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kerry

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作为献礼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从立项之初就已经备受关注。在这个暑期档更是刷足了存在感,话题与热度齐飞,前有小鲜肉自带流量,后有叶挺后代炮轰小鲜肉再造话题。

《建军大业》的热度不仅仅是因为是“小鲜肉”与革命英烈后代之间的“战争”,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次的“商业化”与“主旋律”之间磨合对于不同类型观众的不同反应。主旋律试图向市场靠近,以主流的年轻观众为主要受众,自然遭到了一部分坚持严肃向观众的反对。叶挺后人叶大鹰连发数十条微博怒斥主旋律电影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沉重历史娱乐化的不满,对于这种做法不予评价,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建军大业》迈出商业化主旋律这一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尽管《建军大业》无法看到豆瓣评分,但从微博、猫眼等等平台看到口碑尚可,上映两天,票房破亿,超越前作《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不成问题。当然,不排除其中的“主旋律”优势,在排片及票补上都力度惊人。《建军大业》既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商业片,在除却它的主旋律元素之后,作为一部商业战争片来讲,《建军大业》也在及格水准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却找了一个香港导演,而这个香港导演,用他的方式拍出了一部主旋律大片。

年轻化的《建军大业》,需要一个懂年轻人的导演

刘伟强作为香港黄金年代最知名的导演之一,对商业电影模式可谓驾轻就熟。怎样把电影拍得好看,把故事讲的动人是一个商业导演的基本功,刘伟强是这方面的佼佼者。早期曾做过王家卫与杜可风的御用摄影师,在构图与画面上有着极高的造诣,执导《无间道》《古惑仔》《头文字D》等多部年轻化的商业电影,不仅仅对年轻人的口味把握精确,更是以凌厉的剪辑,克制的摄影与反常规的人设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受到年轻观众的追捧。刘伟强执导这部年轻化的《建军大业》,再合适不过。

刘伟强擅长拍“男人”“热血”“江湖”众所周知,暴力艺术与高潮迭起的情感作为辅助,将电影中热血男儿塑造的有血有肉,让人过目难忘。这次执导《建军大业》,浓烈的刘伟强风格立现,黑帮,青春热血,漫画感,少年意气,血肉横飞以及最精彩的爆破戏,都能够看出刘伟强的印记,其中战争场面中的手持摄影更是一绝,在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增加了真实感,更大程度上调动观众情绪,增强感染力,达到与戏剧人物同悲喜的身临其境,让观众更接近历史,也更接纳电影。

刘伟强执导的漫改电影《古惑仔》一度在内地封神,成为当时年轻人内心空虚挣扎最真实的写照。接下来《无间道》更是将刘伟强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拒绝脸谱化的人物形象,突破人性边界,重新定义了香港电影警匪犯罪类型片。《风云》《头文字D》都是漫改作品,一如既往的热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正如“香港电影”所说:在拍年轻人喜爱的题材上,刘伟强好像从来没有输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伟强对于年轻观众口味的精准把握,商业化娱乐化的同时将主旋律价值观最大程度上的传输给年轻观众,这与《建军大业》的“主旋律”任务不谋而合。《建军大业》故事主要讲的是革命先辈年轻时的故事,无论是从题材上,还是人物状态上,选择一个懂年轻人的导演,都是必然。

年轻化的《建军大业》,当然需要一个懂年轻人的导演。

一个香港导演的爱国主义,更青春更热血更燃

刘伟强在基于对历史的尊重下,故事发挥空间更大,最大化的做到历史事件电影化。导演刘伟强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讲到,对于“建军”也是做过相关史料的研究,有了了解才能够更好做到的对故事情节、画面的精准取舍。刘伟强香港导演的身份,使他有着区别于熟悉历史环境的内地导演,他能够有多维的角度的去看历史,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发掘出历史之外的电影化的故事。作为香港导演,来拍不熟悉的主旋律电影,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就《建军大业》的完成度来说,瑕不掩瑜,刘伟强成功的还原了一段“历史”。

《建军大业》主要故事集中在“四一二革命政变”“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四个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勾画出的建军过程,基本上比较贴近历史,在剧作上也较为流畅,不会出现碎片化的故事不集中,矛盾冲突不明显等明显的诟病。在历史框架既定的基础上,刘伟强完成了一次具有个人特色的执导。

在《建军大业》开篇中,出现的“黑帮”带着明显的刘伟强风格,屠杀学生与共产党人士悲壮画面大尺度的感官冲击在节奏与情绪上都稳步跟进,明显的电影化大于历史,在剧作中出现不严谨的地方被诟病。例如张涵予饰演的“杜月笙”,独立于故事情节,为了出场而出场,没有服务于故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整段情节依旧充满情绪,暴力美学无处不在,更能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是电影中两场战争是重头戏,文戏好看,武戏燃爆,不仅仅在其中穿插了领袖人物的成长史,人物丰满立体,战争场面更是前所未有的燃,热血喷张,节奏紧锣密鼓,多线并行,张弛有度,调动观众情绪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

