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刊发于《两岸视点》杂志2017年第07期,总第048期,转载务请联系授权。

【导读】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红袍”在中国的茶文化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拥有三大遗产金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岩茶之王六棵大红袍母树的重要地位更是不言而喻。接下来,就跟随本文作者来探寻大红袍母树管护的点点滴滴。

文/邹全荣

大红袍,是高悬在武夷山石崖绝壁上的一则神话。

大红袍母树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后,每天接受着来自天南海北游人目光的洗礼。无数瞻仰的目光,甚至超越了骄阳的灼热!但是,由于大红袍母树管护制度的严格,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任何人都不得私自攀岩接近大红袍母树。

伫立九龙窠的这处北崖下,六棵大红袍母树显示的是平凡质朴,与众茶丛一样,平静地舒展着绿叶,并无神奇之处。一任春去冬来,相伴星移斗转。春在枝头嫩绿,秋在叶间老去。大红袍母树的生命,平常得如同周边的所有茶丛。

2006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对作为拥有三大遗产金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岩茶之王六棵大红袍母树,对它们进行特别管护,停摘茶叶,留叶养树,目的是为了让大红袍母树能延年益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为采写武夷山市政府加强对大红袍母树夏季管护工作的报道,

与茶业局茶科所工作人员一起为大红袍母树摘除病虫侵害后的僵叶

2011年5月,是大红袍母树停摘养树后的第5个年头。也是武夷山市政府职能部门对大红袍母树进行一年一度管护的最佳时间。

5月25日这天,小满刚过,天气晴和。作为武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之一的我,协同茶业局和有关茶学专家十余人,带着照相机和笔记包,一起来到大红袍母树生长的九龙窠,对大红袍母树进行夏季特别管护。我的任务是在现场跟踪采集管护大红袍母树的实况,全程记录相关管护过程的信息。大红袍母树茶丛,位于九龙窠北崖,离地面高约十二三米,南面朝阳,北面临崖背阴。九龙窠崖脚下的一排排茶园,刚刚采过了头春的茶芽。茶园里,只见茶丛,不见嫩叶。唯有立于崖畔的那六棵大红袍母树,树冠上还漾起一层新绿,那层漾起的新绿,就是大红袍母树枝梢上萌发出来的嫩芽。

我们借助一架高四米多的梯子,上到了峭壁一个斜面上。峭壁斜面凿有数个间距不等的脚窝,是为了能让人攀登悬崖时有个立脚点。我们左一脚右一脚地踩在脚窝上,用手抠住崖壁上的一处处坑窝,攀上了栽培着大红袍母树的石台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有幸零距离地接触到神秘的大红袍!

武夷山市茶业局茶科所高级技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宝顺在为大红袍母树根部进行管护

双脚踩在大红袍母树的园台上,俯瞰脚下葱笼茶园和涌动的游人,心里泛起一种莫明其妙的情感,我还是把这种情感称之为“大红袍情结”吧:这种“大红袍情结”完全来自于我零距离的与它们接触:高洁,俊逸,神秘。这种情结待我们循梯下到悬崖底时,仍绻缱于崖壁之上。平生第一次站在崖壁的茶园上,我对管护大红袍母树的先人们,油然而生敬意。是他们巧借天工,克服搬运石块的艰难,利用九龙窠绝壁一处凹窝,砌以石块,拓为平台,承接悬崖上方风化后溜下来的砂壤土,凭人工苦力造就了这一方可供千秋万代观赏的盆景似茶园。根据“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区”碑文记载,这处恰似茶的盆景的梯形石砌平台,仅有25平方米,也正是这处稳立风雨中近四百载的平台,才让六株大红袍母树立稳脚根,焕发出岩茶之王的魅力。

