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有托和无托的区别——无托即没有传统的枪托,将机匣及发射机构包裹在优化设计后的枪托内,握把前置,弹夹和自动机后置,从而保证枪管长度不变或加长的情况下,缩短全枪的长度。由于无托步枪(比如95式国产步枪)其枪管长度更长,所以一般精度也会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图所示,瞄准基线过高“易爆头”是95式步枪或者说无托步枪的主要“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所示步枪分别为03式、95式和81式,图中红线所示瞄准线的长短也是所谓“专家”总结出来的另一大缺点之一——95式瞄准线过短。其它诸如外观、工艺等问题就不说了,先就以上两点简单说一下。

为什么国内03式多用于边防,而95式则广泛列装全军

现代战争与二战已经完全不同。抗日的时候咱们用缴获的三八大盖、汉阳造就能打的有声有色,而解放战争期间再用这样的装备与国民党直属的美械师打,那就有点玩笑的性质了。可以说,若不是国民党及国民党军队问题一大堆、实在太糟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再到朝鲜战争的胜利完完全全是各精锐之师用人命堆出来的;然后是对越反击战,81式自动步枪终于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6式冲锋枪,60年代“子弹倾泻”就已经开始流行

80年代,81式的出现意味着什么呢?各位看官仔细想想,自动步枪的出现意味着,即使在相对落后的亚洲,拉一枪打一下的时代都结束了!意味着“火力压制”成为了战场常态,此时追求的已经不再是“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而是要用无数颗子弹“怼”死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1式作为自动步枪兼顾了自动射击与精度

再回过头来看看,拿瞄准线过高易爆头、瞄准基线过短不好瞄准来喷95式合理吗?不说现代机械化部队对装备的要求是轻便、短小,就说说近代战争——几十年前就不再追求点杀了好吗?更何况95式步枪的高精度是出了名的!

自我国军队开始现代化改革以来,机械化一直都是我们的目标。95式的换装用了20年,换装完成之时,当时的七大军区机械化也基本完成,其中道理不必再说了吧。而边防部队之所以多装备03式,个人以为完全是武器多元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