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村丨鸟笼编制艺术之乡

民族文化旅游村

地理位置:

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拉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龙泉镇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东与排正村相连,南抵中华村,西抵丹寨县东湖水库、北与丹寨县果园场接壤,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是一个苗族聚居且远近闻名的民族文化村,最著名的便是这里的鸟笼工艺了。不仅畅销我国内地、香港、台湾地区,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那么“卡拉”为何意呢?

“卡拉”在苗语里就是“好”的意思。全村114户中从事竹编工艺的就有98户。由于其生产鸟笼的历史悠久,在200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鸟笼编制艺术之乡”,成为贵州标志性的地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这里靠的是传统手工艺

走进卡拉苗寨,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人居环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手工编制

在村口,身着苗族盛装的姑娘们笑意盈盈地邀请人们喝米酒,男女老少自发地跳起欢快的苗族芦笙舞蹈。寨子里一栋栋苗家吊脚楼掩映在树林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楼的厅堂、院子里堆放着已编制好的鸟笼,呈现出家家编制鸟笼,户户都有鸟笼,人人都是艺人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鸟笼的兴起

凡好养鸟者,最讲究称心如意的鸟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多有爱鸟养鸟的习俗,而鸟笼成为必不可少的用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丹寨县卡拉村已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老手工编制鸟笼专业村。据说,卡拉村的鸟笼编制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为采用本地优质上好的楠竹为原料,所以具有不干裂、不变形、坚固耐用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工艺做工精巧、品种繁多、造型各异,或小巧玲珑,或美观大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除了普通鸟笼外,卡拉村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深受人们喜爱。

丨手工编制

卡拉村鸟笼制作始于家庭生产,用竹子编制而成的手工艺品是卡拉苗族人民的绝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鸟笼固然漂亮,要制作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是最简易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原生态鸟笼,也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是手艺最为娴熟的师傅一天最多也只能做5个。如果做比较精致的笼子,还需用小刀慢慢地抠,要花10至20天才能做成,而顶级的鸟笼所要花费的工夫就更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丨斗鸟养鸟,情趣盎然

苗族人喜好养鸟。卡拉村由于山林密布,这里的民族长期以来从事狩猎活动,因此,捕鸟、养鸟和斗鸟也就成为重要的集生存、娱乐为一体的比较普遍的民间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随着保护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意识普遍增强,村民们不再狩猎和捕鸟,但养鸟和斗鸟仍是一项重要的娱乐活动。斗鸟也叫斗画眉,该村人人喜欢喂养,它有美丽的羽毛,精干的身段,嘴尖而好斗。

丨逐渐发展的旅游

卡拉民族文化旅游村主要以鸟笼编织、芦笙及民族服饰为主,目前该村在以稳定发展鸟笼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抓好农家乐,以体验式的旅游为主。让游客能参与进来,进一步丰富苗族文化内涵,让更多民族元素得以传承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