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7月至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中间价由6.7132上调至6.6642,累计上调490bp。

在岸市场方面,在岸即期汇率由6.7181升至6.6668,累计升值513bp。离岸市场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由6.7356升至6.6745,累计升值611bp。汇差方面,截至8月11日,两岸汇差为77b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篮子货币方面,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涨跌互现。根据外管局公布的数据,在7月28日至8月4日期间,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2.74升至92.86;参考BIS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3.64降至93.56;参考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由93.89降至93.54。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出一波逆市上涨行情,日内升破6.70关口,中间价和在岸即期汇率双双创近10个月以来新高。

上周,美元指数仍处于阶段性的探底企稳状态,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却大幅升值,这表明,人民币的升值并非由美元走弱驱动。观察上周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的偏离度可知,在五个交易日中,有四个交易日即期汇率强于中间价,其中8月9日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偏差高达299bp,这是典型的客盘大规模结汇的表征。实际上,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90和6.80关口前后,也出现过类似的大幅升值现象。由此可见,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某些关键点位(尤其是整数点位)时,可能会触发长期看空人民币的止损盘,并刺激大量持有美元头寸企业进行结汇。而人民币的升值进一步引发了“羊群效应”,带动其他市场主体跟进结汇,从而加速了人民币的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此轮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以往有所不同,是人民币逼近关键点位时引发大规模“结汇潮”所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长达2年的人民币跌势使得贬值压力得到了释放,而今年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提振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贬值预期,使得人民币能够在某些时点形成自我驱动的升值态势。

总体来看,从年初至今,美元指数跌幅超过9%,而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约4%,在目前人民币大致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升值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大幅贬值后的补涨行为。当然,央行汇改的侧重点并非要让人民币持续升值或贬值到某一具体点位,而是形成“美元涨、人民币跌,美元跌、人民币涨”的宽幅双向波动态势,让人民币汇率更加的市场化,成为更加成熟的国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