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拮采的,是几首流行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饱受战火荼毒地区的民间诗歌。它就像一面面镜子,生动而形象地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踪迹,读来发人深省。

至于太平天国运动本身,我们主流的观念是予以正面而肯定的。不仅称之为“太平天国革命”,而且认为“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是耶,非耶?

我不想也无能参与对其性质的讨论。但我从下述几首当时的民间诗歌中,却看到了这样一个真理的准确性:即在中国历史中,无论是封建王朝的更替,还是农民起义的兴衰,作为普通民众的老百姓们,看到的或许是一时半刻的美好希望或镜花水月式的理想世界,实际感受到的,则几乎永远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永远是战争或朝代变易的牺牲品或炮灰,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话休絮叨,且来看看这几首民谣究竟说得是什么——可惜的是,虽然在我看来这几首名为《闻见篇》的诗歌古节古音,力度也不减于杜甫的《哀江头》之类作品,但却佚失了作者姓名,不能不让我感到相当遗憾:

其一:《猪换妇》

朝作牧猪奴,

暮作牧猪妇,

贩猪过桐庐。

睦州妇人贱于肉,

一妇价廉一斗粟,

牧猪奴牵猪入市廛,

一猪卖钱十数千,

将猪卖钱钱买妇。

中妇少妇载满船,

蓬头垢面清泪涟,

我闻此语坐长吁。

就中亦有千金躯,

嗟哉妇人猪不如?

其二:《屋劈柴》

屋劈柴,一斧一酸辛,

昔为栋与梁,

今成樵与薪。

市儿诋价苦不就,

行行绕遍江之滨。

江风射人天作雪,

饥腹雷鸣皮肉裂,

江头逻卒欺老人,

夺柴灸火趋城间。

老人结舌不能语,

逢人但道心中苦。

明朝老人无处寻,

茫茫一片江如银。

其三:《娘煮草》

龙游城头枭鸟哭,

飞入寻常小家屋。

攫食不得将攫人,

黄面妇人抱儿伏,儿勿惊!

娘打鸟,儿饥欲食娘煮草。

当食不食儿奈何?

江皖居民食草多。

儿不见门前昨日方离离,

今朝无复东风吹。

儿思食稻与食肉,

儿胡不生太平时。

其四《船养姑》

月弯弯,动高柳,

乌蓬摇出桐江口。

邻舟有妇初驾船,

乱头粗服殊清奸,

橹声时与歌声连。

月弯弯,照沙岸,

明星耿耿夜将半。

谁抱琵琶信手弹,

三声两声摧心肝,

无穷幽怨江漫漫?

或言妇本江山女,

名隶江花第一部,

头亭巨舰属官军,

两妹亦被官军掳,

妇人无夫惟有姑,

有夫陷贼音信无。

富商贵胄骋不得,

妇去姑老将安图?

呜呼,妇去姑老将安图?

妇人此义羞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