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数字,人们常说,事不过三。

3 年,是一个人职场生活的分水岭,工作三年,一个人才真正开始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3 年,同样是一个品牌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转折点。

这个月,是 100offer 成立三周年的日子。回顾过去,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帮助数千名互联网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现在 3 年过去了,那些曾经通过我们入职的互联网人,如今发展得怎样?带着这一疑问,我们近期回访了几名早期通过我们入职的用户,并将他们近几年的职场经历整理了出来。

今天要介绍的这名用户,2015 年 2 月曾通过我们入职上海某 D 轮互联网企业,担任安卓工程师。他的职业起点并不高,却通过自己对技术的热爱和后天的努力,再加上一点点机遇,走上了更大的平台,担任要职。

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呢?

以下是他的口述故事,100offer 根据录音整理。

---

我是 SK ,一个没钱读书的技术宅。这是我在博客主页上的签名,是自嘲也可以说是实话。

SK 是公司的同事给我起的外号,又名「脚本小王子」。

因为我经常帮他们写一些简单的小脚本,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每晚八点,公司内网可以订加班餐,但有同事经常忙于工作错过了点餐时间,于是我写了一个脚本帮他们自动订餐,只要设定好时间、绑定好支付方式,到点就会自动定。

诸如此类的工具我写了很多,都是用来帮助大家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琐碎事情。

直到有一天,我帮一个同事写了一个在 Mac上压缩解密的小工具,同事说既然你都花时间写了,为何不干脆优化一下放到 App Store 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K 在App Store 上发表的几款工具)

经他提醒,我开始把平时写的一些工具发表在 App Store,目前已经发表了 5、6 款,赚的不多,每天一杯咖啡钱,对我来说却是一件挺开心的事。因为技术对我来说,是工作也是兴趣。

我的职场前半生

回顾这几年的职场生活,有很多感慨。其实我的职业起点并不高,但运气还不错。

7 年前我还在一家大专读书时,就加入了家乡的一家小公司做安卓开发。当时什么都不会,同期的新人都毕业于一些好大学,平时大家聚在一起时,老板就喜欢拿我的学历开玩笑:你看 SK ,读得学校那么差,才读了两年书。

当然这只是玩笑而已,因为大家关系很好,才敢这样说。当时的老板是从 BAT 出来的,我在大学最后一年学到的东西,基本都是他教给我的。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老板就叫我带 5 个人,那些人学历还都比我高。

为了锻炼我,老板每天把我叫到会议室,推一个白板来手把手教代码和管理。可以说,是这家公司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成为了一名职场人,现在想起来还挺感激的。

三年后,公司因为发展原因开始接一些外包项目,于是我产生了离职想法。当时身边很多朋友在上海混得不错,我就在某个技术论坛上找了一家上海的互联网公司,决定去上海发展。

离开时老板还感慨说:总会有这样一天的,去了上海好好干。

上海这家公司是一家十几人的初创互联网公司,刚去的时候,除了安卓以外,所有端口的产品都是我一个人做。刚去的时候给了我两个月时间熟悉安卓产品,然后就开始自学 iOS 端、Web 端等。

老板出身自盛大,对工作要求非常高。所有东西都靠自学,他只会指明一个方向,然后让我自己去做。「给你一周时间,做一个 iOS 端的产品 Demo 出来」,「给你一分钟时间,找出 Bug 在哪里。」这种对话经常发生。

那时候压力非常大,每天除了睡觉,睁眼的时间都在想工作,几乎没有业余时间。

还记得那时有国外的一些留学生假期来我们公司实习,发现他们一直以来用的 App 代码都是我一个人写的,非常吃惊。

两年后我离职和这也有一定关系。长时间一个人工作,虽然进步很快,但是缺少团队协作。那时候我非常想去一个更大的平台,看看大公司内部是怎么工作的。

我的职场后3年

我在 2015 年初的时候开始看新机会,那时候 100offer 正在举办给前 1000 名成功入职的程序员送 3000 元入职奖金的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了,简历也很幸运地通过了审核。

当时我一心想去同行业的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几乎把上海这方面有知名度的公司都试了一遍,现在这家公司 A 也在其中。

