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手继续加码欧洲资产收购,一手抛出内地资产和港资,这是李嘉诚近几年的投资逻辑。近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香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决定将自己持有的和记环球电讯(HGC)以将近145亿港元的价格一次卖光。

与此同时,近期,李嘉诚以414亿港元的价格,入手了德国一家老牌能源管理供应公司——ista Luxemburg GmbH(下称ista)及其附属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大量抛售内地资产开始,李嘉诚海外收购近14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71亿元)。

曾经撤离资产被批“跑路”

2015年,李嘉诚被《人民日报》批评“跑路”,一时鹤唳风声。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开始,李嘉诚分别是卖了32亿港元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卖了89亿港元的东方汇经中心。到了2014年,李嘉诚出手频频,包括卖了72亿港元的北京盈科中心在内,一年套现188亿港元。

2016年,除了230亿港元的高价出手上海世纪汇广场项目,李嘉诚甚至将优质资产香港中环中心75%权益以357亿港元的高价售予中资机构。

至于此次抛售的和记环球电讯是以固网通讯为核心,同时也是李嘉诚根植香港电讯市场的核心业务之一,至今保持不错的经营效率。此次出售,被不少人视为李嘉诚对香港的又一次放弃。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套现以来,李嘉诚已经从房地产领域撤出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根据8月3日发布的长实地产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来看,该公司在内地的土地储备跟去年年底相比进一步下降,由约合1150万平方米降至约合1060万平方米,显示李嘉诚对内地和香港地产已是更加兴趣缺失。

在今年5月的长实地产股东会上,李嘉诚更是直接坦言,“今年(2017年)物业发展业务仍会出售价值数百亿元物业,明年(2018年)也会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2015年,李嘉诚还曾针对外界关于他从内地撤资的声音,通过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和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发表声明。

李嘉诚称,他并没有撤资,只是根据经济形势,重新配置了国内外的资产;在减少对内地房地产投资的同时,加快了在内地零售业的布局;并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在全球52个国家投资多项业务。

为何要撤离房地产?

8月3日,李嘉诚麾下的长实地产发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长实地产实现收入约为2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

但是,长实地产在内地土地储备较去年年底进一步下降。报告显示,长实地产拥有可开发土地储备约1150万平方米,其中内地可开发土地储备仅余1060万平方米。2017年上半年,长实地产在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海外都未增加土地储备。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李嘉诚出售内地的资产,尤其是房产,有的甚至是抛售呢?

其实,早在2016年,李嘉诚便曾明言:“目前物业市场周期性阶段,要物色具有合理回报的地产投资项目非常不容易,集团在巩固现有地产业务的同时,将会积极寻求及开拓其他新业务范畴的全球投资机遇。”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李嘉诚其实是在暗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拿地成本高,房价也处于高位。在运作房地产项目,开发商追求的高投资回报率,即以合理的价格拿地,建成房子后以较高的价格出售。李嘉诚坦言目前难以物色到具有合理回报的地产投资项目,或是暗示了目前房价和地价均有问题。

去地产化浪潮来袭

转型是这两年地产大佬们绕不开的话题。其实,不只是李嘉诚,王健林、潘石屹等地产大佬均在出售旗下的地产项目,以求获得更充裕的现金流,或者降低公司的债务水平,实现轻资产运营。

今年7月14日,长江实业地产改名“长江实业集团”,去掉了名字中的“地产”二字。“去地产化”意图明显。

而即将召开的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主题则是《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去地产化,也是目前各大房企需要面对的,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房会越来越少,房企也面临转型。

再联想到马云、冯仑等大腕的断言,未来最不值钱的就是房子,不鼓励年轻人买房等,业内人士分析称,无疑都是在暗示当下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多多,房价有些虚高。

另外,今年以来,香港房地产上市公司回购最为积极,房地产板块回购总额占总数近60%。截至7月25日,长实股票回购总额达70亿港元,是香港股市中回购力度最大的公司。在此期间,公司股票飙涨32%,跑赢恒指和本地地产股指数。

有分析指出,地产公司大手笔回购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当前投资环境不太好,行业的长期前景或许不太乐观。

(综合自财经网、智通财经网、房天下等媒体)

揭秘20年积累高胜率选股模式!绝密内参新鲜有料,关注“每日核心内参”查看。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