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是父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孩子在小时候的自律水平,可以预测孩子未来获得的成功和幸福。也就是说如果你花时间教会你的孩子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技巧,孩子在学校、群体、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极大的成功。

相信大家在很多的课堂上都听说过:管理自己的冲动行为、延迟满足的艺术、情绪的调节等等名词术语。是的这些术语很重要,孩子的自我监管是他们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如何才能教会孩子的自我控制的艺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想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说教,不想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脾气暴躁、崩溃、发火、失控,更不想在和孩子的沟通中感觉到自己的失败和无能,我们要怎么办?其实教会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并没有那么难,父母需要的是耐心和极大的奉献精神,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孩子和自己发展对孩子和家庭长期利益的行为,而这样的收益真的超过短期痛苦带来的不安。

哪些方法可以用起来呢?

一、让孩子明白具体而细致的规则

对所有年龄的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孩子需要知道详细的规则,细分到行动准则上来具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家长要和孩子详细的解释清楚才行。

规则越清楚、越简单、越容易明白,家长就能越多的来强化规则,而孩子也能更容易满足家长设定的各种期望和要求。

比如: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和孩子说不许看电视,这个规则就很模糊,我们可以细分到:

1.读书、写作业的时候不许看电视。

2.吃饭的时候不许看电视。

3.家里有客人、和父母一起聊天谈话时不可以看电视。

4.当天的作业任务没有完成前不可以看电视。

5.晚上超过9点以后不允许看电视。

把规则制定清楚,孩子就更容易遵守,家长监管也会更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制定规则之后,是提醒而不是唠叨

孩子的年龄越小,他们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分散,所以家长需要花时间来提醒孩子,但是不管孩子是年龄小,还是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家长的唠叨是可怕的。无时无刻的唠叨,导致所有制定的规则都会失效,孩子在内心和家长形成消极对抗之后,规则也就不再是规则。

把规则写下来,郑重其事的写下来,然后提醒孩子具体在哪条规则上犯了错,孩子越界之后,家长负责提醒,而不是板着脸吆喝和侮辱。

三、正向加强很重要

正向加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情。

在和孩子沟通规则和自我约束的技巧时,可以通过正向鼓励来增加孩子的某种“规则的、理想的”行为重复的可能性。正向积极的强化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进行自我控制,这也就是我们很多家长要学会的:

多去鼓励孩子积极的行为!但是请注意不是表扬孩子的聪明和能干,去鼓励孩子的积极的行为,在具体的行动上的优秀的表现。比如幼儿园的孩子喜欢的小贴纸就是正向积极的奖励,年龄大的孩子得到父母的拥抱和肯定也是一种积极的加强。

想尽各种办法去鼓励孩子点滴的进步,这真的很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规则的一致性原则

“妈妈,你不允许我看手机,你怎么在玩手机?刷微信、看朋友圈、看小视频,这不公平……”

“妈妈,你说过的遇到问题要解决问题,发脾气没有用,为什么你却经常发脾气,下次我也这样……”

“爸爸,你说过的每天要坚持阅读,我读书的时候你坚决不玩手机,可是你没有做到……”

在生活中,我们一次次的给孩子制定这样、那样的规则,恨不得把孩子打造成一个“别人眼里的别人家的完美小孩”,但是在制定各种规则的时候,我们却往往成为主动的规则的破坏者。

在生活中我们制定的各种规则,如果父母没有遵守,你的孩子就不会认真对待规则。很多父母会忽视这一点,不断的使用奖励措施来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但是如果父母忽视对自己行为的自律和履行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承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自我控制和自律的能力。

九斗跨界平台: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长拼对了才有意义!平台持续更新实战指导性强、家长可轻松应对帮助!关注微信公众号:crosseducation学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