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篇文章刷屏了,大意是说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其核心思想主要是这么一句话:“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原文回顾

北京没有人情味

(节选)经常被外地朋友批评:北京人钱多装逼不热情。都到了同一个城市,干嘛不一起聚聚?几十年的交情,还不把我送到机场?事实上,北京人很难像外地人一样热情——来去接送,全程陪同,北京人真的很难做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其实是外地人的北京

(节选)很多人一提北京,首先想到的是故宫后海798,是有历史有文化有高楼大厦。这些东西好不好?好!自豪不自豪?自豪!但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北京人感受更深的是拥堵雾霾高房价,是出门不能动弹,在家不能呼吸。

北京终归是北京人的北京

(节选)在北京,没有祖产的移民一代,注定一辈子要困在房子里。十几年奋斗买一套鸟笼子大小的首套房;再花十几年奋斗换一套大一点的二套房,如果发展得快,恭喜你,可以考虑学区房了。

北京人,只能从经纬度去寻找故居

(节选)我们这些外来人一边吐槽北京,一边怀念故乡。事实上,我们的故乡还回得去。它依旧存在,只是日益落败,我们已经无法适应而已。但对于老北京人而言,他们的故乡才是真的回不去了,他们的故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物理上的改变,我们还能找到爷爷当年的房子,但多数北京人,只能通过地球经纬度来寻找自己的故乡。

北京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节选)那些追梦成功的人正在逃离,他们去了澳洲,新西兰,加拿大,美国西海岸。那些追梦无望的人也在逃离,他们退回到河北,东北和故乡。
还剩下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现在这篇文章因为反响太大被下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弱者以及自认为是弱势群体的人,在其中找到了共鸣——包括那些没有“五套房”的“北京人”,其中的不少自认为是弱势群体,吵着跟该文的作者张五毛要五套房——张五毛在文中提到说,“没有五套房,你凭什么气定神闲?凭什么感受生活气息?凭什么像北京大爷一样逗鸟下棋,听戏喝茶?”

——多数怒怼张五毛的北京人,向张五毛要五套房,无非是因为自己没有赶上这个趟,心里有些愤愤然而已。

正如张五毛所说,——在北京,如果你侥幸在早些年买了一套房,那么,恭喜你,你现在又有了买学区房的机会,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应该都需要贷款。——也许,上海,深圳等等,和北京一样一样。

但,很显然,张五毛还没写到的是,背负学区房贷款之后,车贷、孩子的课余教育费用支出等等。

就在这个夏天,幼儿园的老师在群里推荐说,夏天有一堂免费钢琴课,可以来体验哦。

当然,对那些奋斗在北京、上海等地的“2000万人”来说,这堂课还有可能是各种其他课程,譬如绘画、舞蹈等等,就无需一一枚举了。

这是大多数北上广深的家庭逃不开的话题,甚至针对小学生的美国英语夏令营之类——小朋友独自前往的那种。父母在牵肠挂肚之余,最后实际很庆幸,——这种不用父母陪同的夏令营,少了父母陪同的那份路费。

更奇葩的是,也许还会有一辆停在小区里的沃尔沃,开了不到1000公里的时候,就因TCU故障抛锚两次,一次在高速公路上,一次在市区道路上,——诸如这种高成本的生命安全威胁,以及接下来的维权成本——好吧,这些张五毛都没有写到。

张五毛这篇文章,总体上颇为消极,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怒怼,最后因为反响太大不得不下架,也在情理之中。

但反过来,这篇文章确确实实反映了一种挣扎、无奈、又渴望改变的社会心态。在我大汽车圈,又有哪些品牌存在这样的处境呢?