我用相机拍下了大红袍母树的枝枝叶叶,也记录下了管护工作人员认真修剪、清除杂草、摘去病虫残叶的情景。此时小满节气刚过,前两日又下了几场雨,峭壁上的水往大红袍母树生长的根部流下,石垒的平台茶园容易积水,特别是崖壁脚下积起了水洼。工作人员赶紧用手扒开淤砂,让积水流出石台,以防止过度积水会浸烂大红袍母树的根。 技术员小心地修剪去树根部萌发起来的徒长的枝条,把一些缠在母树根部的有害杂草和藤蔓连根拔除。他们一边把大红袍母树上被鸟兽伤害过的残叶摘除掉,一边对存在病原体侵染的叶芽,一片一片地找出来摘除掉,绝不施用农药。大红袍母树无性繁殖特征明显,尤其是枝条上过量地长起了茶籽,这些茶籽每年都积压枝条上,要消耗掉许多母树上的营养和能量,影响了茶叶的新芽增长。因此管护人员摘除掉茶籽,有利于减少母树的营养和能量消耗,利于老枝新萌和母树复壮。

我们对大红袍母树夏季复壮管护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当我们正要往悬崖边撤去梯子时,崖底下许多游客,都往大红袍母树靠拢过来,请求我们把梯子让给他们爬上来,与大红袍母树合个影,他们对大红袍母树向往已久的那种心情,我们是理解的,可是要攀登上悬崖,这又是决不允许的。因为大红袍母树已列入“国宝”,政府又曾以一亿人民币投了保险,对它的安全管护,责任实在是重大。没有取得特殊批示和许可,谁也别想零距离接触到大红袍母树。

按岩茶传统制作工艺对鲜叶进行自然阳光萎凋

下午,笔者跟随茶科所工作人员到幔亭茶厂,观察对大红袍母树进行修剪时收集在一起的2.5斤鲜叶的加工制做。幔亭茶厂立刻按岩茶传统制作工艺对这点鲜叶进行自然萎凋、摇青。技术人员还对一些叶片叶芽进行数据测量,标本制作。我们量得采自大红袍母树徒长枝上的“两叶一芽”(即两旗一枪)长度6厘米。叶面狭小,叶质不厚,最嫩新叶形状有如雀舌。嫩芽青绿色,叶面无腊质。在阴天的自然温度(中午25度至28度之间)下自然萎凋后,又经摇青,异香散出,其茶青泛出幽香,气味淡雅,沁人心脾。

究竟大红袍母树有多少年历史?有人从《元史》追溯起,认为其中记载过建州的贡茶,那是武夷岩茶,多举石乳为贡茶代称,并未见大红袍之名。而大红袍之名,却出现在明朝初期的文献中。胡源洁《夜宿天心》诗中云:“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胡源洁所言红袍,即指武夷山茶,表明永乐年间已经使用大红袍这个名词。由此推测,大红袍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石刻“大红袍”三字,高踞于九龙窠摩崖边上,对六棵大红袍母树的真伪,不妨引陈舜年所著的《武夷山的茶与风景》一书中的记述。该书《上篇·茶》明确记载了大红袍有正副之分:“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这句话中藏了个谜。为了保护“正大红袍”茶树,僧人故意在“副大红袍”茶树附近(即现在的九龙窠)刻上“大红袍”三字,以转移游人的视线。因为“副大红袍”长在(九龙窠)较高的地方,游人不易采摘。僧人这样刻意地“掉包”,实属无奈之举。但此举既可以保护“正大红袍”茶树,无意中也大大提高了“副大红袍”茶树的名气,延续了“大红袍”的品种和品牌。当然,这种观点暂且存此一说。

但不管怎能样,石刻“大红袍”三字,既然与六株母树在崖壁上相映生辉,武夷茶如今欣逢盛世,大红袍母树更是常萌新绿,九龙窠这方悬崖绝壁,永远托举着人们对大红袍母树持有的久仰之情。

【《两岸视点》杂志独家稿件,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编辑:玉山

《两岸视点》杂志赠阅开放,欢迎留言地址收件人,免费获取赠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