马天宇饰演的粟裕与刘浩然饰演的林彪,电影中都是19岁的年纪,与演员年纪相仿,代入感比较强。这种年轻化偶像化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也释放出《建军大业》区别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的地方,更青春向。被炮轰的小鲜肉叶挺的饰演者欧豪,则是热血,燃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漫画感的剪辑与运镜,配上年轻的面孔与倔强的眼神,在“南昌起义”中的“叶挺”与“粟裕”,在战火中坚定的眼神与脏的脸,满满的青春热血,加上战争大场面,整个氛围燃的似乎走进了某部少年漫,极大的调动观众的情绪,主旋律电影,似乎也不是只能严肃说教,还能燃爆。

三河坝战役中“白宇”饰演的“蔡晴川”死守三河坝,情绪饱满,不管有没有还原历史场景,至少在气质上,已经非常接近历史原型了。最后拼死引爆炸弹的场景,不管是在情绪铺垫上,还是爆破戏的场面震撼,以及最后情绪落点在第三方(朱德)肃然起敬的敬礼。悲壮的情绪迭起,赚足了泪点,也是电影中最令人深刻的场景之一。这不得不归功于导演精准的调度能力与节奏把握,深刻而浓厚,这也是商业片导演的特征之一,尽可能的服务观众,刘伟强把这部主旋律电影做的很特别。

甚至有网友调侃说在《建军大业》中看到了《古惑仔》的影子,《建军大业》不像是一部历史主旋律片,而更像一群年轻的“古惑仔”从军打仗的故事。如果能从其中看到古惑仔,恰巧证明了《建军大业》更青春更热血更燃,毕竟《古惑仔》是燃到不行的青春啊!

刘伟强用《建军大业》证明,商业片跟主旋律不矛盾

《建军大业》最大的争论“小鲜肉”还是“老戏骨”的根本冲突就在于剧作的整体基调到底是应该“严肃”还是“娱乐”,归结到本质上却是“商业化”与“主旋律”两种题材的对立,二者并非不可调和。刘伟强用《建军大业》证明,商业片跟主旋律并不矛盾。

《建军大业》选择与刘伟强合作,不仅仅是看重刘伟强出色的导演能力,另一方面更看重的是刘伟强作为成熟的商业导演对于市场的把控能力。想要将商业化与主旋律结合,拍出新意,在承载主旋律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拥抱市场,选择成熟的商业导演,无可厚非。

刘伟强的导演功力毫不质疑,《建军大业》是好看的,作为商业片来看,战争场面恢弘,人物情感饱满,但是同时它还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它要承载的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是必须承担起主旋律电影应该承担的历史性与教育意义。刘伟强作为香港导演,相对来说在历史与主旋律的认知都不如黄建新,韩三平等导演,他来执导主旋律电影,势必会招来质疑,主旋律电影,还能够完成“主旋律”任务吗?

《建军大业》作为主旋律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严肃为基本调性,但是与此同时,主旋律电影还肩负着传播,教育的责任,要想做到传播最大化,尽可能多的覆盖受众人群,势必要做到“接地气”。“伟光正”的“样板戏”时代早就结束了,生动,有趣,真实才是现代年轻观众的口味,而“小鲜肉”加入让主旋律变得“接地气”起来,一个个只存在于历史课本上的“人名”变成了画面中“鲜活”的形象,他们青春、热血、冲动、真实,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了解历史,走进历史。

诚然,商业化可能严导致主旋律电影严肃性的缺失。革命领袖偶像化,除了在颜值上有出入外,在性格上也有大的改动。如被叶大鹰炮轰的“叶挺”的饰演者欧豪,在《建军大业》中的欧豪,热血,冲动,匪气十足,人物丰满生动接地气,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够严肃,娱乐化历史人物容易引起一部分观众的反感。但是就市场大环境来说,主流的年轻化的观众更接受这种娱乐化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在不违背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编,既能丰满人物,同时也能增强电影趣味性与可观性。

《建军大业》在主旋律的框架中做到了尽可能的商业化,“小鲜肉”的加入,在号召力扩大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榜样形象,达到“主旋律”教育目的。二者结合,《建军大业》用两天破亿的票房证明,主旋律商业化是行得通的。

选择刘伟强来执导《建军大业》,无疑是选对了。他用《建军大业》证明了,商业片跟主旋律并不矛盾。

招聘】主编、记者 【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微信:15201655723

邮件:28529569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