历上都差不多了。有的农村教师也特别认真,特别能干。农村和城市的生源问题是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原因,现除了在孩子之间存在比较之外,也有“比家长”的现象,一般城里的家长会让孩子上补习班,学学奥数、英语以及一些其他特长,而农村的家长一般不会,也辅导不了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村好的学生偏少,相对较好的学生还进城学习,农村学校拿不出成绩,家长就很难认同。再有城里老师待遇比农村好,农村教师和城里教师自然而然的会形成对比,也会打消老师的积极性。有的家长认为农村学校管理不到位,其实对于管理来说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孩子普遍放学后比较松散,而城里孩子在课余时间会去补课,家长看到的是外部,用业余生活评判管理。

何校长回忆之前有个劝退的学生,他家里只有奶奶精神相比之下正常,这孩子之前还出过两次车祸,这孩子在学校里看哪个孩子不顺眼就打哪个孩子,对小姑娘还动手动脚的,老师一眼照顾不到,就容易出问题,这样一来其他家长也有意见,也不愿意把孩子送来。

盲目“跟风”,这真是农村家长的初衷?

农村孩子到城里读书,何校长认为现在已经是改变不了的趋势,大多数农村校长和老师家孩子都到城里就读,何校长家孩子也是,他们的目的如出一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好。而一些农村家长认为这些老师把孩子送到城里,城里教育一定就比农村好,而这种盲目的“跟风”,真的就能像所有家长想得到的那种结果吗?

“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初衷是为了孩子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大多数家长认为给孩子最好的环境,吃好的,用好的,穿好的就是对孩子负责了,没有考虑到把孩子送到城里之后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在辅导班,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离开父母,一些影响会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导致有些孩子本身就不想在城里念书。”何校长分析。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让何校长特别惋惜,一个现在已经上初一的小女孩,她是二年级转到果园小学的,当时她遇到特别负责任的老师,而且这个老师业务能力也好,孩子成绩提到80分的时候,家长觉得孩子成绩不错,到四年级的时候,将孩子送到肇东市实验小学,但因为学籍的问题,五年级毕业考试是回到果园小学考的,考试结果令人很不满意,数学成绩才考了30多分,语文考试的时候有作弊的现象。何校长在和她家人交谈的时候发现,孩子在学校成绩也没有这么低,孩子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多不会的东西。

何校长后来了解到城里有成绩造假的,孩子期末考试的题之前做练习都做过,开辅导班前一天晚上就能知道考试题,在第二天考试之前,孩子能把题做一遍,但是家长看到的只是成绩。

能陪伴,就走出来

云大夫是黎明中心小学附近的一家诊所的医生,在这里开诊所有二三十年之久,他的孩子也是送到城里读书,现已经上大三,当说到农村孩子普遍进城读书的现状,他很无奈的说“这种现象改变至少得花至少十年,这十年培养的孩子从幼儿班就好好管理,十年之后拿出成绩,让家长满意,农村学校才能留住孩子。但是十年有哪些家长能等?现在涝洲中学120个学生考进64个重点高中,现在城里的家长有的都把孩子送过去读书。现在农村学校招生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好成绩了。”

何校长说她希望孩子都能成长成才,目前农村孩子普遍到城里读书这个趋势是改变不了的。但是她建议如果有条件家长就去城里陪读,毕竟是环境造就人才,在文化课这个方面,农村和城里几乎是一样的,但在城里会多一些课外活动,会让孩子得到不一样的锻炼。如果父母没有能力陪孩子,没有太多精力管孩子,在农村班额小的环境下,老师有更多的精力照看孩子,可能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在这个时代,有很多是家长和家长的竞争,并不只是学生的对比,看哪个家长更卖力气,孩子才能更优秀。也不能评判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哪里好,我建议有条件家长有经理管孩子的话,就带着孩子走出来。

不是所有的“走出来”都是合适的选择,人们看到城市教育所取得成绩之外,也应该看到盲从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