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地铁又小火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因是前几天,有位大妈看见同车厢来了一位coser,不知是哪根神经被挑逗到了,张口就来指点江山:“穿这么暴露不务正业”、“浪给谁看啊”……

还好coser妹子全程素质极佳心态稳定,认真地解释自己是大学生,没有将矛盾激化。

自己孙女不学习,居然能把锅甩到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头上,可见大妈上一顿饭,一定吃得非常饱。

当时看了视频,挺佩服这位学生妹子,实力诠释什么叫“只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微博下的评论也一片为妹子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鹅!就在今天下午,这一事件突然发生了神转折

有网友称称这件事乃炒作,还给出了截图“实锤”,只是这个锤……砸得颇为玄巧,一时也无法判定是真是假。

不过有个有趣的现象——

在这条爆料的微博下,当初点赞妹子高素质的声音,变成了“不应该穿成这样坐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的可以的,这马后炮当成鞭炮放,还带连响的?

穿COS服上地铁会出什么事……难不成还能.avi?

可见,争端已过,偏见却犹存。总有一些人,看不惯另外一些人的穿着、兴趣爱好、审美品位……

这令院长想起挺早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这个问题:

知乎是个讲道理摆事实引论据的地方,因此你可以看到该问题下面的答主,是如何用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现对纹身女性的偏见。

表面上,地铁那位大妈不可理喻;但本质上,我们与她并无太大不同。

那么今天,我们就看一部关于“非主流”与“歧视非主流那些人”的故事吧——

《死于独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BBC最新推出的一部电视电影,时长很短,只有61分钟。

而这61分钟,是两个年轻人“被嫌弃的一生”的长度。

索菲与罗伯特,是一对恋人。

可他们看上去,却与普通情侣有些不同:

他们穿着奇特的服饰,化着夸张的妆容,顶着花哨的编发,打着颓废感甚强的唇钉……

简言之,就是两个崇尚哥特文化的非主流年轻人。

两年前,他们在一家酒吧的人群中,彼此多看了一眼:

从此,就这么很普通地坠入爱河了:

你觉得非主流青年会怎么谈恋爱呢?

一天到晚就研究各类彩妆吗?情歌的话会唱哥特金属或死亡金属吗?约会时就跑去街角暗巷颓废地蹲着抽烟吗?

并不。

他们的套路,就是普通情侣的套路——

比如搂在一起读《哈利波特》,品味里面的台词:

也会等着商场的打折促销,千辛万苦跑去给伴侣买一份礼物,乃至花光身上的钱,连公交车都没得坐:

罗伯特擅长绘画,他在索菲的背上画了一对翅膀:

这时候,也会说一些普通情侣之间的浪漫情话:

除了造型另类些以外,他们没有任何怪毛病,不酗酒、不吸毒、不打群架、还忠于爱情。

其实只要凑近一点点,就晓得他们只不过是平凡小文青,没有任何危险性。

可惜,没有人愿意

哪怕在街头随便走走,都有可能遇到无故的谩骂和追打:

理由是嫌弃他们打扮“变态”:

这类遭遇,让罗伯特变得有些不敢出门,可耿直的索菲却不以为然,因为没必要理会那群白痴:

显然,索菲低估了世界的恶意。

某天在便利店里,有位小哥对他们的造型非常感兴趣。

同是年轻人,很容易打成一片,于是在小哥的提议下,索菲和罗伯特与他一道去公园,去见见小哥朋友们。

到了地方,大家都很欢迎这二人,聊得还算不错:

可就在这时,小哥另一波朋友也过来了。

不巧。他们非常不待见“非主流”:

觉得索菲和罗伯特“欠修理”:

也没有什么具体缘由,纯粹看他们不爽,都是怪胎:

就这样在你来我往的争执中,第一个攻击者出现出手攻击了罗伯特。

随后,其他讨厌非主流的人也动手了。

不是对抗,这是单方面的围殴

罗伯特被揍成重伤,浑身是血。

索菲非常害怕,她很焦急地向比较友善那拨人提出求助:

然而,没有人伸出援手,连一个也没有。

随后,新一轮的暴力也开始了:

