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历史与景观小V在之前为大家讲述了很多,今天咱们说点不一样的话题,聊聊民间有关颐和园的传说或故事,这些故事全部从咱们百姓口中收集整理,不信你看,第一条故事,也许你就没有听说过!

01知鱼桥的传说

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故取名知鱼桥。可是您知道关于知鱼桥的传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谐趣园修建好后,可把乾隆给乐坏啦,便随口诌出一首歪诗,把东海蓬莱的两个仙人给招来了。

一天晚上,两位仙人驾鹤来园中看景。没想到惊动了看园子的老太监。老太监从屋里走出来一看,有两个老头儿正在前面走着。老太监刚要大喊一声,就听见一个老头儿说:“仙兄,这人间的谐趣园并不比蓬莱差,就是显得有点儿空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手里的龙头拐棍朝天上一扔化作一条白龙,就一头扎进湖里,龙身子变成了一座汉白玉的石桥,龙头变成了桥头的石牌坊。老太监看到这儿,忍不住,喊了一声。

两个仙人受了惊,各自跳上一朵盛开的荷花,化作两朵祥云飞走了。天亮后,老太监忙把夜里发生的事儿告诉了乾隆。原来是谐趣园的美景感动了神仙。于是,乾隆走到桥上,提笔在石牌坊上写了“知鱼桥”三个字。

02乾隆爷在山水中布了一个迷局

从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个寿桃。乾隆爷在山水中布了一个迷局。仿照西湖把昆明湖划分成“里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进一步把外湖分为两个部分。把湖水分成里外湖主要是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达到“山环水抱”的格局。

为什么要山环水抱?“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传统风水的一条重要定律。传统风水的本质是强调对人身心有益的感受。因此,在传统风水里,山要有蜿蜒起伏之曲,水要有流连忘返之曲,路要有柳暗花明之曲,桥要有拱券之曲,廊要有回肠之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曲”寓意着什么?含蓄、环抱、积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机。所以要“山环水抱”。想必乾隆一定是深谙此道。

03佛香阁未解之谜

上世纪70年代,清史专家意外发现一张贴着两个黄签的图纸!其中一个黄签上写着“恭呈慈览”,另一个写着“依旧式重建”,于是,史学界,关于佛香阁到底是9层还是3层之谜就此解开。

佛香阁是乾隆参照杭州六和塔样式设计建造的,当年本计划修建9层,但修到8层时意外倒塌。同时,北海琉璃塔工地也发生火灾,乾隆认为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将其改为三层设计。

04乱世中艰难开放

我们常常去颐和园赏玩,但谁知道,颐和园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溥仪退位后,民众要求到颐和园参观呼声越来越高。于是,1913年4月24日,清室发话,每月阴历逢六开放,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为开放时间,每次以十人为限,女士不得进入,还要求只限各政党及军学界人士。

这哪是对普通民众开放,关键还歧视女性。当然,妇女界一百个不乐意,于是强烈反对。所以,章程实施不久后便不得不放宽,女士可凭特殊执照入园参观。这一时期,颐和园还没对百姓开放,直到北洋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导致皇室经费逐年欠缺,为了增加财源,1914年清室提出,《颐和园等处售券试办章程》,于5月6日正式售票开放颐和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程中,规定入门券票价为大洋1元2角,当时,人们只能从东宫门北小门进入,而“导游”这个行当也已在颐和园出现。北伐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入京,于7月1日接收这里,颐和园才成为真正的公园。

颐和园除了故事多,还有一多,就是颐和园的桥多,在众多颐和园的桥里,也隐藏着不被人知的秘密,接下来跟着小V一起,一探到底。

05最长的古桥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横跨在东堤和南湖岛之中,始建于乾隆年间,桥长150米,宽8米,有17个拱形桥洞连续而成,它是颐和园里最长最为精美的古桥

06最小的桥无名旱桥

在涵虚堂西侧的叠石之上有一座没有名字的桥,其实就是一块板架在叠石之间,长约一米宽有四十公分,堪称颐和园里最小的石桥。

07最有诗意的桥柳桥

柳桥位于西堤的最南端,始建于乾隆年间,名称取自杜甫诗句“柳桥晴有絮”。桥基为花岗岩条石,桥下有方桥洞,两侧桥肩下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为颐和园唯一的五孔石桥。

08乾隆最钟爱的石桥知鱼桥

知鱼桥位于颐和园后御道最东侧的谐趣园内,建于乾隆时期,是乾隆最钟爱的石桥。

09最圣洁的桥接引桥

接引桥位于排云殿西侧的清华轩院内,此桥为单孔石桥,上有汉白玉桥栏杆,接引桥架在一个八角池上面,八角池称之为“八角莲池”,池水象征佛教的八功德水,这座桥象征着连接佛缘净土。

10最善变的桥辅桥

颐和园东堤最北侧有两座桥,一座“闸桥”、一座“辅桥”,两座桥穿过“文昌阁”就能看到。两桥并排,闸桥高、辅桥低。慈禧修建颐和园时将此桥圈出了颐和园,直到九十年代颐和园东墙外扩把它又圈了进来。

11最不是桥的桥北宫门外石桥

现在已是一片绿地的石桥。昔日桥下走水,如今沟满壕平,不是桥的桥——北宫门外石桥。

12最美的桥玉带桥

此桥可称为颐和园里最美的桥了,建于乾隆年间,桥两侧栏杆正中的栏板外侧镌刻着“玉带桥”三个字,为乾隆御笔。

13最赏心的桥练桥

练桥建于乾隆时期,光绪年重建。此桥位于西堤平桥北侧,为单孔石桥,桥上是一座四方形的重檐攒尖顶的桥亭。乾隆时期这里就是观荷花的好地方。

14最有情趣的桥七折桥

七折桥位于万寿山西麓,和荇桥一样也是链接小西泠的桥,只是荇桥早万字河的南端,七折桥在北端。七折桥为木桥,顾名思义桥面有七道弯,折桥的小小变化就改变了直桥的呆板,增加了情趣。

15最高的单孔石桥寅辉城关石桥

此桥位于后御道寅辉城关西侧,石桥高架在涧沟之上,桥建于清漪园时期,为石质,单孔,高有十数米,是颐和园最高的单孔石桥。九十年代为了保护古桥,桥面和栏杆都用木头包围保护起来。

16最苦难的桥界湖桥

界湖桥是西堤上最北侧的一座桥,建于乾隆时期。桥基石质,三孔,均为方孔。此桥历经劫难,一是名称的更换,初叫“柳桥”,后与西堤最南侧的界湖桥相互易名;二是桥亭被毁后光绪朝没有复建,直到今天;三是栏杆材质改来改去,先是石质,后改为木质,建国后又改为石质的。

颐和园的“最”远不止于桥上,只有这些最的话,岂不有负于皇家园林的称号。颐和园的“最”,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最负盛名的“园中园”谐趣园

颐和园由数个 园中园构成,其中最最负盛名的“园中园”就是谐趣园。趣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原名惠山园,系仿江苏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此园进行了大修,并取乾隆《惠山园八景诗序》中“物外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意境,更名为“谐趣园”。

中国最长的走廊颐和园长廊

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又重新建造。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有548根柱子,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

颐和园的故事和记录,咱们暂且讲述到此,在颐和园的历史中,这些内容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还会陆续发掘颐和园厚重的历史,为你展示一个更为生动立体的颐和园。上述内容中有民间传说,也有史料记载,只为大家在空闲时阅读欣赏,为你还原一个立体的海淀。

来源:v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