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周有幸受AAEDF@亚非欧舞蹈联盟中国区·西安新晔袁锋总经理邀请参加了2017AAEDF@亚非欧舞蹈联盟论坛,期间听袁总对舞蹈培训乃至健身运动行业的思考感触颇多,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会员舞蹈培训连锁机构,新晔的发展历程与对未来的探索所面对的问题也许就是国内这个行业的一个缩影,今日得闲,随笔记录我由这次对话到一些不成熟的感受,也当做近日偷懒无文的更新。

健美健身理念在20世纪30年代由欧美传入中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现代健身行业才小露尖角。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推动消费升级,以及国家对体育产业大力扶持,中国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渐深化,健身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和高端精英的标签。而国内健身行业的真正商业化运营起于20 世纪90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当下已迎来爆发良机,特别是随着46号文件后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全面改革期,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之围绕着消费升级驱动的各种资本介入,健身行业也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通道。

在属性上,健身具有固定时间、相对高频、兼具社交属性的消费特征,健身房已逐渐成为工作和休息外的第三生活空间中重要的场景,该场景不仅将承载更多功能(社交/娱乐等),且具备转化衍生消费的巨大潜力。

根据中国网络电规台的数据,2016年健身市场规模已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 14%;全国范围内约有1000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健身俱乐部,同比增长了20%以上;持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健身教练数量达到34560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 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机构的预估,2016年到2020年行业复合增速将高达20%,市场将从2016年的300亿增加到2020年的600亿。

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特征以及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渗透下,健身行业也深受影响,传统的结构在近两年发生了极大到衍化迭代。特别是健身房商业模式本身具有充裕现金流、进入门槛较低的特点,一方面更多各等级资金进入者不断涌入,另一方面原已具备相当实力奠定一定基础的健身房品牌实现连锁式复制和扩张,移动健身、共享健身等新形势、新模式高速发展,健身行业已经形成“头部集中与长尾分散并行”、从连锁健身房经营模式的单一格局逐渐向连锁、工作室、新兴模式并存的多元格局演进。

在运营规模方面,健身房单店面积趋于减少,这一趋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非常明显,同时,虽然复制逻辑尚未形成但进入门槛低,有特色的工作室涌起,健身工作室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健身用户提供有特色的、更加精细化和与项化的服务。

在北京上海等地新开健身房单店面积基本都在1500平方米以下,更加专注于打造专项、精品;健身工作室的面积也多半保持在300平方面以下,大多深入渗透到CBD、商业中心、高档小区周边。

从区域数量调查分析上看,一线城市健身房数量接近饱和(北上广深的健身房资源占到全国的70%左右),但是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目前,健身风尚已经由北上广深蔓延到了准一城市,健身资源渐为丰富。但准一线城市的大型连锁健身房和精品化工作室数量均显著少于一线城市。随着准一城市的健身消费水平逐渐接近一线城市,本地健身俱乐部(工作室)与品牌健身俱乐部将不断增加,准一城市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健身房增量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数据上看,健身行业市场还未真正形成强势头部单品牌,单从收入规模来看,以可称为行业龙头的威尔士为例,2016年收入7.7亿元,也仅占到整体健身服务市场的2.6%左右;从门店数量来看,2016年中国前十大品牌健身房总体数量近600家,也仅占整体健身房市场的16%左右。
我们参考对照作为当今全球最大休闲体育市场的美国来看,其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历史已有近70年。美国已臻成熟的健身市场主要有两种模式:综合健身俱乐部和精品专项健身工作室:其中综合健身俱乐部又分为传统重资产大型健身房和新兴廉价快捷健身房。根据尼尔森的数据,美国商业健身市场健身会员数5000万,而中国仅为665万;美国商业健身市场健身会员渗透率为17.6%,而中国仅为1.47%。另外根据IHRSA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总人口的19.6%是健身俱乐部会员,并且其中43%是精品专项健身工作室会员。由此可见,中国健身行业的市场空间还有非常巨大的空间。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调查统计,目前在册的健身教练中高达47%的教练希望开工作室,而一般这样的情况会发生在其入行工作2-3年,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人脉资源、客户资源之后,这也成为健身工作室发展的强大基础。