所以在 100offer 上收到现在这家公司 A 的面试邀请后我很快就答应了。A 公司当时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但移动端的 App 还比较老旧,他们想招人在这方面集中发力。我想着这个时候加入,可以赶上公司重视移动端的机遇,就选择了 A 公司。

进去以后,我在上一家公司的经验得到了一定施展。帮助某个做词典 App 的团队做产品改版,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后来这个产品成功改版,在内部得了大奖。

我现在正在做的一款在线直播类的社交产品,刚进去时没有 Mac 版,也是我组织几个同事把 Mac 版做起来的。

因为公司跨部门的沟通都经常使用它,没有 Mac 版就不得不在电脑上安装一个虚拟软件,非常不方便。当时我就想,既然我们是做技术的,为什么不用技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召集了几个同事一起,每周五下班后找个会议室一起开发 Mac 版,经常熬夜加班到晚上 12 点。Mac 版开发出来后,公司还给我们几个人颁了奖(笑)。

现在那个软件的 Mac 版已经单独成项了,到现在还经常有人问我 Mac 版的各种问题,因为原始代码很多是我写的。

如今在 A 公司已经快 3 年,和前几段经历相比,我觉得我在 A 公司收获最大的,是了解了大公司的工作流程,也提高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在上一家公司时,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个人做,做完后只要老板说 OK 就行。但是在 A 公司,一个模块经常要面向公司所有部门,我要考虑怎样满足不同产品和部门的需求,在代码的架构上考虑得更多。遇到问题,也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同事一起沟通讨论。

而且,现在在 A 公司没上家公司那么忙,我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技术,做一些自己喜欢的 Side Project。

公司也给每个人足够的成长空间。打个比方,之前带我的 iOS 技术经理非常鼓励我学习新技术,每天早上到公司后会和我分享他最近研究的新技术,这也确保了我的技术水平不落后。

所以在 A 公司的两年多时间里,我过得很开心。

我的职场焦虑

我现在最大的焦虑,是 30 岁以后的职业发展问题。30 而立,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每个人在 30 岁左右,都会面临工作上的抉择。很多人说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年纪大了以后,和年轻人相比多出来的只是经验而已,只要年轻人从其他地方掌握了经验,我们之间就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了。

我有时也会焦虑这些,但后来想通了。害怕被淘汰、被公司开除、被年轻人赶超,是这个社会上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外部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想清楚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最想获得什么,是钱还是技术,想清楚了就去做,没必要焦虑。人生不过几十年,为什么不活得开心一点?

况且在国外,很多人头发白了都还在写代码,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极客精神,认定了技术这条路就一直走下去。

我今年 5 月被苹果抽中去参加 WWDC 苹果开发者大会,有一场热门演讲很多人报名,凌晨三点我去排队,看到队伍的第一名居然是一个60多岁的白发码农,眼神依然坚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SK 在 WWDC 排队时拍下的白发码农照片)

加州的昼夜温差很大,夜里只有 10 度左右,我看到这一幕就想到国内那些 30 岁就想转管理的人,感觉很可怕。

回顾我工作的这几年,每一家公司都让我获得了成长。第一家公司让我从什么都不知道的大学生,长成了一个职场人;第二家公司让我在技术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在这家公司给了我一个平台和团队,让我学完东西可以和身边的人交流。

这些都是我这几年在职场上收获的财富。未来,我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管理者,在技术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最后,感谢 100offer 的帮助,也感谢你们在我入职后赠送的 3000 元奖金——这相当于送了我一份生日礼物。因为那阵子正好是我生日,我拿着这笔钱飞去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了生日,还飞回上海请前同事们吃了一顿饭,谢谢你们。

我是 SK,一个没钱读书的技术宅,这是我的职场故事。

---

如果你也是一名有故事的互联网人,如果你也在这几年的职场生活中收获了改变与成长,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邮箱xieyao@100offer.com )。

一旦你的留言通过筛选展示或投稿被我们选中,将获得由100offer 赠送的包含 Cherry 鼠标垫等礼品的三周年定制礼包。留言截止到 8 月 31 日止。

ps:100offer 三周年用户回访活动还在进行中,欢迎有故事的老用户联系我们,一旦你的故事被选中,也有机会展示给更多互联网人,并获得我们的 VIP 版三周年礼包。

(应用户要求,文中未透露具体公司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