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一二线城市楼市降温,就像大潮退去后才发现哪些开发商在裸泳,一些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开发商或将面临着新的危 机。你说开发商日子好过吗?相信多数人很少听到开发商诉苦,不像中介那么直接,但是谁也别装,你有多大能耐施展出来就是。

不少机构报出来的数据虽然华丽丽,但安家融媒却透过此份华丽外衣看到了更多的是房地产行业冬天的来临。潘石屹、李嘉诚、王健林等抛售房产已经被大家说滥了,虽然表面来看大家都很风光,也有不少企业表示是为了发展战略考虑才出售,但实际上不难窥见公司是在变卖资产套现。

很明显,一些先知先觉的大佬或许已经嗅到了什么信号,虽然咱们不能说会出什么大事,至少有一点非常明确,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没了,过去还指望炒房者,如今在“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下,在对炒房者三番五次围剿后也终将会销声匿迹,那么还是要房企现金为王,寒冬将至,有些企业为了补充现金,不得不变卖“家产”了。

对很多企业来说,要么转型要么等着被并购。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24日,国内房地产行业并购案宗数达到154宗,涉资2177亿元。其中,7月份并购案已达27宗,涉资约908亿元。这些并购案中,数额较大的一些央 企地产并购重组交易,更多的则是大型房企收购中小房企。这其实是房企面对行业洗牌的一种应对之策。

除去大环境的变化,很多房企并不适应,没有及时做出反应。一面面临着严厉的政策收紧,市场降温,楼市成交量大幅回落,造成资金紧张。另一面包括信贷收紧,开发商拿不到钱就等于寸步难行。双重压力下,严重依赖高杠杆的房企压力山大。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房企,被收并购成了一条不得已的选择。

如果能够被顺利并购还算是不错的命运,恐怕很多中小房企并没有这么好运。在这种背景下,一大批中小房企必然会面临消失的局面,未来房地产行业将进入寡头时代。

如果说房地产的冬天只是针对中小房企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大房企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王健林贱卖万达给融创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大房企虽然销售业绩不断增长,但是其负债是相当可怕的,一旦负债达到一定的地步,融资就更加难上难了。

8月9日上午,在博鳌论坛上,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发表演讲则认为,目前其实是最敢冒风险、最能够拿钱的公司发展得最快。

安家融媒发现,很多房企正是应了这句话,为了生存对规模的追求是相当不择手段的。“未来的市场规模如果达不到千亿,就几乎没有玩的资格,”2017年,很多中小房企提出了千亿目标,只为拿到一张进入楼市下半场的入场券。随着城市化放缓和人口红利接近尾声,传统房地产开发销售天花板隐现。房企不得不在总量可预见的市场中厮杀。大鱼吃小鱼成为行业常态,规模成为生存必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房企已经陷入了另一种极端,没有规模就无法生存,然而刻意追求规模又很容易让开发商走火入魔,房企都进入了规模化焦虑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自掘坟墓,死得更快。

的确,如果有了规模,影响力大,做事也更容易些,不过想成为规模大的公司,就必须有土地储备,所以开发商为了拿地同样是不择手段,最终又陷入了两个极端。

规模大的公司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是很快,这都需要资本去换回来,现在谁能够拿到更多的资本,谁就能够在竞争上胜出。然而开发商的资本从何而来?随着政策高压线逐渐收紧,加上银行资金紧张,银行和楼市开始撇清关系。银行开启房贷议价模式、价高者得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银行断了开发商这条融资路,其他方面,开发商高价拿地后又开始接受市场指导价或限制价格措施,直接断了开发商的前途。

我们看一条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称,坚守了7个多月后,京新房单价8万元的“红线”终于告破。8月5日,位于丰台区的华润昆仑域、金茂府和招商中国玺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预售均价皆为9.5万/平。这是今年首批均价超过8万元的新房项目。在此之前,8万元一直被视为今年新房市场的价格“红线”。

于是,不少人又开始解读,是不是政策已经放松了。安家融媒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做梦。房协秘书长陈志认为,从三个项目放行所传递出的思路来看,会对类似的历史高价地项目做适度的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项目都会无限制放行,更不能理解为政策的松动。

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政策不可能短期内放松,更不能心存幻想耽误了转型最佳机会。并不会因为此次放行改变楼市整体的大环境趋势。

而这一政策对高价拿地的开发而言简直是致命的打击。试想一下,开发商拿地的时候本来就是倾其所有加举债拼出来的,本想卖个高价钱,殊不知还不能卖高了,最初的想法泡了汤,原来是黄粱美梦。卖高了不给批,卖低了又不能获得当初既定利润。当初为了生存追求规模,为了规模只有强行拿高价地,拿了高价地却又不能高价卖出去。这无异于对某些不顾自己成本和资金的开发商是巨大的生死考验。

你说怪谁?早在去年市场疯狂时就有提醒,可是谁听进去了?安家融媒认为,其实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还是房地产最赚钱,只是赚得少了,大家心理上有点不好接受,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心态上放平和。千万别再跟我说土地卖得贵价格就一定贵,那可不一定,你卖不了你淘汰。所以对于很多房企来说,只能压缩成本,或者说去接受利润减少的现实。

除了中小房企,一些大房企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特别是那些本来就不行,却又为了上位而不惜一切代价拿高价地的中小房企就更是雪上加霜了。如果政策一旦坚持下去,必然会导致一批开发商会在这一轮洗牌中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