在新兴模式方面,近两年行业内运营而生了一批健身房新玩家,一种向海外学习的新兴7x24小时自助健身房模式悄然兴起,以超级猩猩、光猪圈、乐刻运动为代表,均在短期内拓展几十家门店。大多定位大众和终端市场,而其运营模式较轻,缓解了传统模式租金和人工成本压力较大的痛点,融合了健身APP线上线下O2O思维健身理念,本质上仍然是通过线下落地的连锁健身房。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迭代与渗透,越来越多的移动健身服务产品也在改变着健身行业的市场结构,健身类APP用户规模逐年稳步递增,越来越多用户使用移动健身APP来管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身健康计划,逐渐建立起一套线上+线下的健身行为模式。

运动健身APP行业爆发增长,受益于移动化时代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以针对性教学为主的健身教学APP(KEEP/FEEL/火辣等)、以功能性跟踪和社交为主的运动记录、以及定位细分需求的APP(如减肥瘦身/瑜伽等)市场表现活跃,2014年运动健身APP月活用户超过1000万,2015年翻倍突破2000万。根据艾瑞咨询预测,未来三年仍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

特别是作为未来5-10年的健身消费主力的20-35岁年龄段用户,更多的开始习惯并使用移动健身服务产品管理自己的健身行为,这一趋势在一、二线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以瑜伽类的移动产品Wake为例,其用户中20-35岁年龄段占据到80%以上,个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到70%以上,家庭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达到80%以上,超过60%的用户在家中使用Wake上的瑜伽课程教学功能。从这个角度看健身行业,在其盈利结构上,基于其消费属性社交特性下场景营销方面带来的新兴获利或许将有机会跃升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还需要关注的是新近借“共享”的风口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前景未明的“共享健身仓”,如北京一些小区出现的“觅跑”、“抖吧”等放置在诸如小区公众区域的仅提供以跑步机为代表的单项健身运动设备,这一模式虽还不能明确远期市场影响,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模式必将推动健身房、工作室等商业实体的竞争将更集中于教练、课程、系统和专业化的服务。

在从业人员方面,健身本身是突破自我的反人性过程,需要私教/趣味课程/健身社交等外部激励促进习惯养成。专项教练增多,提供特定项目指导,如跑步、普拉提、瑜伽、肚皮舞、东方舞等项目的教练增多,与此同时,小器械重要性加强。如壶铃,TRX,哑铃等工具在日常训练中的重要性增强。这也说明用户需求的逐步成熟与细化,对教练、课程体系要求也更高,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健身行业的健身计划、增肌、塑身等服务内容。

目前健身教练大部分健身教练在入行之前的经历都与体育相关,42%是体育专业毕业,还有28%是健身爱好者,他们当中有90%在入行之前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证书,其中63%的人为职业证书准备了1-3个月的时间。也有58%的人通过了俱乐部的上岗培训才入职。

但在职业技能的提高方面,健身教练平均每年会在继续深入学习与业知识斱面投入9050元,其中高档俱乐部仸教的教练投入更高(接近\超过1万元),但渠道相对还较单一,主要通过参加健身交流活动/行业大会以及跟其他教练的沟通交流进行自我提升,此外,参加俱乐部和厂商的培训也是主要手段之一。

这也意味着,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基于“碎片化”需求的产品开发也将有可能成为健身行业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与市场,尤其是那些还未进入国内学制教育体育专业序列的健身相关专业,建立具有公信力的认证体系、培训体系等等也将随着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而成为不可小觑的市场。

简而言之,无论是“碎片化”也好、“共享经济”也好,其实健身行业与其他服务性行业的发展一样,归根结底都是服务质量的竞争、服务方式的竞争、服务多元化的竞争。谁提供的服务更被消费者认可,谁就得到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