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在空调房里哭,也不要在太阳底下晒,这是许多人三伏天的真实写照,大部分年轻人都无法忍受高温炙烤的感觉,都在想着如何防暑降温,却不知道自己会把寒气送入体内,最广泛的例子就是夏季是感冒的高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盛夏之时,随着外界气温不断升高,人体阳气旺盛为达平衡,全身毛孔舒张散热,而这时候在空调房里呆着,寒气非常容易侵入人体,尤其是大量出汗的时候,突然进入空调房,会有一阵哆嗦的感觉,这就是寒气进入体内的表现,无形中这些寒气会在体内形成寒邪,寒邪有凝滞的特点,就像水会结冰一样,血脉受到寒邪的侵袭,会凝滞不通,引起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脖子痛、肩背痛、心胸痛、胃痛、胁肋痛、腹痛、腰腿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受了寒邪入侵却不自知,青壮年不明显,在中老年人身上往往能够得到表现,如手脚凉冷、脸上长色斑、月经不调、容易疲惫、怕冷等,冬天之所以怕冷、手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导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冷饮,空调都会导致寒邪损伤脾胃。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意思就是寒邪严重会导致运水不利,水湿困脾,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湿气重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适合吃生姜是有道理的,无论是姜茶还是泡姜,它的驱寒除湿作用人人得知。既能温养体内阳气帮助散寒,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暖脾益胃,帮助除掉脾胃滞留的寒邪,恢复正常运化能力。不过此时脾胃还处于虚弱状态,需要一把助力才能除掉淤积的湿气,《本草纲目》记载:茯苓、赤小豆、薏米,白扁豆、枸杞、莲子等都是益于健脾祛湿的食材,留传至今,几乎有点常识的老百姓都知道用薏米,山药,红豆之类的熬粥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100克、红豆50克、芡实10克、枸杞5克

做法:

1、薏米、红豆去杂质洗净泡发两小时

2、将薏米、红豆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至沸腾,再加入芡实、枸杞小火煮3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薏米山药粥

材料:薏米50克、枸杞15克、山药50克、葛根10克

做法:1.将所有材料放入电饭锅内,再放2碗水,功能设置为“熬粥”状态,

2.出锅即可食用,吃时可加少许盐调味。

三伏建议:

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控制时间,更不要靠近直吹。此外,空调房内的温度不宜设得过低,最好控制在26~28℃,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将其设置为“睡眠模式”。

热水泡脚

利用水的温热效果,扩张足部毛细血管,使得全身血液循环通畅,每天坚持用40℃至45℃的热水足浴30分钟,有着驱寒保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