在这场无妄之灾中,索菲和罗伯特被揍得惨不忍睹,身负重伤,而犯罪者则全部逃逸。

后来送去医院经过抢救,罗伯特幸运活了下来,可索菲却没能撑到最后,撒手人寰。

她是被活活殴打致死的。

案发后,警方详细盘查了当晚在现场的人员,希望找出真相,将犯人绳之于法。

照理讲,这种案子目击者众多,又未经预谋,现场到处都是痕迹很证据,应该很好结案才对。

事实却并非如此。

警探问完一圈却诧异地发现,所有人像是已经通好了气,行凶者全都在说谎,袖手旁观者全都在沉默:

索菲与罗伯特,两条无辜的人命,一死一伤。

如今,居然连一个愿意为他们站出来,向警察揭发真相的朋友都没有。

是那几位凶手权势斐然,一手遮天,胁迫所有人闭嘴了吗?

没有的事。

接近结局时,终于有人扛不住良心的拷问,向警探道出真相,就是当初在便利店搭讪索菲的那位小哥:

而从他的回答里,我们晓得这群人包庇罪犯的动机:

在他们眼中,索菲和罗伯特属于“异类”,属于无关紧要的边缘人士。

行凶者却是朋友,是享有同一套价值标准,有相似穿衣风格的朋友,属于“自已人”。

所以出于本能,他们决定维护自己人,牺牲掉那两个独特的异类。

这不是出于对错的判断,是立场问题。

有人或许会觉得,偏见的后果不可能那么严重,是电影在添油加醋。

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

十年以前,有一个哥特女孩,像这样死去:

现实中的索菲与罗伯特

在去世之前,她即将升入大学,并考虑结婚。

这两个人,他们生于独特,死于偏见。

我知道又会有人说:

既然周围人都看不惯,那你干嘛还穿成这样出街?自己作死就会死,活该!

可这所谓的“看不惯”,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和危险吗?

主角穿的哥特服,与地铁coser穿的cos服,就会让街上看见的人眼睛全瞎掉吗?

显然不会。

那么让世人都“看得惯”,就不是一份义务,而是一次妥协,他们当然有权选择不妥协。

还是你认为,如果别人不喜欢你的装扮,就改变装扮;不喜欢你的兴趣,就改变兴趣;不喜欢你的三观,就改变三观;不喜欢你的勤奋好学,就跟他们一起打英雄联盟……?

妥协惯了的人,到死都不会明白自己爱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一辈子都在迎合。

索菲与罗伯特不愿妥协,他们选择哥特扮相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

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这个愿望过分吗?难道不是人人都如此期盼吗?

有的人靠学历、靠性格、靠阅览体现特别,他们则靠外型实现特别,有何不可?

况且,如今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分众时代,没有人晓得什么是真正的“主流”,不同人会去混不同的文化圈,各取所需追随自己认可那套潮流。

既然大家都是非主流,就别端着一副主流的腔调了,毕竟谁都不比谁更高级,谁也不比谁更异类。

视频里的大妈,给游戏爱好者贴的标签,是“不检点”“不务正业”;

于此同时,她讲话带东北口音,看客又会因此给东北人贴上标签,觉得他们“多管闲事”“没有逻辑”……

贴来贴去,除了让我们的心胸变狭隘以外,有任何好处吗?

这个世界充斥形形色色的文化、品位、性取向、肤色、社会地位……

那些你看不上的,不代表就应该原地爆炸。

比如,院长以前就特别看不上一款软件——快手视频

各位感受一下这混着泥土味的主页:

这是一个充斥着低俗段子、瞎吃自虐、脏话喊麦的地方,上面的主播大多来自农村,为了上热门啥都可以干,连病猪、蛆、螺丝、啤酒瓶这些东西敢吃……

过于奇葩的出名方式,使得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以“手机上有没有装快手app”,去评判某个人到底值不值得深交。

因为身居大城市,我丝毫没有走近农村的欲望,也不想去体验底层人群的内心世界。

但不了解,却不妨碍我站在高处,去嘲笑他们粗鄙的哗众取宠。

但我过去不知道的是,快手的用户,有农民,有工人,有洗头小妹,有货车司机……

过去,他们是一群生活在底层的人,构建这个国家的基石,却从未得到过关注。

因为有了快手,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笑谈与精神世界,而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并且我也是后来才知道,这里不止“低俗黄段子”,也着实藏着各种大牛:

这个世界既然允许阳春白雪,也应该容得进下里巴人。

那些稍微特别一些的人与兴趣,难道就不配受到尊重了吗?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