豪华车篇:沃尔沃等

沃尔沃显然不是唯一的一个,还包括其他的,如讴歌、DS等等。问题是,最近,因为“压库”的问题,沃尔沃“假装在卖车”的现象特别的严重一些。

如果你经常关注汽车,你会发现“经销商压库”这个事比较常见,但是,这种事一般会发生在一些普通的汽车品牌身上,比如本田、丰田之类的,却很少出现在豪华品牌身上,比如奔驰、宝马等等。

但这一次,作为一个一台车售价动辄几十万的品牌,沃尔沃被指6月份销量压库,让部分经销商集团愤怒到拒绝提车。不过,很快,沃尔沃就对这个事进行了否认。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自桑之未,显示沃尔沃“压库”

知名汽车分析师桑之未7月5日称,沃尔沃6月份“开启了疯狂压库模式,经销商库存与5月相比几乎翻倍”,这一论断引发行业关注。本公众号也从客观的角度,对这件事进行了跟踪报道。
7月19日,桑之未再发信息称,“沃尔沃6月份为了完成上半年销量任务向经销商压了很多车,部分经销商库存翻倍至2.0,但厂家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桑之未朋友圈,据称来自沃尔沃官方,显示批售量略高于零售量

根据沃尔沃公布的1-6月零售、批发数据显示,每个月沃尔沃汽车的批售量的确均高于零售量,但整体上高的并不多,不存在“翻倍”的情况。

但桑之未依然坚持其调查的经销商压库的观点。在对比6月批发和零售销量的基础上,桑之未指出:“6月压库直接导致经销商和厂家矛盾加深,部分经销商集团放弃返利,拒绝接受6月任务,这部分销量转移给其他经销商集团,这就导致经销商之间库存不均”。不过桑之未并未能具体指明哪些经销商集团遭到了压库对待。

这种批售量高于零售量的情况,在业内是普遍的现象,尤其对一些销量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品牌来说,称之为“假装在卖车”一点都不为过。

实际增长够快,但依然得假装卖得更多

归属吉利汽车之后,沃尔沃实际已经摆脱了假装在生活的状态,但依然不够。

数据显示,今年6月,沃尔沃在中国的销量为10,113辆,上半年在华累计销量为51,914辆,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沃尔沃很努力,并且,因为沃尔沃的独特“中国属地”归属,这个品牌受到了越来越多国人的追捧。但,某种角度来说,沃尔沃可以作为豪华车当中“假装在卖车”的代表之一。——竞争对手们卖的太好了,实在是赶不上啊。

盖世汽车统计的沃尔沃亚太销量数据显示,6月,S90的销量为1,764辆,S60L为2965辆,XC60为4,129辆,三款车累计销量为8,858辆。其中,S60L和XC60均为老一代的车型。至于沃尔沃进口车型尤其是XC90在华的销量数字,厂家则一直讳莫如深。这样的成绩,实在是不如人意了。

不拿年销量在40万辆以上的BBA作比较,即便拿第二阵营的捷豹路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做比,沃尔沃在这一轮的竞争中落了下风。

沃尔沃为什么会落后呢,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品牌,这是无法抵赖的。另外就是有些高傲的售价和售后保养偏贵等等问题。

——好在前不久沃尔沃悄悄下调了售后保养的工时价和部分配件的零售价等。另外,价格偏高的S90也悄悄进行了一次“官降”——今年6月推出了购置税减半的政策。

S90

S90的这次官降,和一年前XC90“二次上市”降价的情景如出一辙(当时甚至还发生了把差价退还给已购车车主的事,看似厚道,实则无奈,也是让人醉了)。——让我纳闷的是,沃尔沃为何老是高估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呢?

当然,厂家的理由很冠冕堂皇,拿S90举例,有人说“压库”,厂家回复说,“本来产能就不够”。

但市场不会忘记,迄今为止,人们还很难轻易知晓XC90在中国的即时销量,原因不言自明。S90在走同一步棋,其中的不诚恳暴露无遗,一定要小心了。

当然,归属吉利汽车集团之后,沃尔沃几乎是脱胎换骨了,出新车的速度快了好多。眼前来看,只不过策略上犯了些小错误而已。几年之后,沃尔沃也许再也不需要“假装在卖车了”。

所以,针对像沃尔沃这样实际上在努力奋斗的主来说,张五毛的文章最终下架,也就是很正常的事。

不过,还是得提醒一句,继续努力吧,因为买了学区房,还要买别墅。