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父母很多时候只想着怎样让孩子变优秀,却常常忽略了要教孩子孝顺。

父母劳心劳力的养大一个孩子,不说为了给自己养老,但还是希望等自己老了以后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但是如果您的孩子有这些特征,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孩子长大肯定会长成白眼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不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才会被赏识,可是,现如今大多数家庭中,孩子可谓是“位高权重”。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饭后推开饭碗就去玩了,父母则忙着收拾碗筷;孩子生病了,父母会无微不至的照顾,父母生病了,孩子却不管不问。

父母宠爱孩子,好的东西紧着他吃紧着他穿,全家人都围着一个小家伙转,孩子却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一切。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把这看成理所当然,从而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

所以,无论你多么无私,都应该让孩子看到你的付出,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恩情,你对他的爱,从而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懂得感恩。可以给孩子讲一讲你工作的艰辛,并时常为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有感恩的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随意顶撞父母

这样的行为最常见,也是孩子不孝顺的开始。因为很多的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对孩子百般呵护,有求必应。正因为如此,有的孩子但凡有点不顺心的事,父母做的不合他的意,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狂发脾气,顶撞父母。

这种孩子父母可不能再放纵了,若不加以制止,可能会持续一辈子,等咱们老了,也别指望着孩子会好脸相向,因为孩子习惯了索取。

如果父母以孩子还小为借口放纵他们,那么以后就有的罪要受了。正因为你的溺爱,让他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不及时改正,将来长大定是一个“不孝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孝顺就是要对父母百依百顺。

当孩子出现顶撞行为,父母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的不好。如果是孩子耍性子,父母一定要及时的引导,教育,让他摆正心态。

一个从小能做到孝顺父母的孩子,他的运气一定不会差,未来一定会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习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因为大人对孩子过于宠爱,导致现在很多孩子在生活中都是小霸王型的,不能轻易地接受挫折和失败,很多事情,明明知道是自己做错了,当你说他一句,他愣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把错怪在家长身上,多说两句,地上撒泼打滚让人没有办法。

这类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一切都是父母的溺爱惯出来的。如果不及时改正,将来长大也是一个“不孝子”。

每个孩子内心都希望自己是父母的好孩子,所以害怕犯错,一遇到父母的严厉指责,孩子就觉得自己会失去作为一个好孩子的形象,进而就想办法把责任推给别人,借以维护自己的形象。长大后,孩子犯错了首先不是想着反省,而是想方设法“嫁祸于人”,很难改正错误。

四、对好的东西实行霸占

在很多宝宝的心里,都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好吃的好玩的一切一切的好东西当然应该全部归自己才对。所以凡是家里出现的好吃的、好玩的,自己喜欢的,就一定要独占。这种孩子一般都是想到什么就要要什么,并且一定要拿到手才行,完全不考虑家长的为难之处。其实这也是不孝顺的一种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的童年时代,是性格培养的关键期,一方面,家长发现孩子种种错误行为,应及时纠正,在生活细节上引导,做好教育;另一方面家长自己也要做好榜样。

若孩子很小就爱霸占东西,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分享。父母若不加以教育,便会助长孩子这种自私自利的性格的养成发展,基本可以想象,等老了以后,孩子会怎样对你。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夫妇很不孝,把年迈的双亲撵到破旧的小屋,用小木碗送剩饭剩菜给老人吃。一天,他们的儿子在刻一块木头,一问,孩子说“我在刻木碗,等你们老了好用。”夫妇幡然醒悟,扔掉木碗,好好孝敬老人,儿子也转变了对他们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想要拥有一个孝顺的孩子,就必须在家庭中,让孩子从小体会“爱”的教育和“孝”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