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微博知名历史博主洛梅笙

知羹授权转载

注:原标题为《中国民国剧女装服设的几点错误》

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现在大部分时候是不看中国的民国剧的,因为真的看不下去,对一个对民国服装还算有兴趣的人来讲,那种感觉真的太难受了,也就是说,我认为的民国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中国的电视剧给我的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万点暴击啊…………

中国民国剧的服设的毛病太多了,而女装的部分那更是重灾区,按理来讲,民国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年代,甚至有些民国生人还没死光呢,是不应该做成这个样子的,这就好比说,西方的影视剧服设,你要讲早点时候的中世纪,文艺复兴什么的,不一定做的怎么样,比如说前阵子的《凡尔赛》的讲路易十四的剧,也有很多人吐槽其中的服设问题,但起码上世纪的大致可以踩在点上,因为时间近,资料多啊,比如说前几年炒的很火的《唐顿庄园》,这部戏从第一部开始,大概是一战前后的故事(原谅我后来几季没FOLLOW下去了)所以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服装从1912年开始的一个变化,尤其是1910年代到1920年代的过渡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张来自第一季,也就是一战时期的,第二张第三季则已经隔了好几年的二十年代,服装的款式,从长度,腰际线,装饰等细节都发生了变化。至于此类剧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这部戏里的很多服装据说根本就是原原本本的古董衣或者用古董衣改制过的,所以不要说我欺负国剧,现在不讲什么风格流派之类的,就讲几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吧(如果其中涉及到你喜欢的明星OR演员的形象,不要激动,我只讲服装,不涉及其本人,其中提到的电视剧也全无针对性):

一,因为大上海很潮,所以穿洋装是应该的吗?

最近民国剧大概天天旗袍的设计也烦了,总想弄点形象上的突破什么的,所以,从去年的《锦绣缘》开始到最近的《胭脂》等,我们看到了一个现象,女演员不大穿旗袍了,改穿洋装了,于是有人就批评说,民国怎么能不穿旗袍呢?首先,民国的确不是只有旗袍的,但至少在这些故事发生的三十到四十年代,中国都市女性穿的最多的还是旗袍,中国跟同时代的日本等国家不大一样的一点是,虽然象上海这样的地方受到外围冲击影响很大,但大部分时候,女性的穿着还是以旗袍为主的,那是因为旗袍对他们而言本身就是一个改造过适应中国人的时装,穿洋装的人不是没有,但不是你随便配个小裙子那就叫洋装了,当时的流行是跟着西方走的,所以,民国时代的女人洋装穿什么?看同时期的西方流行,不是拿着当代时装来充数那就叫洋装了。更有甚者,每次讲到民国,就老喜欢把香港女明星丁莹的照片拉出来说,看,我们穿小裙子有什么不对了,问题是人家是五十到六十年代的香港明星,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而且那个大摆裙一看就应该知道是五十年代之后受到DIOR的NEW LOOK的影响的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天被人以为是民国女性的丁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她的另一张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一下1960年西方杂志中的女性着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说这上面这种打扮,他的问题是,完全不能体现那个时代的服装特色,30年代的晚装风格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这是1935年《妇人画报》刊登的晚装,再次强调,当时的服装风格都是跟着西方走的,当时的西方流行的是斜裁,鱼尾裙,裙长拖至裙踝的长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妇人画报》刊登的晚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健康生活》百乐门时装展示会上的晚装

又比如,像《胭脂》这样的打扮,我必须得说,你搁在红秀里是没问题的,但放在民国剧里实在太违和了,不要用我们今天百花齐放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的想法去看上世纪早期的时尚,当时的时尚是,如果最流行的裙子是长裙或某种风格,那么所有人穿的都是这个长度以及类似的风格,民国的裙子是要到1941年才开始变短的,同理,也不等于我穿了裙子,就等于我穿了民国时代款式的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插画里的洋装女郎

二,不是所有民国剧都应该穿旗袍

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的严重,旗袍在不同时期的流行到外形到长度都不同,但你要让你的演员穿上旗袍,起码等1925年后再说吧,也就是说,如果你在这之前穿旗袍,你的空间概念是有问题的。现在很多的关于民国服饰的说明,把民国时所有的衣服都称为旗袍,是严重的误导,只有一件式的长袍款式才是旗袍,而像早期那种两截式的上衣下裙是袄裙或衫裙,与旗袍是不同的服装,毫无关系。比如《无心法师》里,从岳绮罗和其它一些女演员的打扮,似乎是民国初年,可是岳绮罗又同时穿旗袍,这两者实在是太对撞了,可能设计者是想让服装显得丰富一些,但穿长裙袄子的时代,距离旗袍的时代起码十年,两者在流行上并没有重叠的空间,当然除非你拍的是某些非常偏僻落后的地方那再谈可能不可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1927左右的旗袍,A字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到1931的旗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1年以后,30年代比较稳定的长旗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0年代晚期到40年代初的旗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年代早期,由于受到战争影响旗袍收缩到膝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年代中期旗袍一度收缩的非常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年代后期,旗袍长度开始逐渐回落

三,当代旗袍不等于民国旗袍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他们觉的,旗袍都是一样的,上面说了,其实不同时代的旗袍真的长相很不一样,而当代的旗袍,是脱胎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的旗袍了,当时的旗袍与旧式旗袍的差别,就是省道以及断袖成为一种常态(不是过去就完全没有,但确实相对少见且做法有别),不仅如此,民国时代的下摆,甚至是直角的,而到了后来,为了让衣服更加紧身,把两侧又切成了斜角,再加上高开衩,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旗袍那么容易露大腿的原因,因为他要呈现的效果,就是露大腿以及暴露身体线条,而没有任何修饰作用,所以才会有很多人一厢情愿地以为,我能穿的上旗袍是我身体好,气质好,旗袍是挑人的,错,那是因为这衣服也只剩下这样的功能了。旗袍做的好的范本,比如《一代宗师》,宋慧乔穿的旗袍就很有味道,旗袍的美感之一,就是连肩的部分,自然流畅的线条,可惜这些优点在当代旗袍中基本都被所谓的性感给破坏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不是说就完全没有开高衩的旗袍,但首先开高衩这件事,其实只发生了1933~344左右很短的时间之内,其次,民国人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豪放,她们里面除了还有穿类如衬裙,衬裤之类的打底之外,她们甚至是把高衩的旗袍里面套穿裤子的,也就意味着,其实你什么都不看到,反正里面露出来的还是长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其它的关于化妆、发型、旗袍的细节等等,无法体现这些电视剧所以反映的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风格以及年代混乱等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讲了,总之,中国的电视剧还是挂上本剧纯属虚构来得靠谱些,否则误导人,然后一群人又拿着这些衣服贩卖传统,什么民国风情民国嫁衣,打开百度民国的页面,跳出来的全是婉君衫,凤仙装,秀禾装以及伪学生装,真的相当相当的污眼睛。

由于“知羹有聊”群一群已满,新入群加二群。

注:必须关注知羹公众号,才能加入读者群。

扫二维码加管理员微信即可拉入读者群。

每周都有嘉宾分享会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人物、话题、实录

知羹

zhigeng2017

永远对艺术与美充满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